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注重学生实践的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研究
范文

    陆亚琴

    摘 要: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强、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课程,在教学中要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以情境创设、任务驱动、任务检测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去做”,领悟并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技能,进而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创设;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3-0120-02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在近几年教学中明显感到,信息技术这门相对独立的科目,虽然较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但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喜欢计算机,而非课程知识本身。而且由于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接受能力和方式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如果教学手段不当,就会使得信息技术教学出现“教学不同步”的现象。而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必须以较少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通过“亲自去做”,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领悟并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技能,进而具备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怎样开展有效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进行探讨。

    一、情境创设,单元整合——做中教

    青少年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迅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情感丰富但不稳定。教师需要抓住这些特点,引导并培养其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以教学“Flash动画制作软件”为例,这一单元的内容以实践操作为主,而其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不能简单地把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内容分开。如果理论与实践分离,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这无疑是实现高效课堂的“绊脚石”,所以笔者决定发挥该年龄段学生“迫切要获得同伴的赞同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和主体感”的特征,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动手实践中。

    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播放Flash制作的优秀学生作品给学生欣赏,紧接着把Flash的动画原理及软件界面做个简单介绍,让学生根据课本提示操练简单动画制作。打好基础后,将单元内容进行整合,以“创建我的美好家园”这一主题为主线,让学生利用事先备好的几种动画形式制作视频,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家园创建”的Flash动画制作比赛。屏幕录像视频中,以文字提示的方式使理论穿插在实践中,将抽象的概念和步骤具体化,学生能主动学习到相关知识技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带动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设这样的单元教学情境,需要很好地渲染教学氛围,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具的辅助,向学生展现图、文、音、视频等多种学习情境,激起其学习新知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保持了充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知识,并满足他们对于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心理认知需要。

    二、任务驱动,目标明确——做中学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情景的任务驱动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在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因此,确立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十分关键,否则整个课堂就是一盘散沙,小组的学习也就没有了方向。

    比如“电子小报”的制作,教师可让学生在初步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基础上,限定时间小组讨论确定主题,根据主题确定小报整体布局和风格,以书面形式画出小报的基本轮廓。然后以表格的形式确定小组内各成员的分工,明确小报所要呈现的报头、导读栏、相关图片、文字、表格等元素,最后以进度表为任务完成参照,时刻监督作品的达成度。这里限时、画轮廓、分任务、定表格,都是在引导学生学会统一调度完成一个综合性技术较强的作品,也是在培养其自主探究、互动合作的能力。在整个小组制作过程中,每个成员既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又保证了人人都有事情可做;相互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后将小报制作得完整又美观。在最后的评价阶段,根据作品完成情况如内容完整性、选材布局合理性和版面视觉感受等,评价各小组的完成作品。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巩固Word操作的知识与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后面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设计制作打下基础,从而达到“把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可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品制作,既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又能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在评价阶段,成员间的相互点评、倾听也能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从而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三、任务检测,教学相长——“做”为核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是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标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們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创作演示文稿”中,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喜爱的学科中选取一个知识点,制作相关教学演示幻灯片,让学生通过查阅课本、网络,询问老师、同学等方式,准确合理地呈现知识点。整个任务完成过程既能检测学生对于幻灯片制作的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提高学生从不同渠道收集素材、筛选加工信息的信息技术素养,还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又如在C++程序设计语言中,学生对于新知多少会因为陌生而产生距离感,但其实C++语言本身交互性很强,其中很多关键字、数据类型都多多少少跟英语有关,只要在初级阶段认真掌握其基本格式、运算、语言规律,就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任务情境。比如数学里“计算100以内所有偶数的和”,可让学生先思考解决问题的核心,再分析设计程序流程图,选择编程结构语言进行编程,从而解决问题。只要学生愿意自主钻研练习,形成自己的C++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就能获得一定的编程算术思维。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应该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其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互助寻找答案”“用灵感撞击学生,让他们发挥无限创意”,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创造的学做合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秦琴琴.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索[J].数字教育,2019(02).

    [2]万士杰.基于翻转课堂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2014(04).

    [3]沈晓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