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谈新时期小学汉服文化教学实践 |
范文 | 李逸 雷徽 徐贝 摘 ? ?要: 汉服融汇了中国特有的民族性、文化性、艺术性,是建设文化传承体系不容忽视的一环。小学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阶段,开设汉服课程,可以使小学生初步掌握汉族传统服饰的含义与特点,重构民族传统文化,加强现代与过去的联结。如何合理设置汉服课堂则需要分析课程对象、教学环境、授课团体等诸多因素,在授课策略上应从课堂授课、课外实践两方面思考,构建高度规范性、系统性的汉服教育课程,探寻建设和弘扬以服饰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新出路。 关键词: 汉服 ? ?小学汉服教育 ? ?实践要素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1](1587),“礼仪”和“衣冠”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今天,重建对汉民族传统服饰的认知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汉民族归属感。课题组对市民辨识汉服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人能够分辨汉服的不同形制。故在学校教育中融入汉服文化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有意义的。小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有意识地教育、普及文化知识,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强化文化认同感,培养自信的民族文化心态。但这是一个谨慎的过程,我们应当总结近年来服装史研究取得的成果,并结合新时代小学教育现实情况,构建适合小学生的汉服教育形式。 一、小学汉服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近年来,全国已有一部分学校开展了汉服文化教育活动,如2015年3月1日,西安的50多名儿童参加了开笔礼仪式,他们穿着汉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朱砂开智、击鼓鸣智等仪式,象征自此接受正统的礼仪文化教育。又如2017年3月29日,铜陵举办了一场“成长礼”,小学生们穿着汉服完成了清水净手、肃容正衣、礼拜先师、吟唱国学经典等仪式。这些活动或仪式对于小学生有着显而易见的教育启蒙作用。 复兴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时刻认识到“复兴”不等同于“复古”,不是墨守成规,不求新变,而是上下求索,填补历史发展变迁中人类不可避免的精神空缺。汉服文化的学习不能停留于形式,北京服装学院袁仄教授认为:“事实上,以汉族为主题的中国服饰文化是一个发展、融合和再发展的历史,把它视为静态的、孤立的和单一的都是历史的无知。”[2](38-39)因此创造“现代中国的汉服”,拓展它新的文化内涵,是现今的使命和任务。将汉服文化教育并入正式的学校课程教学中,不仅是复兴汉服的重要举措,还是重构汉服文化的重要过程。小学汉服教育课程是复兴包括汉服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基本、基础,具有必要性。 我国教育相关文件提及“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3],所以在小学阶段开展汉服教育,第一,使学生初步掌握汉族传统服饰的含义与特点,同时将部分古代礼仪、小知识作为课堂内容的延伸和补充,从中获取更广阔的文化和知识,其中的道德认知、礼仪文化将更长远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塑造。第二,通过教育使学生重新构建汉服文化,并从课堂辐射到社会的许多方面,从汉服辐射到文化的许多方面,体悟到这些知识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第三,学习汉服文化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化是沟通现代与过去的中介,是一个民族得以立足的支撑。 二、小学汉服教学实践要素 1.课程对象 2018年12月和2019年3月,课题组分别组织了小学二年级和五年级的汉服课程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高、低年级学生关于汉服知识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式有明显的差异。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更直观而生动浅显的教学内容,在反复强调和循循善诱中形成基本的印象;高年级学生已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虽然他们不能形成汉服的深刻理解,但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相关概念,能对汉服的形成演变和文化内涵举一反三,而不是被动接受这些知识。然而,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受试者的心理与青少年或成年人相比还是不够成熟。正处于童年期或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的受试者,具有幼稚、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等特点[4](90-130),当汉服作为一样新鲜事物走进课堂,在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受试者在学龄前期所受的专注力训练不足,难以保持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所以设计课堂教学时,如何激发并长期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成果是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2.教学环境 (1)现阶段教学课程及教材 小学生对于民族服饰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来自语文课上的学习,其他科目只有美术课稍有涉及。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中,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着重在语言文字方面,而其他诸如传统工艺、传统习俗、传统科技文化等知识的编排极其有限,课本中虽有民俗风情课文,但多是关于少数民族的介绍,对于汉服这一汉民族传统服饰只字未提[5](21-27)。学生只能通过古诗文等课文接触到“襟、袖、冠冕”等只言片语,不足以支撑他们对汉服文化更高程度的认知。并且,即便小学阶段学生能够理解服饰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种属关系,知道自己是什么民族,且知道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服饰的存在,却不能对华夏本身悠久的服章之美产生深程度的共鸣和认知。甚至有些低年级学生认为,我们平常所穿的衣服就是汉族的民族服饰。由此可见,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不能囿于只教授相关的文字语言,对于汉服文化的普及要从这一教学现状着手。 (2)现阶段校内外学习环境 人们对于自身民族服饰的认同感,最初源于生活环境中的无意识选择。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接受初步的系統学习,在社会、学校环境的耳濡目染中渐渐具备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接触到的,比如学校汇报演出、课堂实践活动课等,就是学生了解汉服文化的途径之一。诚然,校园里的演出如汉服走秀、古典舞、话剧、戏剧等虽与汉服沾亲带故,但传递出的汉服文化终归是流于表面的,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目前来说,小学生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古装影视剧,或通过网络接触具有传统服饰风格的服章、图片、绘画作品,虽然能够让他们树立起传统服饰的初步印象,但现代古装剧品质良莠不齐,服饰形制难经推敲,网络图片真假混杂,更需要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进行规范化学习接触,增强分辨能力。 3.课程目标 国家近年来大力倡导的国学与汉服文化教育有极深的互导性,我们可以贯彻“汉服+传统文化”二位一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汉服知识及相应的礼仪文化,有利于学生行为美和心灵美的培养。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直观感受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时期,在三维课程目标设立中,初期以形象教学为主,循序渐进地增加抽象知识比重是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使教学成果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 在课程知识目标上,一方面将学生认识汉服基本形制并正确穿着作为基本目标。另一方面通过了解汉服的颜色、纹饰及款式变化,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美学和社会文化的直观感受。 学者龚鹏程在接受采访时说:“汉服文化需要强调的不是它设计、剪裁的规则和标准,而是针对西服说,需要强调的是观念,我们的汉服体现文化价值,审美和文化是结合在一起的。”[6](158-162,167)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各地出土文物为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提高对美的认识。 然而,小学教育若执着于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是非常狭隘的,学习中培养学生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健康心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课程情感目标设置上要实现: 第一,传承与创新、时代发展与地方特色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汉服的地域特色与家国文化,从小树立起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以湖湘地区为例,楚文化蕴含着浓厚的巫风和浪漫特色,崇尚飘逸艳丽的美学取向,对色彩明暗对比和形色独具特色的描绘,以及灵动不拘的纹饰设计风格等都对汉服产生影响。通过汉服及相关教育,结合爱国诗人屈原的经历及作品,可以增加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体验端午节传统习俗划龙舟、放纸鸢、佩豆娘等,提高教育教学的趣味性,既增强学生体格,又培养学生意志力。 第二,汉服学习不能狭隘,应与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和东亚服饰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民族融合、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健康心理。课程目标设置要因地制宜,一切以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跳出偏见和狭隘才能营造和谐友好的多种文化共存状态。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可以开设少数民族的民族服饰文化兴趣课程,同时让汉服文化参与进来,从对比、研究的角度学习,加强不同民族文化间的联结。 4.授课团队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要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7]确立汉服的授课团体,最主要的是完成专业师资力量的储备,只有保证教师的优质水平,才能促使汉服课程得到长足发展。教师对汉服的了解程度不同会对学生造成诸多不同的影响,必须保证教师团队水平才能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然而,汉服的影响力还不够深,研究还有许多不完整的地方,许多教师对此知之甚少。除了语文课外,美术课、思想品德课或多或少与传统文化有关系,这几门课程的教师应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授。此外,从汉服志愿者中挑选合适的传授者,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和学习,组成最初的一批授课团体显然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三、小学汉服教学实践策略 综合以上分析,汉服课程授课要做到难易程度适当,应将体验与互动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互为补充。在实际教学中,搞明白开设这堂课究竟要向学生教授什么,并通过课外实践让学生认识到汉服的魅力所在,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1.课堂教学任务 (1)普及汉服基本形制。汉服按裁制可大致分为三类:上衣下裳制,即衣裳类;上下连裳制,即深衣类;上下通裁制,即通裁类。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最基本的汉服知识开始教授,再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在选择教学材料的时候,注意挑选史料丰富无争议的且形制特征鲜明的汉服相关知识。比如上衣下裳的袄裙,上下连裳的曲裾,上下通裁的圆领袍等。 纯知识的普及必然是枯燥的,为保持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可以在课上添加游戏和问答竞赛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乐趣。通过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方式,学生能直观感受到汉服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程度,激发其深入探讨的兴趣。 (2)探讨汉服里的文化象征符号。现在普遍将汉服的构成分为六个基本元素:五行五色、平面结构、宽袍大袖、绳带系结、交领右衽和上衣下裳。可以从这些元素入手,探究其文化内涵。比如汉服的右衽制度,古人认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东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因此就有了左阳右阴。从穿衣者的角度看,汉服左襟压右襟,正是阳气压住阴气之意[8](124)。在《说文解字》中有“凡敛死者,左衽不纽”,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另,“不纽”中的“纽”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系也,一曰结而可解”,“不纽”就是无法打开的结,即死结[9](1687,2791)。已故者的衣服打死结,生者则打活结,生死有别,在一个小小的结中得到了体现。可见汉服不仅外形优美,结构孕育的内涵极高洁美好,与当时的思想文化息息相关。从汉服结构的文化象征探寻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传统美德。 (3)探索诗词成语中的汉服知识。汉服与古人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不同场合和阶级要着不同汉服,因此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成语,不免会与服饰产生关联,比如衣衫褴褛、正襟危坐、捉襟见肘等。将汉服融入趣味性较强的成语故事中,会加深学生对汉服的印象,同时对汉服结构有所了解。比如,捉襟见肘就是个非常生动形象的成语,它的字面描写的是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襟”在《尔雅·释器》中的解释是:“衣眥谓之襟。”[10](363)眥即眼角,汉服交领处与眼角形似,这个地方就叫作襟。拉住衣襟,手肘就会露出来,窘迫可见一斑。将成语与汉服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汉服的印象,还会对涉及的成语加深了解。 (4)教授古人的传统礼节。“禮”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服文化与“礼”文化有一脉相通的联系。汉服根据穿着场合的不同可分为常服和礼服。古人注重礼,把礼仪分得十分细致,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化身为纠错大师,面对手工艺品、影视剧中的服饰要素、行礼姿态进行纠错,了解服饰文化的原貌和最规范的礼节。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上教授的礼仪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低年级的学生只需要教会简单礼仪即可,如拱手礼,在教授的同时应该注意男女有别,也可以鼓励他们运用到生活中,如春节期间向长辈拜年可行拱手礼。将礼仪融入生活,既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又让学生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玄妙。 2.课外实践安排 (1)设立汉服社团或汉服兴趣小组,举办与汉服有关的知识竞赛、设计比赛等。汉服普及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汉服与学校活动相结合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汉服的印象,还使学生更容易找到其中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对汉服的兴趣。 (2)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学习,对照出土陶俑、壁画、仕女图、汉服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汉服的魅力,使学生对汉服有更加真实的印象,让学生明白汉服并非一纸空谈,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各地博物馆可根据本馆条件设立有关汉服的主题展览,包括汉服实物、饰品、帛画、简牍等,在社会层面为学生汉服文化普及创造条件。 (3)让学生体验穿着汉服参加传统节日。让汉服重回传统节日庆典中營造出有利的社会氛围,从而融入学生的认知,影响他们对汉服文化的心态。比如端午的龙舟赛、迎神赛会的抬阁、元宵灯会等盛会中都可融入汉服元素。还可以在法定传统节假日或二十四节气时举办汉服活动,学生穿上汉服参与传统活动会增强兴趣和表现欲,更容易产生共情,从而更好地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迷人之处。 服饰文化在科技极速发展的今天不仅不是阻力,反而对加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汉服文化普及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小学生作为茁壮成长的一代,他们的支持将成为未来汉服复兴的中坚力量。汉服文化在小学阶段的普及是在学生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孔颖达,撰.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许海玉.给“汉服”一个复兴的理由——对话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袁仄[J].中国制衣,2007(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郑雪等著.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5]刘秀.小学语文S版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8. [6]杨娜.当代“汉服”的定义与“汉民族服饰”的定位差异[J].服装学报,2019,4(02).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Z].2017-01-25. [8]胡小松,林燕宁.中国古代服装衣襟设计对我之启示——以右衽与左衽设计为例[J].艺术科技,2014,27(06). [9]汤可敬,译注.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7. [10]管锡华,译注.尔雅[M].北京:中华书局,20149(07). 课题项目:2018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湘教通〔2018〕255号)成果,项目序号976;2017年湘南学院校级教改课题(校发〔2017〕40号),项目序号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