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差异教学的路径研究 |
范文 | 马进彪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习效果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这就导致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具有个性化的学习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应在因材施教原则的指引下,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开展具有差异性、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此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差异教学模式;实施意义;实施策略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独立个体,在学习中表现的兴趣点、基础性及学习方法都处于完全不同的状态。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完全忽视了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只是以“一刀切”式的教学策略、评价标准来对学生进行不科学的教学与引导,从而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予了关注与重视,对其存在的学习差异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根据这种情况,积极的进行分层差异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实现自身良好的发展。 一、分层差异教学模式的概述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意义 分层差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本质上是对我国传统“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集中体现和积极创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就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学习层次的划分,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层次,进行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确定与实施,以此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提升,获取了学习的自信心,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由此可见,分层差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首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强化,而通过分层差异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会更加积极的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策略的实施,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其次,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细分,呈现出更具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样社会发展形势就需要更多的具有个性化的人才,适应 未来社会的发展。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分层差异教学模式的实施,通过不同教学策略、教学目标的制定,有效的满足了不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不同发展需求。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差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层次的科学划分 在小学数学教学对分层差异教学模式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学习层次的科学划分是最为关键、基础的一个环节,对分层差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這就需要教师应首先充分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具体情况,既可以对学生的测试结果、日常教学活动的表现情况以及同学、家长反映的情况,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潜能等基本情况进行详尽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层次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其次,在上述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站在全局的角度,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把握,进行科学的划分,从而将相近学习基础的学生划分为同一层次,形成基础好(A)、基础一般(B)和基础较差(C)的三个不同的学习层次。另外,这样层次的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一定开放性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以及教师对学生日常表现的评价,对于取得很大学习进步的学生可以向上一级的学习层次进行调整,而对于一些退步的学生则向下一级学习层次进行调整,以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动力和上升的空间。 (二)根据学习层次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实施具有差异性的教学策略 通过以上的划分方式,教师就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差异性教学策略。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三角形”一节时,教师需要对C层次的学生进行其中概念、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记忆,而对于B层次的学生除了基础知识部分,还应对于三角形日常运用情况进行了解。而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讲,还应适当的进行相关拓展性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评价标准的不同制定。课堂评价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而以往的 “一刀切” 式的评价方式很有可能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通过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的制定,就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 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广泛树立。最后,教师还可以在课后作业环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知识的运用与迁移。 综上所述,分层差异教学模式是对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创新与发展,是完全顺应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层次的科学划分以及根据学习层次进行差异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来促进分层差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萍.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差异教学的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Z1) [2]丁荣国.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差异教学的研究[J].考试周刊. 2014(2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