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学前教育普惠政策的价值分析与建议 |
范文 | 李堂堂 摘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制定学前教育政策需体现普惠性。普惠政策是普惠民生的公共政策,是给大众带来利益、实惠的公共政策。普惠性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政策目标,普惠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是学校教育普惠政策的价值体现。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扶助,体现了学前教育普惠政策的公平性。分析当前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将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实施推进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学前教育 ? 教育政策 ? 普惠性 ? 教育价值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明确提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应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教育活动和指导教育活动的政策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教育价值取向,是指教育政策主体和利益主体在自身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选择,价值选择表达着教育政策追求的目的与价值”[1]。普惠具有普遍性、非歧视性和非互惠性三个基本特点:普遍性说明了给与优惠政策的对象是大众的、全民的;非歧视性体现了政策面前不分种族,人人平等;非互惠性是指提供者给与一定的财力支持,被提供者无需承担任何经济压力。普惠性是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将“普惠性”引入到学前教育领域,对发展学前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一、学前教育普惠性政策的价值选择 (一)解决“入园难入园贵”价值选择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缺乏,既存在绝对缺乏,也存在相对缺乏。“绝对缺乏直接表现为幼儿无幼儿园可上,相对缺乏表现为幼儿没有合适的幼儿园可上”[2]。同时,“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相对突出,制约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每逢幼儿园入园期,都会出现部分家长为一个公办幼儿园的学位动用社会关系、夜宿排队报名等现象,进入优质幼儿园的门槛高、难度大,常常使家长心力交瘁。因此,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政府需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学前教育结构中的比例,逐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同时,可根据当地经济的运行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为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普惠性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政策目标,各地政府可基于此建立“普惠性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幼儿园、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和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的办学标准必须符合国家要求;招生必须面向社会大众;收费必须接受政府的指导。普惠性幼儿园是公益和优质的幼儿园,“各地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按等级收费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行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及增长政策。也可以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和途径,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减轻办园负担,提高办园质量”[3]。 (二)解决学前教育师资力量匮乏的价值选择 对于发展迅速的城市来说,大家较注重学前教育,因此城市的幼儿学校多,配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城市的经济发展快,对幼儿学校的资金投入多,学校的发展也快。在教育落后的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并未引起重视。国家在农村幼儿学校投入的资金较少,资金的缺乏导致其发展落后,存在很多的隐患和弊病。如办学模式不合乎国家规范、教学设施落后和教学水平低下等。部分家庭因经济原因或其他因素不愿将幼儿送入学校,致使农村幼兒学校的发展非常缓慢,甚至出现倒退倒闭的情况。 近几年,学前教育迅猛发展,入园率和覆盖率逐步提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随着学前教育规模的扩大,师资短缺问题开始显露。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编制和待遇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幼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所以该职业对年轻大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导致幼儿教师的数量远远低于社会的需求量。面对幼儿师资匮乏的难题,政府应广开师资来源,通过专业培训,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择优录用。从培养的角度看,可从高师、幼专和幼师三个层面同时培养优秀人才,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输送新鲜血液。同时,拓宽师资来源,对于非师范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和中小学富余教师,只要愿意从事幼教,均可以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进而解决幼儿师资短缺问题。 (三)扶助“弱势群体”的价值选择 我国是教育大国,但国家在学前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明显低于大学和中小学。同时,政府的资金大多投向公立幼儿园,极少考虑民办幼儿园,东南沿海地区获得大量的教育经费,而西部农村地区能获得的资金支持少之又少。而公办幼儿园资源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致使贫困或者家境一般的家庭只能选择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因资金短缺,只能提高学费,维持幼儿园的正常运行,进而引发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上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面对不合理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分配,“国十条”明确规定:“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在分析教育政策价值的过程中,将价值选择置于中心地位,有利于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制定符合公众利益的政策,普惠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 二、学前教育普惠性政策的公平性 (一)教育必须符合公平性原则 学前教育的惠普性必须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学前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基础性阶段,是儿童在未来接受教育的前提与基础,其公平性至关重要。学前教育的公平,应是各类幼儿园在政策和待遇上的公平。以往在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教育资源都会偏向少数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或示范园,这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在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等方面,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幼师都应同工同酬,享有同等待遇;政府部门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则,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教育正义的首要目的是保护每个儿童的基本权利”[5],学前教育的公平性,既包括幼儿学习权利的公平,也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学前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幼儿有权通过学习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任何原因都不能剥夺其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二)教育必须扶助“弱势群体” 国家要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普惠全体幼儿,可从两方面进行。在基层,必须让政策和资金惠及农村、西部贫困地区以及少数民族的幼儿。在城市,要大力发展城市平价幼儿园,惠及城镇中低收入及贫困家庭的幼儿。 “国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这些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将向学前教育给与更多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政府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三、制定学前教育政策的建议 (一)坚持连续性与稳定性,为学前教育政策奠定行动基础 教育政策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离不开连续性与稳定性。在加速发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关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关注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在决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发展的变化趋势,可利用“大数据”预算当地幼儿园的需求量。决策必须合理化、科学化和有效化,既要注重教育政策连续性,也要重视教育政策的稳定性。第二、重视学前教育政策的分层建设,城市、乡镇和农村的需求不同,建设要求也必然有所不同。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各地的教育目标应有梯度结构,分类推进。第三、优化资源配置,让幼儿园持续发展,让幼儿教师队伍持续发展,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加强学前教师资格的审核制度。 “培养完整儿童是21世纪幼儿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8],学前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把握幼儿的现在,更要着眼幼儿的未来。应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引导儿童,培养其良好的兴趣爱好,提高其科学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多样性,保持学前教育政策的生命力 各级政府制定学前教育政策要坚持多样化的政策导向,实现学前教育多元化发展。各类幼儿园要结合实际,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的学前教育服务,以应对不同的需求。教育行政部门可从多渠道筹集经费,加大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政府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建立資助制度,对民办幼儿园在政策、师资培养等方面给予特别照顾。对于普惠性幼儿园以及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开办的民办幼儿园,政府可用减免租金、提供场地和免费培训幼师等方式进行支持。 各地方政府还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幼儿教师培训基地,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素养;政府可加大资金支持,免费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加大对学前教师的培训力度,各地再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执行,促进不同地区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坚持本土化,实现特色发展 学前教育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基础和民族特点,树立学前教育与传承民族文化和谐发展的教学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规划。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应对幼儿进行学前双语教育,幼儿既学习汉语,也学习本民族语言。幼儿可在家庭环境中学习本民族语言,待到学前教育阶段,幼儿便可逐步学习汉语,完成从民族语言到汉语的过渡,为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幼儿园,可将民族文化特色与汉语有效融合,鼓励教师开发少数民族园本课程,使学前教育成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的贫困地区,可将不同年龄的幼儿集中一起接受教育,教师再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于边远地区乡村和少数民族村寨,可试行免费的流动幼儿园,当地财政可设立专项扶助资金,优化资源配置,让优秀幼儿园和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并非独自存在,各个影响因素紧密联系又相互制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般都会将资源投向重点地区、公办幼儿园和示范园,这种单纯注重效率的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政策无疑漠视了公平原则,加剧了区域、城乡之间的不公平,使彼此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学前教育正常的的价值取向,可作为衡量学前教育政策合理性和公平性的重要标准,这对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虞永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是未来十年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J].幼儿教育,2010,(10). [3]秦旭芳,王默.学前教育普惠政策的价值分析[J].教育研究,2011,(12). [4]学前教育普惠性政策的价值基础及其价值选择[J].现代教育论丛,2014,(05). [5]印义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与建议[J].文山学院学报,2013,(08). [6]冯晓霞.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根本[J].学前教育研究,2010,(05). [7]王小英,蔡珂馨.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动态趋势[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金生鈜.教育正义于教育改革的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4,(04):3-7. [9]吴梅芬.学前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以幼儿教师执业资格政策执行为例[D].西南大学,2013. [10]孙慧.学前教育普惠政策的价值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12). (作者单位:广东省雷州市东里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