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教学的策略研究
范文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音体美课程成了素质教育阶段必备的几门课程。作为能提升学生艺术灵感与审美能力的学科之一,音乐课程的学习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音乐课程的学习能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升艺术品味,还能开拓学生思维,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财富。有些热爱音乐或者具有艺术细胞的学生可以在音乐课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给以后的生活铺设多样的道路。相对于课业繁重的语数英,音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它能放松学生身心,激发学生灵感,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小学音乐? ?创造教学? ?策略

    小学时期是学生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学生会出现很多创造性的想法,作为老师一定要认识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要通过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提高创造性思维,发展其对创造创新的兴趣。创造教学是如今教师采取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动手,提高学生创造创新能力。音乐课程作为一门创造性课程,能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对音乐的学习和创造思维的形成都有很大帮助,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将这种创造思维运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真正实现生活中的創造创新[1]。

    一、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意义

    音乐的创作本就是一件需要创造的事情,作曲家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才能写出美妙动人的音乐作品,所以说,创作音乐需要强大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有一定的想象力,却缺少较多的人生阅历,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从中获得感悟,增加音乐创作经验。创造教学的开展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或者动手操作,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的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水平和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今后对于音乐和各个学科的学习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二、小学音乐创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创造教学的认识不足

    现阶段国家虽大力开展创造教学,很多学校也实施了这种教学模式,但是有些教师却认为学生太小,根本不能理解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和内涵,更不用说创造教学了。存在这样心理的老师,在课堂中不能用平等的眼光对待学生,对创造课程的开展并不上心,以至于让学生在课堂中不能提起兴趣,更不能活跃思维,对音乐的创造能力也没有实质性的认识和提升,这就失去了音乐创造教学原本的意义,所以学校一定要培养教师正确对待创造教学的态度,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音乐创造教学设施不完善

    音乐创造教学的实施需要一定的音乐表现设备才能更好、更全面地进行,有些学校并不重视音乐创造教学的开展,对音乐课程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导致音乐课缺乏一些必要的表现设备,比如钢琴、鼓等乐器,有些没有安装多媒体设备的乡村或者贫困地区,更没有办法开展创造性的音乐课程,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学生对音乐的思考与理解,也不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创造能力,所以学校一定要重视音乐设备的配备,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音乐创造教学内容不够深入

    有些教师由于对音乐课程不够重视,而疏忽了课堂上对音乐方面知识的深入讲解。这种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音乐课程的课前准备不足,缺乏必要的讲解流程,也没有带给学生足够的音乐知识的学习,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不足,就必然会影响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教师认为学生的理解力不足,所以只会讲解皮毛知识,并没有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时间久了,学生认为音乐学习并没有难度,也不需要深入思考,就慢慢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一个好的教学流程的准备,不仅能使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有条理、有重点,更能让学生有深入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3]。

    (四)音乐创造教学缺乏系统性

    音乐创造教学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知识难度,才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提升。有些学校只以文化课的学习为重,而忽视音乐课程的学习,在低年级段开设音乐课,到了需要升学的年级,便取消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或者只在上级领导检查的时候才开设音乐课,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片面的,学校没有正确认识到音乐创造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只重视了学生学习,不重视学生特长和其它能力的发展,这样必然会引起学生只有分数而缺乏能力的现象,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发展都非常不利。频繁更换音乐教师也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方法,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讲课思路和方式,更换教师可能会让学生重新学习以前的旧知识,而忽略掉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打破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贮备。

    三、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措施

    (一)开展课外音乐实践活动

    课外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灵感来源于自然,创造源于生活,所以定期的实践活动能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其在大自然中寻找到更多灵感,在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此前学过的音乐知识,并让学生思考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或者携带音乐播放器到操场中,播放节奏轻快,旋律优美的歌曲,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所在。比如在春天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操场,并教给学生《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在春日的鸟语花香里感受这首歌表达的感情和描绘的景色。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围成一个圈,玩丢手绢的游戏,边唱歌边做游戏,输了的同学要表演《春天在哪里》,加上肢体动作,并说出这首歌里都有哪些春日的景象。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思考,更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歌曲,理解歌曲,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准备多样的课堂素材

    传统的“倾灌式”教学方法,效率低下,学生没有听课兴趣,导致课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想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就必须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低年级的学生爱动、爱闹、爱说话,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材料和器材,让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内容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实物表演,把自己想到的,歌曲里表达的意思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开拓学生思维,让其自由发挥,创造性地理解音乐含义。比如在学习《蜗牛与黄鹂鸟》之前,教师可以准备事先做好的黄鹂鸟、蜗牛、大树的模型,在学习完本节课内容后,选择两名学生进行表演,自己想象蜗牛与黄鹂鸟的对话,还有所要用到什么表情和肢体动作,表演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样的授课模式可以提高学生表演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能使更多的同学深入思考问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帮助[4]。

    (三)分组自由探讨创造情景

    音乐情景的创设对音乐的学习和理解都有很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含义是什么,并发给学生一些手工和生活中简单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创造歌曲中可能会出现的声音和情景,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让每个组的学生来展示,其它组的成员挑出好和不好的地方,然后教师根据小组讨论情况进行补充和说明,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和展示的方面再进行细致的讲解。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让教师清晰地看出每一位学生的理解情况,更好地把握讲授内容和方式。比如在学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教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其中可能会出现的声音,利用手中的材料把声音表现出来,然后再找同学用手中的材料模仿声音,同时播放歌曲,更好地体会声音在歌曲中的合适程度,在模仿中,学生可以利用水杯模仿出小船在水中滑动的声音,挥动卡纸营造出有风的环境,这种方式能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最重要的是在音乐中的创造能力。

    四、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最活跃的阶段。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学习创造的黄金时期,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堂中的创造教学能开阔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发展创造能力,培养创造思维,更好地发挥了音乐课程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德源.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教学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7,(21):77.

    [2]吴梦莹.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教学的策略研究[J].祖国,2018,(06).

    [3]苏玉梅,刘慧玲,黄彩定.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學创新模式的思考和实践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2018.

    [4]赵小庆.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06).

    (作者简介:梁健,本科,一级教师,单位:山东省新泰市果都镇中心小学,小学音乐。)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