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班幼儿自主喝水习惯的培养 |
范文 | 任惠琼 摘要: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年龄较少,自律意识较差,加上在家庭生活中比較受宠,所以比较敏感,不容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主喝水习惯的培养,是小班幼儿教学重要的基础项目,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班幼儿不愿意喝水,不爱喝水,甚至对喝水产生较大的抵触心理,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本文对小班幼儿自主喝水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要概述,结合当前小班幼儿不爱喝水现状,提出了培养小班幼儿自主喝水习惯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班幼儿? ?自主喝水? ?习惯? ?培养? ?意义? ?措施 小班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的学习、成长等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针对小班幼儿不爱喝水的情况,单纯地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往往很难奏效,甚至容易引起幼儿的抵触心理,增加师幼矛盾,伤害幼儿幼小的心灵,所以在培养小班幼儿自主喝水习惯的过程中要注意恰当的方式方法,根据幼儿不同的情况和个体差异,针对性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增强体质,提升自律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加强小班幼儿自主喝水习惯的培养对策探析,意义深远。 一、培养小班幼儿自主喝水习惯的重要意义 在小班教育阶段,对幼儿实施自主喝水训练,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喝水方法,根据自身的情况保证每日的喝水量,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律意识,引导他们认识到喝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日常训练、正确地引导,让学生掌握喝水的方式方法,培养自主喝水意识,可以促进师幼有效的互动交流,彼此之间互相信任和认可。喝水习惯的培养并不是立即养成的,需要一朝一夕地进行培养,需要教师做好示范引导,需要幼儿的积极配合,这些都需要讲求方式方法,通过不断探究自主喝水习惯培养的好方法、好对策,也有助于更好地引导教师了解自己的幼儿,为其它活动等开展奠定基础。 二、小班幼儿不爱喝水的成因分析 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的未来成长发展至关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目前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往往不喜欢喝水,不爱喝水,喜欢喝饮料,面对众多的饮料广告,和超市相关的促销活动,幼儿往往更加心动,他们的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想要保证每天足够的喝水量,对于师生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挑战。总体上分析,导致小班幼儿不爱喝水的习惯主要和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从教师层面看,幼儿教师每日面对较为繁重的任务,加上幼儿本身活泼好动,自律意识差,所以需要教师精心呵护和严格看护,才能确保他们的安全。幼儿教师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爱心、耐心,注重细节,才能避免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每日生活活动等时间安排比较紧凑,幼儿数量也比较多,在开展活动中幼儿教师有时会忘记引导幼儿去喝水,甚至有的教师为了避免喝水过多导致幼儿上厕所等影响教学进程,或者增加活动的困扰,不愿意主动要求他们喝水,而是想起来才会让幼儿去喝水。幼儿本身比较依赖教师,对自身有喝水的渴望有时候不愿意主动表达,加上幼儿教师本身任务比较多,针对何时安排幼儿定期喝水,如何引导幼儿及时表达自己的喝水诉求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从而不利于活动的有序开展。此外在幼儿喝水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难以奏效,不利于激发他们自主喝水的积极性。此外有的幼儿教师担心幼儿午睡期间等出现尿床等情况,所以还提出禁止午睡前喝水的要求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幼儿不爱喝水的原因。 从幼儿自身层面讲,他们年龄小,社会经验较少,面对招眼的广告,很多的饮料产品等充斥在市场上,无论是从视觉还是味觉等方面对于幼儿来说都是强大的吸引。所以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往往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渴求,要求家长去购买相关的饮料,这样就会更加导致幼儿不愿意喝水,甚至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象征性地饮用一点水,不能保证每天的喝水量。家长在引导幼儿自主喝水方面往往比较习惯强制,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甚至只有等到很渴的时候才会想起来去喝水,这些都不利于自身健康素质的提升。此外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讲,大家可以去喝水了,但是很多调皮的幼儿往往不愿意喝水,将会投机取巧,将水倒掉等等,喝水时有的幼儿甚至喜欢和他人打闹,不仅浪费了水,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三、培养小班幼儿自主喝水习惯的具体措施 为了更好地引导小班幼儿养成自主喝水的良好习惯,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 (一)教师要率先垂范,为幼儿自主喝水提供良好的指导和示范。幼儿很多方面都习惯于模仿教师,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幼儿而言非常重要,好的习惯的养成也需要幼儿教师的积极带动。所以幼儿教师应当自身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精心制定每日喝水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游戏以及午睡、餐饮等不同时间节点的喝水时间,每一次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说,我渴了,我要去喝水,谁愿意一起去呢,在喝水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安静,不和他人互相交流打闹说笑等,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可以更好地带动他们自觉喝水,正确规范地喝水。 (二)注意运用多元化方式进行引导,激发他们自主喝水的积极性。在幼儿自主喝水习惯培养方面,单纯的进行说教,往往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应当注意合理地引导,让幼儿爱上喝水,认识到不喝水的危害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自主喝水的主动性。一是,教师可以每天对孩子的喝水情况进行记录,建立他们的喝水档案,按照新课标要求的每日幼儿应当喝水的标准要求,将每日喝水量进行记录,比如可以用六杯水来进行衡量,教师通过观察有的幼儿每日喝水量只有两杯或者三杯等,就可以定时进行提问,或者设定相关的温馨提示,今天你喝了几杯水这样的问题,每次幼儿喝水完毕后通过张贴相关的小星星小花朵等方式,让幼儿自己监督自己喝水,保证每日的喝水量。二是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引导的方式进行训练。比如在开展《小熊肚子疼》、《牙齿不见了》幼儿故事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然后在故事情节中针对性地穿插讲述之所以造成肚子疼和牙齿不见的原因,让他们了解不喝水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通过故事的形式寓教于乐,提高他们自主喝水意识。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通过视频、图示等形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正确喝水的益处,以及不主动喝水,喝水少对自身成长带来的危害等等,三是注意喝水文化情境的设置。比如可以通过和幼儿一起编写喝水歌曲,让幼儿理解儿歌的意义,进而提升喝水意识,或者设置相关的喝水插管区域,让幼儿对自己的每日喝水量进行及时了解。此外还可以发挥幼儿的能动性,每日挑选两名喝水表现好的幼儿担任班级小老师,对其他幼儿喝水情况进行监督,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等,创设丰富的喝水情境,引导他们适度喝水、自觉喝水。 (三)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幼儿自主喝水习惯的培养,单纯地通过在幼儿园开展相关的训练和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在家庭生活中还需要继续坚持这种良好的喝水习惯,才能更好地形成高度的自觉性。所以教师要注意和家长的沟通,引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对幼儿每日喝水的情况及时告知家长,通过建立微信群等平台,针对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等集思广益,共同探究新方法、新策略,不断提高家长对加强幼儿自主喝水习惯培养重要性认识,并针对自身孩子的情况,积极引导,有效开发,家长从自身做起,面对充斥的幼儿饮料广告,坚决抵制只喝饮料不喝水的陋习,与孩子一起共同监督,互相鼓励,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自主喝水习惯的养成。 (四)发挥社会的力量。幼儿除了在幼儿园进行学习,还需要融入社会,目前社会上受到网络等方面的影响,很多的节目、宣传材料等对相关的幼儿饮品等夸大宣传,采用丰富的宣传模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很多幼儿喜欢喝饮料,甚至难以控制,所以国家应当加大对相关幼儿饮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对不合格的发现问题的产品及时进行查处,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在环保宣传活动等不同的节点开展相关的节水用水宣传,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并激发他们的热情,提高他们正确喝水、节约用水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总之,幼儿自主喝水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的学习成长意义重大,为了有效提升小班幼儿自主喝水习惯培养成效,需要教师率先垂范,做好引导示范,同时还要针对幼儿成长的不同情况,探究多元化的引导式教学模式,激发他们主动喝水热情,此外还需要家长、社会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共同为幼儿成长创设更加健康的环境,提高幼儿自主喝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杨美男.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的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2]刘伟琴.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喝水习惯[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7). [3]欧平.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习得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朱叶美.小班幼儿自主喝水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7,(04).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第一幼儿园)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