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五四运动”到“新时代改革” |
范文 | 郭亭 摘要:五四运动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这种“新思潮”的优点是,我们不想武断地预测未来,只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从五四运动到新时代改革,我们始终可以在追求真理和幸福的大历史观视野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能够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交流互鉴,包容普惠”的发展理念,始终能够在面对社会现实、呈现科学真理、彰显时代精神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五四运动 ? 马克思主义 ? 新时代改革 五四运动、实践标准讨论、新时代改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三个伟大社会文化运动。“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1]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我们既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又能不断地与时俱进、大胆理论创新,推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现实路径,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前进方向和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五四运动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五四运动前,军阀混战、割据一方当然是无法完成统一大业的。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难以为继,师夷长技也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为一场思想解放和文化变革运动,五四运动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宣扬科学与民主,一时中国大地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竞相迸发。在中西思想相互碰撞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说显得尤为突出,被认为是救国救民的科学真理。特别是在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播领域更为广泛,一些有志之士在马克思主义感召下,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地分析了当时中国政治社会发展状况,通过“五四运动”这一强大杠杆,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使新文化运动演变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运动。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理论联系实际地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革命斗争、群众生活和国家建设当中。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著作中,毛泽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在中國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曾经尖锐地指出:“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如果“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正是毛泽东鲜明地指认出把“中国特性”作为切入口,才构架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向现时代,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纪元。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标准讨论开辟马克思主义真理道路 发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实践标准的讨论不仅是五四运动的延续,也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在中国的实现。在这一时期,“两个凡是”的错误路线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真理成为一种教条主义的“语录”,极端神圣化的思维方式也掩盖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人的价值诉求。以“两个凡是”的标准为标准,使得一切“正义”变为“非正义”,使得整个国家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为此,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问题被提到了政治文化生活的重要议事日程。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中央报告具有重大政治意义,这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只要全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既勇于创造新的经验,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充分调查研究,实行精心指导,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党和人民的胜利前进”。1988年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会”成为这一重大变革的标志性学术事件,国内学术界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为主题展开了解放思想大讨论,讨论强调“实践”概念的哲学内涵。自“实践唯物主义”被提出以来,学界焦点放在“实践”概念的演变过程,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认识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注重在学术共同体中运用中西马比较视野阐发实践观,注重在时代背景下检省马克思实践观的现实意义。这样,从实践出发重新阐释马克思革命性变革的意义一度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国人民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真理,走出了一条曲折的但前途光明的大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毫不动摇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与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不可分的。 三、“交流互鉴,包容普惠”:新时代改革描绘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蓝图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反映了改革开放当代性问题的新使命,是原创性马克思主义中国话语的重要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关键机制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要参照根基,对时代中的“问题”和问题中的“时代”进行原则高度的转换融合,理论性的解释和回答马克思主义新时代观的生长点。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征程中,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重要问题域取决于能否反馈新时代的呼声,能否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能否满足人们美好幸福生活的现实需要。面对新情况、新特征,中国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也必须安放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形态,特别是如何深耕好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体系问题。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举全力以原创性马克思主义中国话语重释马克思主义精神特质,从更为广阔的视域自觉解决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各种新问题。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体现了“交流互鉴,包容普惠”的当代世界价值诉求,是中国主动参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多边主义体系的理性自觉。21世纪世界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任务,面对时代和实践向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问题,我们有必要通过开放与对话、交流与包容,焕发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气质。“交流互鉴,包容普惠”是塑造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价值,应该理性对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在“交流互鉴”中,以“包容普惠”的方式对待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2018年11月5日,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开幕式上,习近平指出:“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各国应该超越差异和分歧,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包容发展,携手应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2]。可见,在新时代新机遇下,“交流互鉴、包容普惠”赋予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思想新内涵。 从五四运动到新时代改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关键在于我们能够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交流互鉴,包容普惠”的时代精神,在面向社会现实、呈现科学真理、凸显时代精神中,我们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时事报告,2016,(06). [2]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33):5-8.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