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代爱国教育在中职政治课中的融入教学的探讨 |
范文 | 李瑞英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中职政治课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结合爱国主义对于中职政治课教育的价值,我们提出了要中职课堂上要创新结合红色资源与本土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探索政治课教育新模式,加强中职政治课堂的教改步伐,创新爱国主义教学形式,应用新媒体技术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在大思政的背景下加强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培养等新时代爱国教育在中职政治课中的融入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 爱国教育 中职政治课 融入教学 在开展中职爱国主义教育中,要积极构建政治课教育体系,适应当前教育发展需求。毋庸置疑,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学生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中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也存在诸多新需求,亟待优化提升。作为中职教师,要认识到这种教育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有针对性的选取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特点,将教育改革贯穿始终,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提升中职政治课教育活力。 一、在中职政治课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的风雨飘摇和列强凌辱,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我党的领导下国家不断砥砺前行,走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困苦时期,如今的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林,在众多的领域中也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但是新的时代同样也有这个时代的人们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所以说时代新人不仅面临着新的考验,也面临着新的机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习主席在我党的十九届人代会上的报告所讲的话,明确的指出了“时代新人”是国家的未来。 二、爱国主义对于中职政治课教育的价值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我国正面临着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进行中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厚植中职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才能使学生成为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党和国家、具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新时代爱国教育在中职政治课中的融入教学的建议 (一)中职课堂上要创新结合红色资源与本土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创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是思政课教师备好思政课、上好思政课的重要环节。红色资源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历史资源,也是中学思政课的重要教学资源。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独一无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部分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师在中学思政课的教学中,要在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中下功夫,积极利用好红色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思政课中提升中职学生爱国情怀、增强中职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作用。 此外,本土资源也是思政课教学中值得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本土资源通常是学生生活的区域内的特色资源,最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體会更贴切,更容易把握,也更感兴趣。把丰富的本土资源引进课堂,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中的爱国主义元素,让学生感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举例来说,中职学校共青团作发挥教育引领作用,可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系列主题活动,包括“国庆节”“共同抗疫”等爱国主义,提升学生们的参与度与认同感,并且可以形成相应的体系,引导学生融入其中。 (二)探索政治课教育新模式 现代中职政治课不同于传统教育,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在开展中职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要积极探索中职政治课模式,通过宣传爱国主义,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清晰,对团队合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爱国主义教育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现代职业政治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中职学生的能力和特点,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进行分组、合作配对。例如,在实践中,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以各种形式进行,包括知识竞赛、文学表演和通过互联网收集的信息。比如说,可以组织国旗下演讲活动,在辅导员和全体学生的精心准备下,通过演讲和展示活动,增加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提升学生们对爱国主义的荣誉感,实现育人目标。 (三)加强中职政治课堂的教改步伐,创新爱国主义教学形式 开展中学思政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教师一昧的教授理论知识就可以做到的,还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要加以创新,才能让思政课富有活力。 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适当地增加一些实践环节,构建活动型课程,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亲自体验、亲身感受。教师设计教学时,可以将爱国主义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将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思维活动与课堂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真谛。“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的教学模式,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情感。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既贴近学生生活,也让爱国主义教育变得有趣、富有吸引力,学生自然就会愿意学、开心学、深入学。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以国庆节为例,学生了解每一期的天安门广场阅兵式有哪些特点等基本信息。 (四)应用新媒体技术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在开展中职政治课教育中,要注重优化爱国主义教育准备工作,进而有效利用爱国主义资源,保证爱国主义教育效率。优化爱国主义准备工作。我们要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因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新机遇和新平台。新媒体在思政课中的运用,有助于克服传统媒体及传统教育模式的有限性,最大化地实现资源整合,实现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和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可以积极推动新媒体资源在思政课的应用,通过大数据了解时事热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提升思政课的新颖性和实效性,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推动思政课从粗放型授课向精细化教学转变。比如说,国庆节是我们重要的节日,也是开展爱国主义和德育教育的重要节日。在国庆节期间,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系列节目,包括观看纪录片、集体观看阅兵仪式,听取习总书记信念贺词等,让各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有更深入的理解和领悟。 (五)在大思政的背景下加强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培养 中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仅仅依靠政治课是万万不够的,必须实现与其他课程的有效配合,开创“大思政课”格局。学校应该建立起不同课程德育育人有效配合的机制,教师应当破除课程“门户”理念,积极进行“综合教育”尝试。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首要环节。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培养不再只是重视智育的发展,更多地要关注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关键意义。现阶段,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要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要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而体现出它的教育价值。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塑造学生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在中学思政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涉及到对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育,思政课教师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主导来搭建爱国主义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 四、结语 綜上所述,作为中职教师,在开展政治课教育中,要构建起自己的教育体系,有效宣传爱国主义,并且寻求科学的策略,引导学生主动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中职爱国主义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在实践中,中职政治课高效体系的构建,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有待教师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和创新,充分利用爱国主义资源,切实解决政治课教育中存在的瓶颈性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佳.强化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红旗文稿,2019,(23):35-36. [2]刘芬.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青春岁月,2019,(35):149. [3]孟凡旭.谈谈中职学校政治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J].人文之友,2019,(24):124. [4]李颖.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中关于项目化教学的应用[J].教育界,2019,(31):60-61. [5]王松海.试论中职思想政治课中的情感渗透[J].读与写,2019,(31):21. (作者单位:辽宁省喀左县职业教育中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