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生成与处理的实践探讨 |
范文 | 周新龙 【摘 要】在落实素质教育以及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升级,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严重影响了教学资源的利用,导致实际的教学质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本文以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依据,具体分析各类教学问题产生的实质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实现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生成与处理;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136-02 一、引言 作为农村初中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历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保障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意义重大。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真正的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以此来更好地推动学生的自主实践和学习,但是历史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因此在实践教学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二、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不充分 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想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老师必须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积极地积累一定的教学知识,通过资料的阅读及搜集为后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但是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可以发现,实际的农村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不容乐观,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老师忽略了前期的备课环节。另外,在对前期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时,许多老师没有意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及价值,在备课的过程中出现了疲于应付的心理。如在利用不同的数字多媒体技术时,许多老师没有对这些媒体技术的应用技巧以及要求进行分析,直接在不同的网络渠道中搜集现有的课件,大部分的课件与教材模式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农村地区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学习能力有所区别,大部分的课件主要以城市地区的学生为主体,这种疲于应付的教学模式不仅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还难以真正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分工不够明确,难以真正的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和共同成长。 (二)学生主体地位欠缺 新课程改革都明确提出,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必须要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后期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节进行相应的调整[1]。但是在目前的农村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学生个人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老师只关注简单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及多样性,学生非常的被动,同时也难以真正地意识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其次,如果站在更加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能力比较差,难以真正地理解透知识,同时还没有结合个人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进行主动的思考,对老师过于依赖。 (三)缺乏历史知识的积累 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模式较为滞后,难以真正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以及影响,大部分家长以及老师还没有真正地意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老师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最终导致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其中历史学习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學生兴趣的引导之下积极地安排不同的教学环节并实现学生个人的长期积累以及巩固显得尤为关键,但是老师没有意识到这一重要性,忽略了对学生历史知识学习能力的分析以及理解,导致学生难以真正地实现历史知识的 提升。 三、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为了更好地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我国农村地区的历史老师需要关注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了解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要求,积极的将小组教学、情境教学以及提问式教学模式融入主题教学实践之中,先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加强对初中历史学科的重视,然后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的解读,提炼出其中的重点以及难点,以此来对后期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其次,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教育工作者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地采取现代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优势,实现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保证学生能够站在宏观的角度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更加清晰且深刻的 认知。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推动新课程改革时历史老师需要对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及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了解提高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以及要求,保证学生能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地实现历史学习的有效性以及针对性。 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将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分析,真正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能够实现个人的个性化发展[2]。其次,为了体现教学的有效性,老师还需要尽量避免对教材的过度依赖,结合不同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积极地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渗透,在对历史教材问题进行探讨以及分析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以及认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及生理特征进行分析以及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老师首先需要以历史知识背景的介绍为依据,积极地分析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有效地避免传统讲课教学法模式所存在的不足,立足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的实质需求,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解读来更好地体现后期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老师必须要注重方法以及理念的有效革新,给予学生更多提升自我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杨伟,白前静,段谟发,等.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初探——基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思考[J].史志学刊,2011(1). [2]邹文君.探讨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J].新课程学习(中),201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