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 |
范文 | 朱竞成 【摘 要】地理新课程标准的一条核心理念就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通过地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过程来实现。而课堂提问则是实现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反思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大胆地运用问题式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地理课堂提问的原则、方式、阶段及常用技巧等方面对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技巧进行闡述。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科学而有效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主观学习的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掌握提问的常用技巧,采用精彩迭出的提问艺术,就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提问的适度性包括问题的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来设问,问题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太简单,而是要让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就能回答出来。在地理课堂上,问题数量要适度,尽量要优而精。既不能问题过多、教师满堂提问,又不能问题过少、教师满堂灌。 (二)针对性原则 每一堂地理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都有相应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要提出的问题,使提出的问题既能围绕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又能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问切忌没有针对性,纯粹为提问而提问。 (三)启发性原则 地理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一方面,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另一方面,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要能引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四)开放性原则 地理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有开放性。这里的开放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问题的答案不能是唯一的,而且答案的范围也不能太狭窄;另一方面,设计问题时,还要考虑学生是多层次的。课堂提问时,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提问题应当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所提问题以考察学生的能力为主。 二、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方式 根据提问的性质、特点和目的不同,初中地理课堂上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悬念式提问 在地理课堂上,老师通过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提出一些新问题,就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励他们主动去分析问题。如在学习板块构造学说时,可先复习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答:地壳运动)。教师接着问:那么地壳为什么会发生运动?运动的力量又来自哪里呢?从而导入新课——“板块构造学说”。 (二)递进式提问 递进式提问,就是把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前后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探索出问题的本质。如在讲由赤道向两极的气温变化规律及原因时,如果让学生直接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去寻找答案就比较困难。针对这个情况,我设计了几个逐层递进的问题:①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赤道南北各条等温线的数值是多少?②通过这些数值,你发现由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③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个规律的产生?具体原因是什么?这样,学生对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比较联想式提问 在初中地理中,有很多相似或相近的知识点。对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可以采用比较联想式提问,即在对后面知识提问的时候,让学生联想到前面学过的相似或相近的知识,通过比较前后两者的异同加以回答,从而培养学生的联想迁移能力。如在教学经线的时候,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纬线的形状、各条纬线的长度关系、纬线的方向,那么经线的形状、各条经线的长度关系、经线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四)创设情境式提问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设计地理问题时,教师如果能够创设出一定的生活情境,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如在学习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芳来自天津,她一直患有风湿病,奇怪的是,当她到新疆的乌鲁木齐上大学后,风湿病居然奇迹般消失了。但去年国庆期间,她和同学一起去漠河旅游时,风湿病又犯了,而且比在老家天津疼得更厉害。为什么小芳从天津到乌鲁木齐,风湿病就奇迹般消失了呢?为什么到漠河旅游时风湿病又犯了,而且疼得比在老家天津更厉害呢? 此外,还有引导式提问、检查式提问、开放式提问、反向式提问、曲问等。究竟选用哪种方式提问,则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而定。 三、初中地理课堂提问的阶段与常用技巧 地理课堂提问,大体分为引入呈现、介入作答、应答评价三个阶段。 (一)引入呈现阶段 教师用语言表明即将提出问题,然后用简明的语言陈述问题,并预留时间让学生思考作答。 常用技巧: 1.找准提问的切入点。在地理课堂提问时,一定要准确地找到提问的切入点,提问的切入点包括知识的重点难点处、考点处、知识的生长点处、可创设矛盾处。 在知识的重难点处提问,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帮助他们扫清学习的障碍;把考点精心设计成问题,则有利于学生在考点的掌握上运筹帷幄;在知识的生长点处提问,可以使学生在寻找答案的的过程中生成更多的知识,进而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可创设“矛盾”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对探究知识的兴趣。 2.精心设计问题。(1)问题的难易要适度,要让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能找到答案。如果题目较难,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到答案,或者把问题分解成几个递进式的问题,层层深入地提问。(2)问题应当明确、具体,不能有歧义,问域不能过大。 3.提问前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一方面,教师必须要有民主平等的思想作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问时尽量面带微笑,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提问方式,甚至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或辩论的方式。 4.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地理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学生处于“愤悱”之时。 (二)介入作答 学生回答有困难时,老师可以复述问题甚至提供有关信息,适当给予启示或提示,协助学生顺利作答,或另请学生补充作答。 常用技巧: 1.恰当地选择提问和作答对象。教师提问时应面向全班,提问以后察颜观色,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恰当的学生来回答。 2.调控好回答问题的等候时间。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作答的等候时间。一般来说,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应当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作答。这个时间的长短,应该由问题的难易程度而定,通常在3~5 秒钟。 3.引导学生正确回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出现了不准确的表述,老师要及时纠正并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答案。 4.适时追问。如果学生的答案基本正确但并不完整,教师就要适时补充信息,让学生根据信息得出完整的答案。或者回答正确后,及时地向学生抛出一个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通过追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和全面。 5.提问作答“两先两后” (1)先学生,后教师。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才发表自己对所提问题的看法。 (2)先讨论,后结论。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要立刻表态“对”或 “不对”,可以让别的同学补充、纠正、提出不同的答案或更佳的解答方案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讨论,对所提问题作出结论。 (三)应答评价阶段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作出及时而有效的评价。 常用技巧:有效评价包括肯定性(激励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两种,但这个阶段应该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如果学生的回答正确甚至有创新,教师就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表扬,并指出值得肯定和表扬之处;如果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首先要纠正其错误,然后找出其闪光点加以肯定。 【参考文献】 [1]沈龙明.实用课堂教學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2]严永金.名师课堂提问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3]潘玉峰,赵蕴华.课堂管理的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