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渗透路径研究
范文

    李丽

    【摘 要】初中阶段是培育人才的重要阶段,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课程,其发展对于培育中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在本文的研究中,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应用背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渗透教育路径进行探究,以更进一步地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成效。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渗透

    一、前言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当中,对于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培养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教育要求,教育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通过为学生的综合品质发展,树立起相应的道德典范,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是民族发展与振兴的重要基石,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核心人才储备,国家与民族想要在世界强林当中立足,就需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道德观,才能够明辨是非,爱国敬业。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也给予了社会道德发展的基本方向。教育作为民族发展之本,也需要紧密地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给予相应的价值引导。

    在初中阶段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观与法治观的重要课程,更是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价值取向的基本教学活动之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育理念的发展,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与培养活动,才能够提升教育的成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承接对于学生道德观与法治观培养的课程,与立德树人理念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本文的研究中,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应用背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渗透教育路径进行探究,以更进一步地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成效。

    二、立德树人理念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系辨析

    立德树人是对于学生全面深化教育的基础理念,而初中阶段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思想教育的重要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观提供了具体教学当中的核心理念与教育应用。两者虽然各有差异,但是其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对于学生更好的道德教育,促进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因此,立德树人是道德与法治的核心教育观,道德与法治又为立德树人提供了教育的必要途径,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全过程的中心环节,理清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就需要提升立德树人的教育地位。

    因此,在本文的研究当中认为,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渗透发展中,要理清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根本任务,深入分析立德树人与初中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渗透路径。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渗透方法

    (一)将教学实践与教育理念相结合

    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核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需要结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之应用在教学实践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经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德育人的教育活动,需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当中,教育的过程是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起健全的内在精神与思想价值体系,帮助规范化学生的正确行为,以品德养成来促进学生培养。

    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过程不能够仅仅局限在课本理论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落实到实践当中。具体而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渗透当中,要紧紧地围绕立德树人理念将教育活动结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建立起德育认知。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生活需要法律》单元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景模拟,以不同的小组之间的互动,开展对相关法律案例的解读,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中的相关实践,健全法治理念。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具有典型教学作用的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充分的案例实践当中强化认知。从相应的课程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需要有相应的法律基础,奉公守法是每一位同学都需要建立起来的基本意识。在教育活动当中,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论渗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既能够提升教育的内在价值,又能够在正确的德育引导下开展教育活动,达到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的养成。

    (二)以多元化教学渗透立德树人

    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务虚与务实相互融合的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无形的品德教育,也要重视有形的规则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以立德树人的理念作为核心,在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中应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渗透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中,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强化多元化教学是必然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当中,带来了更加多元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当中。从具体的应用教学当中,作为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体系当中引入更多的新型教学辅助手段,借助于新媒体、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将原本枯燥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到更加生动的课程教学当中,吸引学生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网络生活新空间》单元教学综合,结合网络空间的主题,借助于互联网教学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利用网络的资源扩展性,丰富教学内容与活动,为学生展示网络空间上的相关道德行为规范与法律案例,使得学生意识到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在网络上同样要有相应的道德行为与法律意识,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网络生活当中关注自身的行为。

    (三)深化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引导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要关注将立德树人的相关理念应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深化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摒弃教科书式的教学模式,要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思想政治理念,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核心,结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从教学的细节处关注对学生进行引导。具体而言,在相关的课程教育当中要关注“主旋律”的核心基调,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思想来武装学生的政治认同、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导向。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社会生活讲道德》单元中,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内容,将相关的价值观作为教学重点,培养起学生明辨是非,知荣知耻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淑艳.新时期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J].赢未来,2017,000(014):0076-0076

    [2]林情华.立德树人视野下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问题与改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7: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