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引领审美导向 沉浸音乐世界 |
范文 | 刘斯特 【摘 要】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开展,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审美教育现状的分析与观察,找出审美教育的对策,并在实际教学从信息技术、辅助素材、多元文化、学习平台等多方面,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学校特色发展,引导小学生培养并增强审美素养,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实现以乐育人、以文化人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引导;思考 艺术审美教育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发展学生艺术修养、提高学生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从小学生开始抓起,不仅有助于其从小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品味,而且对小学生发展音乐兴趣、音乐鉴赏、艺术熏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学要重视审美教育,通过教学对策来引导学生走向积极健康的审美发展之路。 一、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现状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学习课时、学校硬件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就现实而言,审美教育更多是通过教学过程来体现的,主要表现为: (一)以音乐教学来引导学生感知审美 针对不同年级与年龄的学生,学生的审美情况也是有较大区别的。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更多是通过音乐教师的阐述与讲解来感知音乐之美,而自身的美学感受可能相对较弱。换言之,小学低年级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感知审美,是初步与低级的,这符合学生年龄发展要求。如学习歌曲中,往往他(她)们带有的审美感觉都是“老师说……”,或者就是简单认为“这样很美”。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虽然他(她)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对作品的审美认知,但这种认知也停留在较浅显的程度,如“这首歌的旋律很美,很动听”,但涉及到更深一个层次则可能无法表达。因此,在现实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其层次还停留在感知审美的阶段,尤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 (二)以音乐教学来引导学生体验审美 除了感知以外,小学音乐教学也会引导小学生对审美进行初体验,即引导小学生在音乐作品的分析、鉴赏中体验审美。这是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值得肯定的地方,但这种体验往往又缺乏系统性,没有学理性的支撑,小学生在体验审美的过程还是会一知半解。从这一个角度上来看,在小学低年级就着手进行乐理知识的传授,并进行消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体验审美,尽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学生的发展却有较大的启发。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来体验审美,本质上是对音乐的自我鉴赏与转化过程,有助于小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 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对策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面临的实际困难较多,音乐教师要结合学情、校情,充分利用相关条件制定相应对策,才能促进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落实。 (一)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审美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兴趣激发与积极性调动,通过引导学生从音乐作品的鉴赏、体验中,完成自主向自觉审美的转变,才是审美教育的根本之策。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音乐教学应当利用多媒体等方式,更好地审美教育服务。如在教学导入中,通过将音乐作品的意境美转变为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小视频或图片故事,那么小学生显然对于这种导入的兴趣会更高,并积极参与其中。而通过这种方式,音乐教师迅速切换到了审美教育的引导中,那么学生就会跟随教师的教学自觉进入音乐作品,对审美内容进行初体验。 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的信息技术,其实还有更多的运用空间,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AR、VR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全方面体验审美,而且还有助于将音乐审美转变为自我的审美能力或审美素养,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 (二)运用辅助素材引导学生直观理解审美 如果说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利用科技手段激发小学生兴趣与积极性,实现学生主体审美意识的觉醒。那么,运用辅助素材来转换小学生审美理解,则是音乐教学内在的追求之一。无论是本土素材的运用,还是流行素材的运用,对于小学生而言,通俗易懂助于理解,才能引导其对审美有更好地理解,从而对音乐教学与音乐作品产生无限的遐想,提升艺术审美追求。 以音乐课程进行校本化为例,对于身处改革前沿的深圳特区而言,除了通过有关深圳的歌曲、深圳文化创意发展的题材以外,还应当从学校发展特色、深圳发展前景及客粤方面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校本化素材的挑选,当然更应当看到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的包容。只有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中挖掘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作品,并通过这些作品的传导,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审美,小学生才能对音乐教学中的艺术审美有更全面、更到位的理解,才能引导学生逐步沉浸到音乐世界里,领悟音乐的美学感受。 (三)运用多元文化引导学生拓展审美视野 鲁迅先生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吸收世界音乐经典作品,而且更要通过世界多元文化来理解传统文化下的民族音乐发展,激发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才能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多元文化的审美情趣,更好地领略音乐魅力。 一方面,从深圳区位价值而言,深圳的小学生理应有世界视野,能包容世界文化下的音乐发展潮流与审美发展,才能无愧于深圳未来发展的接班人与主人翁。而将音乐学习放在多元文化视野下进行审美审视,本质上是通过多元文化拓展学生审美视野,培育学生包容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因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中的艺术审美教育,是深圳发展定位的要求所系。另一方面,从深圳移民城市的属性来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既要求深圳应当体现出民族属性与移民属性的背后,还要通过移民的融合,将多元文化尤其是多民族及外来文化更好地融合起来,形成既有深圳韵味又有深圳特色的文化属性。而音乐是世界通行的重要语言,通过多元文化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的运用,以音乐为纽带来联接移民的多样性,才能使小学音乐教学符合区域发展要求。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力的时间点上,深圳独特的定位及属性更需要多元文化来引导小学生拓展审美视野,才能助力深圳成为世界都市。 (四)运用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自由畅想审美 音乐学习与审美教育,是需要学生进行自由表达的。小学音乐教师尤其是发达地区小学,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构建音乐学习平台,引导学生自由表达与交流,才能使学生审美发展具有个性化特点,培养小学生较高的审美意境。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就运用微信公众号,定期發布学习的音乐作品与相关资料,也会发布学生演唱的作品,供学生课外学习参考,并提供留言与评价。学生通过这一学习平台,会自觉将自己的审美体验通过评论表达出来,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反驳别人的看法,形成一个自由交流的学习平台。而与之相匹配的,笔者还建立了一个微信群,让学生在里面针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这无形中促进了学生审美教育的落实,增强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反思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以音乐为载体来开展审美教育,就必须将音乐的美感转化为学生的直观感受,并将这种直观感受内化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或审美素养,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开展审美教育。因而,重视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运用,重视学生熟悉的素材运用,在多元文化视野下通过音乐进行有效的交流与融合,形成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才能促进音乐审美教育的深入。而与此同时,在美术、语文等交叉学科的支撑下,构建起多学科下的审美系统知识联动,也是值得小学审美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何燕.小学音乐审美意趣培养探究[J].黄河之声,2019(14):129 [2]吕雪莲.浅谈小学音乐审美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205-206 [3]郭雪峰.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72+74 (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广东 深圳 518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