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整合乡土资源 助力幼儿园美术教学 |
范文 | 宋情 摘 要:乡土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同时具有丰富的教学价值。幼儿园教学重视儿童天性的发展与完善,所以说,有效整合乡土资源,既能够促进儿童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又可以在儿童生活经验之上辅助教学。幼儿园阶段的美术教学,并不需要太过高深的绘画技巧作为指导,让儿童发自内心地喜欢美术教学,并积极地参与其中,更能够促进儿童的审美技能提升。因此,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辅助幼儿园美术教学,更能增强幼儿美术的教学效果,切实做到丰富儿童情感。 关键词:乡土资源;美术教学;幼儿园教学;教学策略 乡土资源有一种地域性特色,通常包含了区域里的自然景观,或是文物古迹,以及民间的艺术和民俗风情等,是经过长久的积累而获得的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财富。儿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对于这些熟悉的环境和景物,有着最原始的认知和情感。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更可以为教学带来便利。幼儿园美术教学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层面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重视儿童的情感发展,让他们在教学中感受到生活之美更有助于丰富儿童的感官世界。乡土资源在幼儿教学中应用普遍,甚至可以涵盖至幼儿活动的方方面面。很多幼儿园选择乡土资源作为园内文化,创造性地改变其外观,并且经过精细的加工使其成为优秀的作品。适时地引导儿童共同参与对乡土资源的整合与改造,不仅激发了儿童的思维发展,更能提升其创造力,还可以让儿童对家乡有更厚重的情感,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一、 积极开发乡土资源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素材 幼儿美术教学不单是绘画,任何能够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和动手能力的艺术方式都可以成为幼儿美术的教学内容。这就使得教学不仅局限于常规的教具,还可以创造性地选择更为贴近生活的乡土素材。一般情况下,可以把乡土资源分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它们从不同的层面为幼儿美术教学提供着素材。儿童可以利用具体的乡土资源进行绘画辅助,这一方面是基于对诸如向日葵、玫瑰花、山茶花等的观察与描摹,另一方面也可以从狗、猪、牛、羊中得到启发。又或者可以借助稻草、麻绳、树叶等制作幼儿手工。同时可以组织儿童去实地观察,欣赏乡土的景色。这些都让儿童美术活动的素材变得丰富起来。不仅如此,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社会人文也是幼儿学习美术的有益因素。一些著名的红色景区,属于自己地域的乡土民情,有一定传播内涵的民间轶事,或者是基于某个主题的文化节,都让儿童的生活情感变得更为丰富。因此,教师要最大化地发现这些乡土资源,并且让儿童有意识地将其转化成活动素材,才更便于丰富幼儿美术的教学内容。例如借用稻草的主题,就可以作为乡土资源中的美术活动素材。 稻草是乡土资源中随处可见的一种,却能够发挥巨大的功用。很多幼儿园用稻草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有的用在园区装饰,有的直接应用在美术教学。经过特定方式加工处理的稻草既增强了韧性又延长了保存的时间,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美术创作就成了很好的素材。教师可以先引导儿童通过观察各种大型卡通稻草作品来激活美术教学,让儿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对教学产生期待。继而引导幼儿先思考基于现有水平,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做出精致的美术作品,鼓励儿童大胆发言,能够各抒己见。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可以先让儿童进行印画或者贴画,即将稻草在不改变原状的前提下依据儿童的审美来进行绘画创作。充分运用稻草来组织幼儿美术手工教学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儿童在改变稻草外观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展着思维和审美,从而提升美术技能。 二、 有效整合乡土资源助推幼儿美术实践活动 三到六岁的儿童想象力丰富,对新鲜事物有源自心底的追求和向往,在这个前提下教师组建美术实践活动的时候就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有经验的幼儿园教师都知道,儿童多数有“喜新厌旧”的习惯,这主要是因为儿童对新鲜事物的涉猎心理,就像是对玩具的态度,幼儿对旧玩具的依恋很多时间都会被感兴趣的新玩具打破,但是教师又不能没有节制地满足儿童。于是,合理地借助对乡土资源的整合,不仅解决了让儿童更乐于了解自然的问题,还可以丰富幼儿美术教学的实践活动。对大自然来说,乡土资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就比如在四季的更替中,儿童就可以获得不同的感受。而随之带来的乡土资源也颇为丰富。就拿树叶为例,在不同的季节树叶有不同的颜色,而不同种类的树叶又有不同的形状、脉络和颜色。于是,在儿童心里就可以把大自然当成魔术师,这个时候树叶就是优秀的演员。基于这样的情境创设来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不仅激发了儿童的思维,也让他们得到了美术教学的乐趣,从而有效地助推教学。而这种有效整合乡土资源推动幼儿美术活动的方式,也就可以通过树叶来证明。 基于乡土环境的实际考虑,儿童在生活中常见的树叶主要有冬青、银杏、枫叶等。这些树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不同。拿冬青为例,大部分时候它都是翠绿翠绿的,但是枫叶则会在秋天的时候变红,而银杏则会在秋天变黄。那么如果以秋天为例,教师组织儿童运用树叶资源的时候就能够让作品更五彩斑斓。制作树叶画的方式简单易行,又能考察儿童的想象和创新意识,如果是秋天的银杏叶,就可以把它当成一只小狐狸的头,尖尖的叶柄就像是狐狸的鼻子。如果是秋天的枫树叶,靠着鲜艳的红色就可以把它看作是大眼睛金鱼的尾巴,整个树叶带给儿童的冲击不仅是形象生动,更有审美层面的“眼前一亮”。冬青叶的使用就更为普遍了,随机地选出一大一小两组冬青叶,每组大小差不多的两片就可以制作成蝴蝶的翅膀,这样四片冬青叶就基本拼出了整只蝴蝶。儿童在这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的同时也获得了美术实践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了“教学为了儿童”。 三、 借助乡土资源融合切实优化幼儿美术教学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儿童的身心发展应该从小就备受关注。基于这样的目的,在幼儿园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不仅是教育教學的内在要求,更是把握住了幼儿时期这个较好的阶段。幼儿美术教学倾向于用儿童的眼睛去看世界,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术,进一步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幼儿美术综合素养。因此,将乡土资源有机地融合到幼儿美术教学中,便相当于在一定程度上将幼儿的生活情境还原,让儿童在这种熟悉的氛围里进行美术创作,从而留下更多美好的记忆。很多时候,儿童的创新力并非“平地而起”,也不是在钢筋水泥中便可以轻易获得。教师所要创新的不仅是美术活动,还有基于乡土生命力下的课程资源。与此同时,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以与其年龄相符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最大化发挥出他们的兴趣爱好,更有助于调动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比如基于乡土资源来指导儿童进行美术创作,就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找出事物的特点与生活氛围,从而切实优化幼儿美术教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