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粒粒沙壤 构建美好
范文

    摘 要: 《游戏活动》上说:“玩水、玩沙是最令幼儿着迷的,水与沙土也是幼儿接近自然的最好游戏材料。因为人类的文明就扎根于大地,诞生于水边。同样,幼儿的文化活动也将从这里开始,文明会在这里看到幼儿的智慧力量。”在大人眼里枯燥乏味的沙水游戏,给孩子们带来的,却是非同一般的快乐。流动的水,配合同样流动的固体沙,让孩子们沉浸其中,不亦乐乎。在玩的过程中,动手能力,感知能力,平衡能力与协调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关键词: 沙水游戏;合作意识;游戏策略

    《游戏活动》上说:“玩水、玩沙是最令幼儿着迷的,水与沙土也是幼儿接近自然的最好游戏材料。因为人类的文明就扎根于大地,诞生于水边。同样,幼儿的文化活动也将从这里开始,文明会在这里看到幼儿的智慧力量。”

    在利用户外活动时间观察孩子们玩沙水游戏的一年时间里,笔者明显感觉到他们对沙水游戏十分着迷,在大人眼里枯燥乏味甚至有点幼稚的沙水游戏,给孩子们带来的,却是非同一般的快乐。流动的液体水,配合同样流动的固体沙,让孩子们沉浸其中,不亦乐乎。在玩的过程中,动手能力,感知能力,平衡能力与协调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并对他们的创造力的开发也有着一定的帮助。但是,在笔者观察下,也发现了孩子们玩沙水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 沙水游戏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材料乱、差且单一

    一开始,教师提供了许多玩沙的工具,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弊端就出现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被工具局限到了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更多的感受是孩子们在玩工具而不是玩沙,这就脱离了教师一开始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其次,孩子们在挑选工具时,总是会哄抢更大的工具,当然也这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更多地是利用工具堆沙堆,挖沙坑等,没有出现更多充满创造力的游戏方式。随后,笔者提供了其他的材料加入玩沙游戏中去,树枝、树叶、石头等辅助材料一一被利用起来。笔者寻求幼儿能自主选择更多样的工具与材料进行游戏,可惜效果依旧一般,他们依旧用着最初的方法进行着游戏,哪怕用上了最新的工具与材料。露露将贝壳埋到了沙子里,又将贝壳挖出来,一会就再也不想玩了;菁菁把棒子插在了堆得高高的沙堆上,看了一会也不再想玩玩沙了。思前想后,笔者觉得对中班的孩子来说,没有设置主题的随便玩,让他们很难脱离老师的引导而获得更大的乐趣,这样随便玩的游戏,对于这个年级的孩子来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吸引他们和充满挑战。

    (二)合作意识薄弱且分工不合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在玩沙游戏中幼儿与同伴和老师的交往,能凭借伙伴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发出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是消极负面的同伴关系也同样会给幼儿的交往带来影响。”通过观察发现,有些乐在其中的孩子觉得玩水游戏中运水员的工作是辛苦的,没有乐趣的,对于这个游戏,他们有自己更想玩的部分。而对于另一些并没有找到玩水游戏更多乐趣的同学,运水员的工作就成了一项专属于他,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对于并不待见运水员工作的那部分孩子来说,他们沉浸在更快乐的游戏部分里,运水工作恰恰会打断他们快乐的那部分游戏。而对于后者来说,这样一份运水员的工作,让他感到了自己在集体中的被需要感,这一切都源自于教师的观察与分析之后得出的更有针对性的游戏指导,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完全相同的个体,他们的身心特征,行为习惯,都各不相同,教师要仔细观察,灵活分析运用,对孩子们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三)主题流于形式且缺乏内容

    教师永远是幼儿游戏中最好的模仿对象,而通过模仿,幼儿天马行空的点子往往就会让他们创造出非常有意思的作品。笔者尝试着陪孩子一起玩沙,通过幼儿对教师的崇拜与模仿,带着幼儿一起使用工具,将沙子变成各种各样有趣的事物。幼儿在对笔者进行模仿的过程中,获得对工具使用的熟练度。可是让人疑惑的是,这样的行为并没有让幼儿出现天马行空的点子,幼儿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对笔者进行着模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可以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与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各种物体的形状特征。”笔者通过思考与总结,认为原因在于教师只是陪着幼儿在一起玩沙,并没有给予一定的引导。没有对工具的使用,沙子的性状进行一定的解释。当笔者教会幼儿观察不同物体的特征,状态,颜色,形状之后,幼儿的形象思维的模式就开始建立起来,从而使他们在玩沙时会对所要完成的作品有一个初步的,更具象的思考与计划。

    二、 针对沙水游戏现状问题的策略分析

    通过教师的引导,随便玩这一现象慢慢好转,幼儿更多地开始有主题,有目的地开始玩沙,他们开始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工具,当越来越多的幼儿开始这样玩沙之后,单纯的比谁堆的高之类的玩法就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幼儿开始比较谁得作品更好看,更有意思。这样的转变,使他们的玩沙游戏有了微妙的变化。

    (一)合理投放材料,成为孩子游戏保障

    玩沙与其他游戏不同,是必须通过幼儿的双手对沙进行设计与塑造的一个游戏过程。而这样的一个过程,如果漫无目的地进行胡乱玩耍,必然得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笔者将材料与各种各样的主题结合了起来。如《我爱我家》主题的活动中,笔者将各种各样的积木也成了玩沙的辅助工具,依托于“我的世界”这款游戏带来的灵感,通过积木,让幼儿更好地对房子这个目标进行塑造。而在《植树节》主题中,笔者将各种棒子变成树干,让幼儿通过种棒子,来模拟种树的环节,既新奇,又有趣。第二次可以让幼儿将收集的树枝进行装饰,画叶子并剪下来,装饰树枝后,带到沙水区,表示小树发芽了;装饰粘贴花,表示小樹又长了。幼儿有自己的小圈子,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总是一阵一阵地进行着更替,笔者通过不同辅助材料在幼儿群体中的热度进行及时的更新与更替,帮助幼儿在玩沙时获得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与活动乐趣。

    (二)注重分工合作,鼓励孩子游戏参与

    从中班开始,幼儿之间的朋友关系变得更明确起来,他们会出现更喜欢和谁在一起玩或者更适合和谁在一起玩的情况。所以到了大班,沙水游戏笔者就更倾向于围绕多人合作的模式展开了,利用玩沙前的沟通与计划,玩沙时的合作与互助,不但培养了幼儿间的友谊,更提升了他们之间合作的熟练度。在《美丽的家乡——吴江》主题中,幼儿们自行与小伙伴进行配对,选出要创作的主题,根据吴江的标志性事物进行设计。教师让幼儿在分好的组内推选小组长,进行工作安排。通过组长的安排,组员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很多,游戏进行得井然有序,工具的分配,工作的分工,都渐渐变得顺利起来。

    (三)围绕主题重心,帮助孩子激发灵感

    游戏的玩法并不会凭空出现,生活经验,个人经历以及小伙伴的建议往往就组成了游戏的完整玩法。教师通过一些小环节,让幼儿的兴趣倍增,也乐于去挑战环节中的难点,增加了趣味性。如果发布一些任务,奖励一些材料等。主题《春天》的游戏活动中,寻找春天就成了幼儿特别喜爱的一个环节,一个个小小建筑师们用沙水表达了他们心目中各种各样的春天;同样,依然是在《我爱家乡》主题游戏中,幼儿齐心协力,完成了一整张吴江的地图,每一个镇都栩栩如生,位置准确;而在《动物大世界》主题游戏中,幼儿通过捏造各种动物作品,共同探讨研究更合适的沙水比,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尝试与应用。在玩的同时,一个又一个新的刺激点不断出现,兴趣也就不断提升,在幼儿不知觉的情况下,他们自主的探索意识得到了提高。一次又一次地看到自己的作品从无到有,幼儿变得越加的自信起来,这让笔者更加坚定地相信,将主题引入游戏中去,会使得幼儿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与游戏收获。

    (四)正确指导回应,推动孩子游戏创新

    喜欢游戏向来是幼儿的天性,而教师在其中应该是以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存在着,不能一味地放任幼儿进行游戏也不能对幼儿的游戏过程进行太多的干涉。教师应成为一个“热眼旁观”的观察者,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应及时地伸出适当的援手,围绕“跳一跳,摘到桃”的原则,让幼儿在获得游戏成功喜悦的同时,也能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当然,游戏不是幼儿一个人的事情,教师也应参与其中,比如与幼儿共同制定游戏内容,在游戏进行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当教师全程参与幼儿的游戏时,要全程认真观察,有时候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点子,都能为幼儿打开新的思路,提供更多的信心。因为经验的不足,幼儿无法独立完成困难的处理,这时候教师要做到及时发现,因材施教地去提供适当的帮助,不应直接动手帮助幼儿完成,而应该提供思路或做出示范,从而促使幼儿去独立探索,独自或合作克服困难。新《纲要》中提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所以,在沙水游戏中,教师应该扮演的,就是那个提供思路,做出榜样,为幼儿成长提供机会,保驾护航的人。

    寻找更切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沙水游戏方式,让幼儿不浮于表面的进行沙水游戏,将放养式的游戏模式转变为有目的,有计划,有内涵,有思想的游戏方式,不断挖掘沙水游戏对幼儿无限可能性的帮助。笔者将从这些方面积极努力地进行探寻,让沙水游戏切实有效地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助力。

    参考文献:

    [1]徐萍.幼儿区角活动[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2]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游戏活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鮑斐丹.《指南》背景下律动教学的“探美之旅”[J].当代学前教育,2016(1).

    [4]张蕊.幼儿教师学用《指南》的实践与探索[J].文教资料,2020(4).

    [5]唐海燕.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的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13(23).

    [6]林爱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园本课程发展的价值分析[J].亚太教育,2016(35).

    [7]程翔宇,徐东,秦弋.对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思考: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4).

    作者简介:

    罗晨媚,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幼儿园教育集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