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教结合的方法策略探析
范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为切实发挥学教结合良性循环推动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作用,教师应当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加强创新,由以往的教法逐步向学法转变,丰富学生上课体验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技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学教结合;方法策略

    一、 引言

    历史学科知识综合性与抽象性强,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不尽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缺少意见想法表达的机会,师生互动性不足,难免会出现学习应付等心理。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贯穿教学全程,多引入启发性与引导性教学方法,教师转变组织者与点拨者等角色,让学生通过学中做与做中学,快速养成创作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二、 在预习阶段

    (一)安排预习计划

    预习是指有目的与有计划的学习工作,科学的预习计划直接影响自主学习成效,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找准预习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兴趣。要求教师迎合学生兴趣点与求知欲巧设预习作业,合理布置预习任务。教材中的历史内容压缩,学生对事件经过不了解,会出现理解障碍与学习抵触情绪等问题,因此在可布置收集历史事件发生背景资料等预习作业,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确保预习作业高效率完成。学生存在理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应当布置层次化的预习任务与预习计划,使其在循序渐进中得到整体性的进步。预习新课内容时,应当注重文章阅读材料与文献资料及引言、课后习题等细节性知识的整合,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预习课文与作业完成时间或方法等方面的引导,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学案导学

    学生以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在教师引导下,以发展性与创新性为目标,展开自学能力等整体素质提升的教学模式。历史学科知识点繁杂,为了帮助学生缕清学习思路,可通过导学案设计填空题等形式,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点的初步记忆,通过战争发生原因与经过等预习要点设计,引导学生有序性的整合零散知识点。导学案是学生预习课文知识与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媒介,实现学生预习内容简化与方向明确,更确保了新课预习的质量与效率。

    三、 新课导入环节

    合理设计新课导入环节,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新课导入方法多样性,包括歌谣导入法与问题导入法、故事导入法等,如下所示。

    (一)复习导入

    从学生以往学过的知识入手引出新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有效衔接,同时起到了提高新课知识亲切感与复习旧知识等作用,通过引出本课相关知识点,再层层深入,使其自然攻克教学重点难点。如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导入环节,可以提出“欧洲文艺复兴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文化运动”与“新航路开辟的后果是什么”等问题,通过复习提问,让学生发现上述两个事件与资产阶级力量逐步扩大的因果关系。

    (二)故事导入

    迎合学生形象思维特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听故事导入形式,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更利于课堂氛围活化。如在《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中,可以从哥伦布远航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本课新学的郑和下西洋内容,促使学生始终维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三)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整合了视频与图片等多种信息载体,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新课内容,更利于感官刺激与抽象知识直观性理解。如在《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导入环节,可以向学生播放关于《北洋水师》与《走向共和》及《甲午风云》等视频资料片段,通过声形具备的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确保新课导入的趣味性与直观性,快速抓住学生眼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 优化教学方式

    (一)问题式教学法

    首先教師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应当学生由浅入深与循序渐进地认知规律,合理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回忆故事情节,启发学生思维。其次问题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灵活设问,并以开放性的问题为主,让学生在思维碰撞或争辩中加深文章内容理解,实现本课重点得以升华。最后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推测,让学生通过结合课文或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以实现知识面与眼界的拓宽,更利于学生思维得到启发性与创造性发展。如在《开元盛世》教学中,先让学生围绕“开元改革措施体现”与“改革成效”等问题,聚焦“开元之治”阅读文章并找出答案。让学生围绕“农业进步体现”与“手工业进步体现”等问题,聚焦“盛世经济的繁荣”阅读文章并找出答案。再让学生围绕“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与“开元之治及开元盛世的关系”等问题细读文章。在其基础上,设计“唐玄宗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意在表明什么”与“打造开元盛世局面的皇帝是哪位”等问题,检查学生内容了解透彻程度。问题形式多样化,可以是口头问题,也可以是选择题或判断题等,多方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同时实现学生思维有效引导与自然过渡。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代主流教学理论,是学教结合现代教育观念的最直接体现。首先教师应当优化组合,全方位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穿插性的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互教互学与合作探究,带动后进生转化与班级整体学习质量提升。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包括纪律委员与发言人及组长、记录员等。要求小组成员本着互相帮助与相互关照的原则合作。其次组内成员专心合作,以实现共赢。教师应当明确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小组围绕主题与目标要求等自主选择合作学习方式。学习任务应当是有梯度与有挑战性,能够引导小组成员自主积极探索的问题。如在《洋务运动》教学中,随着教学进度与内容深入解析,可以布置“为什么洋务派以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为洋务运动的开始”“洋务派以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与成就”“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结果”等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小组交流前应当先进行独立思考,要求学生写出思考的要点,再进行组内交流。组内交流方式应当多样化,包括指定发言式与组内议论式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见解。小组相互出示资料,通过充分交流得出规律性结论。教师在小组讨论期间应当加强巡视,及时引导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以集体研究形式处理。针对于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异议或补充说明。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精讲重点难点,多讲学生不理解与需要拓展的部分内容。

    (三)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能够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思维能力,更利于学生智力开发与主体地位提升。首先教师应当完善教学活动设计,在内容选择上以学生熟悉的主题为主,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展开。考虑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纳入教学设计中,实现教学活动有效控制。其次丰富活动形式,可以采取顺口溜记忆大赛或辩论赛、角色扮演、剧情还原等活动形式,提供学生展示才能的平台,了解学生知识内容掌握程度,促进学生知识学以致用与触类旁通能力加强。最后迎合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要求教学活动具备发展能力性与知识性等特征,尽快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如在《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中,让学生围绕文章内容思考“精神文明的发展趋势”等问题,并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结合愚昧的习俗与当下生活现象,围绕“社会习俗之我见”的活动主题写作,全面培養学生信息收集能力,带动学生历史文化水平提升,同时推动文章主旨拓展及思想情感升华。定期举办历史小报展示等活动,锻炼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肯定学生的才华与劳动艰辛,让学生相互学习,逐步提高学生表现欲与成功欲。

    五、 优化教学评价

    (一)评价原则

    首先应当注重日常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从学生整体与未来发展入手,通过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发现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评语应当有激励性与及时性的作用,放下师道威严,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表扬。通过侧面引导让学生客观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学习改进的积极性。其次注重多样化的评价内容,注重学习知识技能目标的完成评价,更注重对价值观等非学业内容的评价。最后实现期末评价与日常评价有机结合。控制单元测试与期末考试的占比,以切实发挥形成性评价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作用,最终实现教评相长。

    (二)教学全程评价

    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全程,课前准备与探讨创造及课堂作业等全部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内。尤其是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在预习中获得主体性体验,利于教学内容深入拓展,也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加强这一阶段的评价,更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加强。在探讨创造阶段,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贯彻落实启发式教学观念。在课堂作业阶段,应当充分把握好作业评价的尺度,通过课后探究等活动发展迅速创造性思维,更利于学生创作意识与学习主观能动性增强。从评价标准入手分析,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际学习水平,不能以历史学科的完整性或成人标准衡量学生,应当贯彻落实因人而异等原则,肯定其创造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在评价形式方面应当注重多样性,引入教师评价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的评价形式,提高学生评价责任感的同时,在评价中实现优势互补与取长补短。

    六、 总结

    学教结合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模式,更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与育人任务。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当从知识特征与教学目标及学情等实际情况入手,加强教学形式与方法创新,全面提升历史教学有效性。同时注重师生角色转变与教学资源拓展,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在教学全程渗透,转变学生被动学习地位与传统教学观念,促使根据教学内容与进度等灵活转变学习策略,从而实现学习质量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刘子博.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究[J].文存阅刊,2018(5):96.

    [2]夏宏业.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2):110-111.

    [3]郭亚琴.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8(29):145.

    作者简介:

    李春晖,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市平川区电厂学校。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