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本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
范文 | 万陈芳 摘? ?要:制造业是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制造2025》是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战略的十年行动纲领。要振兴制造业就要采取相关举措鼓励制造业经营者和相关组织努力提升制造技术水平,同时不断提高制造业从业者的能力。文章简要分析了日本在促进制造业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探讨了日本在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举措,包括实施基于项目的培养模式、工程临床项目、寓教于研和套餐式实践教学模式,分析典型案例和主要成果,并提出培养制造业人才的建议,如国家应采取必要措施使制造企业和大学能够开展有机合作,产学合作应持续关注制造人才的特点,创新机制以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关键词:日本 制造业 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合作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1]。《中国制造2025》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而提高制造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核心要素,要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3] 随着我国各领域学术研究的专业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制造业也越来越国际化、信息化,对高层次制造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雇佣形式、就业形势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高等学校也要以更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并通过对教育教学的总体改革,进一步推进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善,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我国的邻国,日本自然资源稀缺,制造业成为支撑日本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为了培养能够支撑和推动制造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人才,日本在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对我国的制造业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日本产学合作培养制造业人才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日本以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为主要产业;90年代,受泡沫经济的影响,日本制造业进入萧条期,不得不将大批产品转移到海外生产。20世纪末,世界经济开始走向全球化,日本产业结构和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变化,制造业在日本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大幅下降。作为日本的核心产业,制造业的发展态势令人担忧。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并保证作为基础产业的制造业健康持续发展,日本于1999年制定并颁布了《振兴制造业基础技术基本法》,以期通过法律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引导制造业朝健康方向发展。[4] 21世纪以来,日本的制造技术和生产不断向海外转移,与海外共同开发的产品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制造业不断智能化、复杂化,对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技术、具备较强语言能力、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的高层次制造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人力供给方面,随着资深技术人员的高龄化以及年轻人对制造业的兴趣逐渐降低等问题越来越凸显,制造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振兴制造业基础技术基本法》的要求,日本于2000年制定了《制造业基础技术基本计划》,希望通过推进制造业基础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企业和大学合作、加强对制造业失业的预防、改善就业环境、充实高等院校的理工人才培养等具体措施,全面振兴制造业。近年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日本的产业结构急剧变化,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2016年,日本发布《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并提出建设超智能社会(社会5.0),与此同时,日本制造业日益衰退,人口少子化、老龄化等社会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扭转不利局面,日本开始加大大学教育改革的力度。其中,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培养能够活跃于世界的人才,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充实高等教育,强化政—产—学合作等,已经成为日本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为回应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日本的产业界和教育界也在不断调整合作教育策略:一方面发挥企业的优势进一步充实高等学校的实践教育、学生的就业体验,不断强化制造业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通过产学合作加强制造业基础技术开发,鼓励企业利用学校资源提升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以此全面提升制造业人才的职业胜任力、创造力和技术水平。 二、日本产学合作 培养制造业人才的基本理念和模式 (一)项目型教育模式 2007年,金泽工业大学设立了“新形式的项目型教育模式的开发与实践”项目,以强化制造业人才培养。参与该项目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模拟和参与企业的开发生产过程,熟悉制造业技术的操作流程和产业的生产实际情况。在教育方案的制定以及学生的实践过程中,由企业技术人员与大学教师共同参与指导。同时,由金泽工业大学的教师与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了金属锻造、金属焊接、激光传感器、软件等多个领域相关项目的协调委员会,以保证产学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的顺畅运行。学生在校企双方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太阳能汽车和方程式赛车项目用车焊接作业技能提高”实践项目等。[5] 该项目的实施,加深了大学和企业在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强化了双方的合作机制。同时也使得企业的技术人员有机会将技术经验传授给在校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习或实验,学生对制造业技术的整体情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大学的指导教师也进一步丰富了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工程临床计划 20世纪90年代,工学院大学工程学部机械制造工程学科开始探索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的、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力的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并创设了工程临床计划(Engineering Clinic Program,ECP)。该计划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使学生通过在企业生产一线的临床实践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在此过程中培养兼具实践能力、创造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工学院大学将学生在医院的真实环境下面对患者从事医疗活动的方式应用于工程师的培养中,使学生能够在有企业技术人员监督指导的生产环境中,从事针对企业实际问题的专业实践。[6] 工程院大学的工程临床计划主要以企业的前沿技术开发等实际问题为主题,由企业派遣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大学教师联合指导,从题目的确立、理解到实施方案的策划以及过程中所有问题的解决都由学生独立完成。一般情况下,学校在大三学年的上半学期向学生发布从企业实际问题中提炼的课题,学生用2~3个月的时间到企业观摩实习、了解生产实际情况和问题发生的实际环境,通过实地考察来把握课题的细节,并利用大三学年下半学期和大四学年完成课题的实施方案策划和实施。每个主题由5名左右学生组成的团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每个团队选派一名学生作为团队负责人,负责和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技术指导教师进行联系。企业指导教师每2~3周来学校1次,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而大学教师主要负责学习指导。企业和大学的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答疑和指导,不会代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或者提供解决方案。同时,由学生、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形成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评价方式包括月报告、学期报告和期末汇报,评价重点是学生对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以及创造力和管理能力等的养成。参加ECP的学生需要整合、重新建构、综合运用大学所学知识,并通过获得交叉学科知识、进行深层次学习,才能顺利完成课题并真正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在团队合作完成企业实际课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特别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为了培养能活跃在世界舞台的人才,工学院大学在原有的ECP基础上设立了国际化工程师培养计划,目标是培养既具备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工程基础知识和机械、电气、信息等专业知识,又具备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国际视野、创造力和管理能力的国际化人才。该项目创立于1997年,至今仍在实施,参与ECP的毕业生就业率为95%左右,就业领域广泛,涵盖制造业和服務业,并且企业评价极高。同时,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获得满意度也很高。 (三)寓教于研 二战后日本关于制造企业的生产、开发、采购等环节的研究非常匮乏,这也是导致日本制造业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日本东京大学成立了制造经营研究中心,该中心也是日本集成制造系统的研究基地,主要从事集成制造系统的理论性和实证性研究。 该研究中心基于产学合作和国际合作的两个基本原则,致力于成为一个面向社会和世界的开放的研究中心,以实现日本制造业知识的体系化,促进知识和技术在企业之间的转移,拓展日本制造产业的海外发展空间。目前已经与丰田、松下、索尼、佳能等近20家企业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商学院等知名大学合作,进行了包括企业品牌实力、销售能力、收益能力、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并不断拓展与经济产业省等政府部门的合作。制造经营研究中心还致力于培养有胜任力的制造业人才。为实现育人目标,该中心依托自身的研究成果和产学合作基础,在东京大学经济学院开设了本—硕贯通的五年制高级管理项目。同时,面向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开设了新生商学院课程。此外,还开办了制造业论坛,由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定期开展与制造业经营和管理相关的讲座。[7] (四)套餐型实践教育模式 冈山理科大学工学部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设置了贯穿大学本科四年的实践教育项目套餐,套餐中包括实践引导、项目设计、工程项目研讨课等环节。新生入学后,学校提供实践引导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与制造业相关的讲座、参观等,使学生对制造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对技术工作者所需的知识和技术有初步的了解。在随后的“项目设计”环节中,学生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实践,了解制造业必要的加工技术、材料特性等。这一环节使技术工作者的形象进一步具体化,增强了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使学生对制造行业有理性的理解,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此外,工学部还设置了工程项目研讨课环节,通过完成工程项目,锻炼学生的策划方案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例如,通过制造简易机器人,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材料、力学、计算机、制图等交叉学科知识。套餐式的实践教育模式,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逐渐强化。使学生由感性认知,逐步升华到理性认知,最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职业胜任力。[8] 三、日本产学合作培养制造业人才的启示 (一)产学合作教育需要政府的引导 创新的源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创造知识的大学与前沿产业的有机结合,与产业界的合作已成为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之一。但对于一些大学,完全靠自己的力量构建产学合作机制是比较困难的。同时企业的运行机制与经营理念,都与大学有很大差异,其与大学合作的兴趣和积极性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进。一方面,政府要通过税收减免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并不断提高大学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学充分意识到与企业合作育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产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和引导产学合作教育行为,使二者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国家战略,通力合作、协同发展。[9] (二)市场需求是产学合作育人的生命线 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高校与产业、行业在育人中的协同和互动关系,才能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加强大学和地区以及产业界的合作,也是大学利用自身资源积极为社会作贡献的重要方式。大学要和地区、产业界不断进行信息、知识交换,才能准确定位社会对学生所需具备能力的要求,才能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10] “21世纪以来,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明显,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11]。新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既扩大了市场,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同时新的市场需求也对制造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制造业人才不仅需要兼具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参与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大学对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也需要更多地考虑社会、产业界等对人才的期待和要求,并与企业共同构筑与现实社会有效衔接的教育体系。同时,大学和企业共同开发教育项目,建设一批能够培养制造领域世界水平的人才的教育基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大学要具有多元的育人视角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制造业市场在调整,产业结构也在升级,今后对于拥有高度专业知识、先进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制造业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培养具备制造业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并能够支撑制造业多样化发展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与此同时,教育活动中“教”和“育”的视角要随之调整,更该多从社会的视角思考教育改革问题。“教”的形式也不能仅是教师的传授,还应该让学生亲身体验、操作。“育”的视角也不能仅停留在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还要注重主动性、思考能力、忍耐力等特质以及“实战能力”的培养。同时对教育平台的定位也要在建设好校内平台的基础上,逐步拓展校外甚至国外的教育平台,要通过产学合作搭建起能够让学生充分学习专业知识的教育环境,使大学教师和学生有一个纵览整个生产过程的机会,洞悉制造业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的机会,同时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所学知识的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四、日本产学合作 培养制造业人才的借鉴意义 (一)开放的合作理念 培育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优秀人才是产学合作育人的重要课题,为完成好这一课题,需要大学和产业界有开放的合作理念,互通有无,共谋发展。首先,以大学为核心的教育研究机构需要全面了解产业界的需求,并根据企业需求适当调整教育模式,同时积极接受来自于企业和社会的信息、知识、人力的输入,并积极推动优秀科研成果向企业输出。其次,产业界要担当起教育下一代的职责,主动提出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建议和要求,并通过接纳实习生、向学校派遣讲师等,积极协助学校充实教育[12]。最后,大学与产业界关于人才培育的对话也非常重要,双方要充分分享人才培育经验,共享教学科研资源,共同拓展育人平台。 针对制造业人才培养,产学合作育人应该定位于培养兼具制造业前沿知识和应用技术,了解制造业生产流程和管理规范,并善于利用交叉学科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学和企业首先要能够在培养制造业优秀人才的培养理念上达成共识[13]。其次,双方要各展所长,企业要充分发挥搜集信息、提供实践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大学要充分发掘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和科研强项。同时,合作要在开放的基础上形成行之有效的机制。校企双方要共同开发、制定可行的教育方案,构筑有效的项目实施机制和评价机制。政府各部门要给予产学合作育人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营造开放的合作氛围和友好的合作环境。[14] (二)丰富的合作形式 大学和企业有不同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模式,因此合作形式应该不拘一格,推进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实现互利共赢。大学可以通过向企业输送人才、科研成果,帮助企业培训员工、解决技术难题等形式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生产效益。同时,大学要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能够便捷地接收到有效的社会信息,在切实了解市场需求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借鉴日本经验,大学可以邀请企业员工到学校,解说在企业中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等,让学生对将来的职场有一定预期。通过导入高品质的职业教育讲座,帮助学生产生接受专门教育的动机,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15]。企业可以通过派遣专家到大学授课、提供实践环境、向大学传递准确的人才需求信息等帮助大学完善教育内容,改善教育方法。双方可以共同开发实习、实验、讲座、授课等有机结合的教育项目,使学生能够立足于本专业领域理解社会问题,并能在现实社会中自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产学双方在多样化合作的基础上,在提升教育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强化教育管理的同时,共同提高制造业技术教育的整体水平。[16] (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为了回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在产学合作的背景下,要培养具备宽广的基础知识和创造力、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国际意识、能活跃于世界舞台、能担负并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人才,就要不断创新培养模式。 就培养过程而言,要注重知识、能力和时间三个维度。在知识学习的维度,要不断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同时要注重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在能力建构维度,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分解和重构知识的能力;在时间维度,要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持续性和贯通性。 就管理机制而言,首先要建立校企联合的管理体系,对学生的培养过程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管理。通过明晰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等,实现知识与技术、理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融合,同时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17] 就教學环节设置而言,在教学内容方面,既要包括对传统知识的系统学习,也要包括对创新创业等知识的学习。在教学目标方面,既要培养学生作为制造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也要培养学生胜任工作的能力。在课程形式方面,既要强化传统的理论教学,也要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在评价方面,既要有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也要充分体现对实践相关要素的评价;既要有来自校内的评价,也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要求和反馈。在教学方式方面,要通过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进一步丰富讲授形式,强化学习效果。 就培养方式而言,以项目为依托,不断丰富培养方式。通过工程临床实践项目,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通过向校内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学习,掌握制造业所需的职业技能。通过到生产一线观摩、实践,了解制造业的具体研发、生产过程,以及企业对项目的管理流程。通过独立完成项目,培养学生的方案策划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分析能力、逻辑表达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并在从事项目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创造力。同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分担、组内讨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18] 寓教于研,将一流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科研对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反哺。为学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工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接触并掌握学科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同时,将科研课题中的问题作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实践活动,包括毕业论文选题等的素材或者主题。借鉴日本的经验,政府要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为教师和企业的科研人员开展合作交流营造自由竞争的学术氛围,并鼓励大学将科研成果向企业转移,鼓励企业与大学共同完成科学研究,以科研互动推进人才培养互动。 (四)“井”字型产学合作模式 从社会价值的视角看,产学合作应该成为培养担负制造技术创新的人才的契机,并推动制造业整体教育水平提高。要通过打造精品项目、品牌项目,通过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实施高品质、系统性制造业教育。校企双方要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形成“井”字型的合作模式。从纵向看,校企合作项目在政府补助期结束后,大学一方面要保持和发展项目实施期间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已经充实的教学内容等成果;另一方面要延续和合作企业的良好关系,持续开展产学合作,并继续拓展合作内容、丰富合作形式,使合作不断深入。从横向看,大学要将项目的成果和经验与其他大学共享,通过成果的网络下载、经验分享会、研讨会等形式向其他大学推广和普及;同时,将合作成果向社会转化,并积极拓展与其他企业的合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EB/OL].(2015-05-28)[2017-12-0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 9784.htm. [2][11]《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6-10,82. [3]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艰巨而紧迫[EB/OL].)(2015-05-19)[2017-12-08].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5/19/c_127818529.htm. [4]法令解説資料総覧.ものづくり基盤技術振興基本法[EB/OL].(1999-03-19)[2017-12-08].https://houseikyoku.sangiin.go.jp/bill/pdf/h11-002ks.pdf. [5]金沢工業大学.KITの特色ある教育[EB/OL].(2007-05-07)[2017-12-08].http://www.kanazawa-it.ac.jp/kyoiku/index.html. [6]雑賀高,古屋興二,山本重彦,等.産学連携型の新しい工学教育プログラムEngineering Clinic Programの実践[C].工学·工業教育研究講演会講演論文集,东京:日本工学教育协会,2004:695-696. [7]文部科学省.ものづくり経営研究センター[EB/OL].(2015-05-26)[2017-12-08].http://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detail/__ icsFiles/afieldfile/2015/05/26/1231224_007.pdf. [8]岡山理科大学.工学部カリキュラムポリシー[EB/OL].(2007-06-19)[2017-12-08].http://www.ous.ac.jp/page.php?sec=ctg_1&jpml=cp_policy. [9][10]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2016(1):4-16. [12]崔玉祥,靳晨,朱超云.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工程人才的机制新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100-102. [13]谭天伟,于颖.校企高端合作培养创新型工科博士[J].中国大学教学,2016(7):12-15. [14]刘菊香,胡瑞文.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现状及未来十年需求预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3-21,93. [15]华小洋,王文奎,蒋胜永. 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91-94,121. [16]范青武,郑全英,郑鲲,等.“六面一体”立体化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27-30. [17]柳长安,白逸仙,杨凯. 构建“需求导向、校企合作”行业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6(1):36-41. [18]顾征,李文.以工程实践教育为特征的产学合作经典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29-38. 編辑 吕伊雯? ?校对 徐玲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