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自由之路的重新书写 |
范文 | 【摘 要】 《地下铁道》是黑人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的第六部小说,作者直面美国蓄奴制的悲惨历史,探讨了自由与人权的永恒主题。文章通过分析小说的纪实价值、思想价值与文化价值,探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出版意义。 【关 键 词】纪实价值;思想价值;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乔春梅,商丘学院。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地下铁道》(The Underground Railroad)是科尔森·怀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1969—)构思了16年的长篇小说,一经出版便在美国刮起一阵“地下铁道旋风”,横扫美国各大选书榜单,先后荣获2016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和2017年度普利策新闻奖,成为21世纪唯一一部同时获得这两项殊荣的小说作品。科尔森·怀特黑德本人也因这部小说巨大的影响力而被媒体誉为“美国在世作家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 小说讲述了美国内战(1861—1865)爆发前,黑奴少女科拉(Cora)利用“地下铁道”网络,逃离南方蓄奴州,北上寻找自由的故事。作者以科拉的逃亡为线索,将黑奴解放运动、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全景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约翰·厄普代克所说“怀特黑德的作品实现了写作应尽的义务”,《地下铁道》也让读者重新审视了美国追求自由的艰难历史。 地下铁道是19世纪美国废奴主义者把黑奴送到自由州以至海外的秘密网络,之所以被称为“地下”是因为它的隐秘性,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地下”交通。科尔森·怀特黑德在小说中搭建了一条真实的“地下铁道”,将科拉追求自由的勇敢之旅沉重地篆刻在黑奴解放的历史中,从而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建立了一个有关“自由”与“平等”的对话平台。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主流价值导向使《地下铁道》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正如《纽约时报》所说:“它在帮助我们理解美国过去乃至美国当下时都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是一部勇敢和必要的书。” 一、“再现历史”的纪实价值 《波士顿邮报》称“怀特黑德以巧妙的笔法写出了一个人间炼狱”。正如评论所说,作者无情地揭露了19世纪美国南方奴隶制度的残暴面目,以隐忍客观的笔触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悲惨真实的“地狱”图景。 1.典型环境纪实 一是对黑奴贩卖过程的纪实。作者描绘了一个真实的奴隶贸易场景:黑奴们拖着沉重的镣铐,被押往贩奴的轮船,由此开始了悲惨的命运。幽闭昏暗的货舱中充满了有毒的空气,互不相识的奴隶们被拴在一起,尖叫、病痛、绝望充斥着整艘轮船。到达拍卖的港口后,黑奴们被明码标价,最后骨肉分离、妻离子散。19世纪美国南方奴隶制度已经发展成一个完整、有机的结构,黑奴的贩运与买卖是这个罪恶结构的前提,怀特黑德深刻地揭露了贩卖过程中奴隶的生存处境以及奴隶贩子的罪恶行径。 二是对种植园内黑奴生活的纪实。作者以历史叙述的笔法,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美国南方种植园内常见的一幕:黑奴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挨打,有人因为监工的惩罚成为跛子;有人因为过度的劳作累断了脊梁骨;有人错乱了神志;有的男人被吊在树上,任由秃鹰和乌鸦啄食;有的女人被九尾鞭打到露出骨头……一幕幕惨象,一声声哀嚎在作者的笔下呼之欲出,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19世纪美国南方种植园内发生的种种罪行。正如《爱尔兰时报》所说:“这部作品之所以伟大,主要体现在还原历史情境、诉说人类情感以及作家表达真理的决心上。”科尔森·怀特黑德真实地还原了19世纪黑奴生存的“人间地狱”,表达了其正视历史的决心。 2.典型人物纪实 小说从历史叙事的角度出发,塑造了历史情境下真实存在的典型人物。 (1)追求自由的“逃亡者”科拉 主人公科拉生活在黑暗的种植园内,目睹了无数肮脏的罪恶。她看到同胞的双脚、双手被砍去;看到比她年幼的男孩和女孩遭受毒打;看到“活的身体,死的尸首,统统在火葬的柴堆上受着烧灼”。科拉是19世纪美国南方种植园内一名平凡的女性黑奴,她被迫承受繁重的劳作,被迫接受可怖的鞭刑,她被驱赶、被轮奸……但她又不平凡,当自己“三码见方”的领地被侵占时,她勇敢地拿起斧头捍卫自己的领地;当切斯特遭受奴隶主的鞭打时,她勇敢地挺身而出护住男孩。在作者笔下,科拉是美国奴隶制历史中那些敢于反抗、追求自由的奴隶们的典型,正是因为他们不断地反抗与“逃亡”,才最终推动了“自由美国”的进程。 (2)麻木的黑奴群体 这类典型人物包括除科拉以外的绝大部分黑人奴隶,他们是自身悲惨命运的“同谋者”。在小说中,这些黑奴的人格被“炼狱”似的環境扭曲,他们在面对自身所受的屈辱时选择默默地承受,在同胞遭遇苦难时麻木地旁观。科拉的外婆阿贾里仍对奴隶制抱有希望,她渴望遇到一个慷慨而仁慈的主子;小男孩霍默忠心耿耿地为主人服务,自愿替主人赶车、记账;科拉被两个工人拖到熏肉房强奸时,无论谁看见或听见,都没有干涉……正如作者所说,“白人会吃掉你,但有些时候,有色人种的同胞同样会把你生吞活剥”,根深蒂固的奴性是这些黑人奴隶永远不会逃脱种植园桎梏的根源。 (3)迷失自我的“猎奴者”里奇韦 里奇韦出生于一个铁匠之家,他渴望像父亲那样拥有一份倾注精力的工作,加入巡逻队后,他不停地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在父亲的启发下,他将“猎奴”工作视为自己的使命。作为一名赏金猎人,在没有奴隶主支付赏金后他的工作本应结束,但是在“炼狱”似的生存环境中,里奇韦的人格早已被扭曲,他为了自己曲解的“神明”,抛弃父亲遗留给他的纯朴,迷失了自己,从而与嗜血的奴隶主站到一起,为罪恶的世界“保驾护航”,为自己的命运掘墓。 (4)高尚的“奉献者”马丁 马丁加入废奴运动完全是因为他的父亲。“终其一生,唐纳德(马丁的父亲)都在为奴隶提供救助,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出手的可能,也不管什么方式,只要方便”,因此,马丁不自觉地成了一名坚定的废奴主义者。在白人至上的北卡罗来纳州,藏匿黑奴要受到绞刑。在科尔森·怀特黑德的笔下,马丁并不是一个披荆斩棘的英雄,他再普通不过,甚至有些懦弱。但正是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人,为了协助科拉出逃,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小说中还有几位和马丁类似的“奉献者”,他们普普通通,却是废奴运动中的关键角色。 作者通过对19世纪黑奴生活环境的渲染,深刻地剖析了受环境影响的典型人物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模式,加深了读者对历史现实与人物的理解。 二、“追寻自由”的思想价值 正如《纽约时报》所说:“科尔森·怀特黑德让读者忆起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不论艰险,不论历史倒退的车轮,追求正义、追求自由的决心。”《地下铁道》探讨了对“自由”的追寻,同时也对女性主义、种族歧视问题给予了恰当的观照。 1.“追寻自由”的主旨 一是以科拉为主的人物对自由的追求。主人公科拉从佐治亚出发,经过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印第安纳,最终到达了象征自由的北方。这场孤独的逃亡之旅充满了人性的邪恶、法律的不公、社会的暴力以及可能被抓捕的危險,但科拉从未放弃,她把一里又一里的路甩在了身后,把充满罪恶的奴隶制度、悲惨的生活环境甩在了身后,“她穿越了美国的心脏”,最终到达了象征自由与平等的终点。在迎来自由的那一刻,她平静地说出了自己的命运宣言:“我是佐治亚的,我跑出来了。”科拉勇敢追求自由的决心和精神正是黑奴解放运动不竭的力量之源,作者通过叙述科拉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美国追求“自由”“平等”的艰难历史,宣扬了“追寻自由”的思想。 二是对自由本质的探讨。主人公科拉逃亡至南卡罗来纳后,以为终于获得了自由。那里的人们亲切友好,帮助黑奴识字学习,为他们安排舒适的住所,原本计划一路向北的科拉被短暂的自由迷惑,“想到又要忍饥挨饿,逃亡就变得兴味索然,他们不忍心丢下用血汗钱买来的东西”,所以决定留下来。但白人在给他们自由的同时,又以非人道的手段干涉他们的生存权利。被安排在博览馆展示黑奴身份的科拉最终醒悟:自由不是除掉身体的镣铐,自由的本质是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她忍受着饥饿和危险,重新踏上了逃亡之旅。怀特黑德对自由本质的认识最终指向罪恶的奴隶制度,在他看来,19世纪的奴隶制度,不但剥夺了黑奴的人身自由,也剥夺了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只有推翻奴隶制度,人们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 因此,在依然存在种族歧视、漠视人权现象的当代世界,《地下铁道》对奴隶制度的批判,对“自由”“平等”的宣扬,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2.对女性主义与种族歧视的观照 一是对女性主义的观照。主人公科拉遭受的鞭打、欺凌与不公不仅仅是她作为奴隶受到的酷刑,更是她作为一名女性受到的来自男权世界的虐待。作者在小说中写道:“白色的男人和棕色的男人狂暴地利用这些女人的身体……不断地殴打,打得她们脑子里没了理智。”在这个暗无天日的“人间炼狱”中,男女的不平等使得女性奴隶的生存状况更加悲惨。因此,勇敢的科拉在男权的世界中孤独地抗争着,在最终获得自由的时刻,她也向这个不公的世界宣告了自己作为女性所拥有的平等地追求自由的权利。作者通过描述科拉对男权的抗争,批判了男权社会对女性造成的不公,也是对当代女性主义的观照。 二是对种族歧视的观照。科尔森·怀特黑德曾在访谈中说到:“美国是一个种族主义非常严重的国家,我成长的20世纪80年代有种族主义,今天仍然有种族主义。”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白人是文明的、公平的、正直的,黑人是丑陋的、野蛮的、邪恶的。因此,在美国历史进程中,黑人的社会地位一直得不到改善。作为一名黑人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反抗社会的不平等。小说中勇敢追求自由的主人公科拉,以及在历史进程中牺牲的废奴主义者,都是反对种族歧视、追求平等权利和社会地位的“革命先辈”。在仍然存在种族主义的现代社会,作者通过对科拉等人的事迹的描述与渲染,鼓舞了人们反对歧视,追求自由、平等的决心。正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所说:“《地下铁道》改变了我们的思想和心灵,激励着我们前行。” 三、“多元并举”的文化价值 《地下铁道》是科尔森·怀特黑德“拨正错误历史的一次个人尝试”,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出版意义。 1.重要的文学价值 《观察家报》评论道:“《地下铁道》不仅为最黑暗的历史时期点亮了一盏明亮的灯,同时也在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上开辟了新的方向。”的确,科尔森·怀特黑德找到了黑人文学书写的新方式。 “黑奴”在美国的文学中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主题,前人的作品如《汤姆叔叔的小屋》《为奴十二年》等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并被不断改编成话剧、音乐、影视等作品。但直到1982年美国非裔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问世,黑人文学才突破了“反奴隶制”的瓶颈,将关注的重点转向了“种族歧视”“种族主义”等问题。尽管如此,其后的文学作品仍然没有摆脱奴隶主与奴隶的“二元对立”。 科尔森·怀特黑德并没有简单地把黑人与白人、奴隶主与奴隶二元对立起来,而是通过大量的史实,真实地还原了19世纪奴隶制度下的人们的生存环境,将奴隶问题的根源指向了奴隶制度,以冷静客观的视角审视着奴隶制度下的各色人物,剖析他们心理、行为发生的根源,从而将历史、人物的裁判权交给读者,使读者在感受历史的同时,参与历史,最终了解历史的本质。因此,《地下铁道》为黑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给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做出了新的解读。 2.突出的艺术价值 首先,小说采用了新历史主义的叙事手法。新历史主义启发人们正确处理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提出“文本是历史的,历史是文本的”写作要求。科尔森·怀特黑德在小说中还原了19世纪美国南方蓄奴州的生活环境,使小说文本具有历史真实感,同时还塑造了主人公科拉这样勇于追求自由的典型人物,将人物的经历、情感置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下,唤起读者的历史认同感。 其次,小说采用现实主义与魔幻主义结合的创作手法。作者用魔幻主义的笔法将本不存在的“地下铁道”真实地搭建在小说情节中,使科拉的“逃亡之旅”跃然纸上,并深刻地印在读者的脑海中,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同时,作者又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黑奴的贩卖过程与生存状况,完成了对黑暗历史现实的批判。 正如有评论者所说:“小说让读者从惨烈的行文中明白了美国蓄奴制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创伤。”《地下铁道》正视历史的叙事方式与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使读者找回重新审视历史的勇气。 3.丰富的史料价值 科尔森·怀特黑德曾谈及自己的创作历程,他说:“作家的工作就是尽量将你描述的世界写得真实可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在写作时翻阅了大量“20世纪30年代‘联邦政府写作计划”的资料,并直言这些资料“为我提供了一个很深入的入门指引,为我描写庄园生活奠定了基础”。 20世纪30年代的“联邦写作计划”是大萧条时期美国政府启动的一个项目。为了救济失业作家,联邦政府让他们采访一批曾是奴隶的人,这些人在美国内战时期还是孩子或青少年,作家们把他们的经历记录下来,整理成研究美国奴隶制的重要史料。小说中对南方种植园的描绘,对黑奴贩卖过程的描述均以此为蓝本。另外,作者在文末的致谢中提到了哈丽雅特·雅各布斯。雅各布斯著有自传小说《奴隶少女的生活》,该书讲述了一名黑人女奴勇敢地逃出主人的庄园,跑到纽约当了一名护士,并最终见证废奴运动胜利的故事。《地下铁道》的主人公科拉身上便有着这名黑人女奴的影子。因此,综合而言,《地下铁道》因为较好地反映了美国奴隶制度,因而在研究奴隶制问题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地下铁道》对美国奴隶制度的描述使读者对那段悲惨历史有了重新认识,“追求自由”的主旨鼓舞了那些仍在为自身权利做斗争的人们。科尔森·怀特黑德提出的关于女性主义与种族主义的问题,依旧是这个时代的重要议题。因此,小说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科尔森·怀特黑德. 地下铁道[M]. 康慨,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国出版传媒网. 怀特黑德:若不是已为人父,《地下铁道》可能写不出来[EB/OL]. http://www. cbbr. com. cn/article/110537. html,2017-03-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