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情感救赎的意义分析 |
范文 | 【摘要】《追风筝的人》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在童年时由于胆小懦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愧疚伴随其成长,到中年时才又踏上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本文将结合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过程,分析其人性的成长与情感救赎的意义。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人性的成长;情感救赎 【作者单位】常亮,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课题编号GJD1214080。 《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首部小说。胡塞尼于1965年出生在阿富汗斯坦首都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作者曾立志要拂去蒙在阿富汗斯坦普通民众面孔上的尘灰,将灵魂背后的悸动展示给世人。《追风筝的人》创作灵感来源于作者幼年时与兄长在一起生活的经历。全书以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的情感救赎之路。阿米尔经历了对友情的背叛,对背叛的懊悔,最终勇敢面对,走上了自我救赎之路。全篇情感表达含蓄,亲情、友情、爱情在作者笔下缓缓流淌,故事叙述环环相扣,代入感强烈,读者能从故事中感受到人性的善良与邪恶,以及主人公最终选择情感救赎的心理过程。 一、阿米尔的人性成长之路 1.现实中的成长 《追风筝的人》记录的不仅仅是寻常的政治事件,更是一个展示童年的抉择如何对成年后的生活造成影响,触及了人们灵魂深处的故事。在作者的描绘中,主人公童年时在阿富汗的生活是温馨快乐的,但其中也存在着因种族、阶级不同产生的摩擦,让人读之难以忘记。阿米尔现实中的成长可分为三个阶段:与哈桑在一起经历的童年时光;移居美国后的心路历程;再次回到阿富汗完成救赎的复杂情绪。故事发生在阿富汗的喀布尔,主人公阿米尔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地毯商家的少爷,虽家境殷实,阿米尔却始终认为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父爱。仆人的儿子哈桑是阿米尔的玩伴,也是阿米尔忠心的守护者和崇拜者,然而在一次风筝比赛中为了保护阿米尔赢得的风筝,哈桑被强暴。由于怯懦,阿米尔在旁看到了这一切却没能勇敢地站出来阻止,而选择了默默离开,这不仅使哈桑受到了伤害,也给阿米尔带来了终生的愧疚。要实现成长,阿米尔必须要正视愧疚。阿米尔随父亲移居美国后,学习、事业与爱情的收获使他实现了现实中的成长,然而在阿米尔内心深处,他还是“做不回一个好人”。对阿米尔成长经历的叙述,作者更倾向于用细节刻画,在哈桑与阿米尔的关系描写中有这样一段:大多数孩子学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而哈桑会说的第一个词却是“阿米尔”。这个细节表现的是哈桑将阿米尔视作最亲近的人。这一细节也反衬了阿米尔的背叛对其内心造成的压力之大。 2.人性的成长 故事发展到阿米尔在美国开始生活后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但是一个电话的到来,又激起了阿米尔并未尘封的记忆。阿米尔知道了哈桑的近况,为了实现人性的成长以及情感的自我救赎,阿米尔重返故乡,经历了重重障碍从残暴的塔利班分子手中解救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在巴基斯坦时,阿米尔让索拉博跟他一起回美国开始新生活。索拉博开始并不敢答应,并担忧地说出了:“要是你厌倦我了怎么办?要是你妻子不喜欢我怎么办?”阿米尔是索拉博唯一的亲人,这样的一个孩子有这样的苦恼我们很容易理解,不过这更像是索拉博在为父亲哈桑说出心里的话——在这段友谊中他们的地位是不对等的。通读全篇小说,我们可以从作者的叙述中清晰地概括出阿米尔现实中的成长。而这其中隐藏的主人公人性的成长与变化,内心的内疚、懊悔,以及最后勇敢地实现救赎的内在成长历程,需要我们对作者、作品进行理解,对小说进行整体把握才能体会。阿米尔与哈桑本是最好的玩伴,可是父亲对阿米尔的无视,阿米尔对哈桑所属阶级产生的隔阂,使阿米尔内心的弱点在风筝比赛事件上暴露无遗。错误的选择让阿米尔走上了一条懊悔愧疚之路,至此,阿米尔的成长之路开始被自责和懊悔伴随。在整个故事中,命运的车轮不停向前滚动,阿米尔的父亲为他曾犯下的过错赎罪,阿米尔要为童年时的错误赎罪,成功地救出索拉博证明了错误是可以更改,可以被原谅的。有些错误可能会影响自己或者他人的一生,但人的一生中不可能避免犯错,所以我们需要被宽恕、被原谅,需要通过救赎获得力量。就像阿米尔父亲的朋友拉辛汗所说“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我想这也正是作者想要通过本书,向读者传达的话。 二、背叛后的觉醒 阿米尔: Im going to find a boy. His father meant a lot to me. 拉辛汗: Now there is a way to be good again. 阿米尔: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这是阿米尔和拉辛汗的一段对话,而第一次听到“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最开始是哈桑说的,那是哈桑为了去追那只能为阿米尔证明胜利的风筝时说的。 经过了那场风筝比赛,12岁的阿米尔被自责和痛苦包围,无法直面情同手足的哈桑。与父亲一起逃往美国后,成年后的阿米尔仍一直被愧疚深深困扰。“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这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在激动时脱口而出的话语,也是哈桑对友情的承诺,正是这句承诺才让阿米尔的大半生都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哈桑追到风筝之后发生的事我不愿再去回想,在那条狭窄阴暗的小巷,恶毒的阿塞夫挥舞着不锈钢的拳套,三个人强暴了哈桑,而被哈桑护在怀中的风筝依然完好无损。阿米尔的灵魂就在那个傍晚丢失在了那条狭窄的小巷,他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伙伴哈桑遭到侵犯而袖手旁观。 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在主人公阿米尔回忆童年往事的过程中,一步步展现了阿米尔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懊悔与愧疚。哈桑无助的眼神、阿米尔懦弱的逃走与他没有底气的指控,都为后来阿米尔的觉醒做了铺垫。 大学毕业后的阿米尔留在了美国生活,但阿富汗发生的一切还在他的梦里时不时出现。随着时间的流逝,哈桑不仅没有从他的记忆中消失,反而越来越清晰。而来自阿富汗的一个电话将他引向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接完电话的那晚,阿米尔梦见了哈桑在雪地中奔跑,高举手臂大声呼喊: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还是儿时的哈桑,还是那个愿意为了他付出千千万万遍的哈桑。可这样的哈桑,在保护阿米尔在阿富汗的家时与妻子被人残忍地杀害了。阿米尔以为自己已经逃离了痛苦,可是,当得知这样的消息之后,良心的谴责驱使他走上了自我救赎的觉醒之路。人性的善良不断呼唤着阿米尔,最终阿米尔战胜了自己,不再恐惧懦弱,选择去勇敢面对那些过往,终于重新回到了阿富汗,救出哈桑的儿子并带在身边。阿米尔在责任感与勇气的指引下,实现了自我的觉醒。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成长经历,《追风筝的人》之所以会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与认可不仅仅是因为小说叙事语言的流畅,而是作者对细节的刻画、对主人公内心的描写能给读者带来极强的代入感。 三、阿米尔的自我救赎 阿米尔的父亲去世之后,我们以为故事也就结束了,但是拉辛汗的一个电话把阿米尔的思绪又带回了阿富汗。本以为已经忘记的罪恶又再一次浮现在阿米尔的脑海。从拉辛汗那里,阿米尔得知了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然而此时哈桑已经死去,留下了一个落入塔利班组织之手的孩子——索拉博。 “我看着那张照片,你的爸爸是被分成两半的男人。”拉辛汗曾说。“我得到的是有名分的那一半,社会承认的合法的那一半,不知不觉间充当了父亲疚恨的化身。我看着哈桑,阳光打在他缺了两颗门牙的笑脸上。爸爸的另一半,没有名分、没有特权的一半,继承了爸爸身上纯洁高贵品质的一半。也许,在爸爸内心某处秘密的地方,这是他当成自己的真正儿子的一半。”这也向阿米尔解释了为什么父亲喜欢哈桑多过自己。 阿米尔为了赎罪,决定返回阿富汗营救索拉博。生命的价值在阿米尔的赎罪之路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阿米尔在与强权、暴力的象征,塔利班的较量中似乎找回了父亲与哈桑身上存在的那种勇气,在面对索拉博时对生命有了一番心得感悟。一个人之所以获得勇气,获得面对困难死亡无所畏惧的心,只因他心中有想保护的人。阿米尔与阿塞夫搏斗时被打得体无完肤,此时浮现在阿米尔脸上的不是痛苦的表情,而是笑容。从痛苦中阿米尔感受到了心灵的安慰,这也是阿米尔一直所期待的事情,虽然身体上的伤痛那么强烈,但是阿米尔的心灵已经痊愈。他站在朋友的角度终于理解了哈桑的行为和心理,获得了勇气与力量,虽然今后的道路依然困难重重,但阿米尔却不再有所畏惧,他可以带索拉博回到美国,给他美好的生活。 小说结尾描写的部分与开头的场景是相互呼应的,一样是广袤的天空,空气寒冷而清澈,剩下的唯一的风筝是属于阿米尔的,身后的孩子们在奔跑追逐那只远远高于树顶的飘摇的断线的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变成了阿米尔对索拉博的承诺,这样的场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物之间再次上演,这之间所经历的波折与辛酸,只有主人公自己才能够真正体会。 此外,作者胡塞尼仔细认真地刻画了阿富汗的社会生活状况,人们的生活中夹杂着悲痛、疾病、贫困,没有幸福的家庭,只有支离破碎的家园和终日不散的恐惧。“阿富汗虽然有很多儿童,但他们却没有童年。”在阿米尔童年的时候,阿富汗是安详的,是充满阳光和笑声的。可是战争结束之后,阿米尔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有人告诉他,他年少时的那个阿富汗已经死去很久。这个国度再也没有仁慈,到处可见杀戮。在喀布尔,恐惧无孔不入……“统治我们祖国的野蛮人根本不顾及人类的尊严”“我们虽然已经越过国境,触目却皆是贫穷的迹象”“我回到自己的国家,却发现自己像个游客”“当我们最终驶进喀布尔,我敢肯定,绝对肯定,他一定开错路了”,满街都是乞丐,而且大部分都是妇女儿童,阿米尔亲眼看着这一切,记忆中美好的家园已经变成了废墟,儿时的一切美好都已荡然无存。只有种族歧视始终存在,当时的哈桑被人们嘲笑、欺辱、讥讽,到了现在,哈桑的孩子索拉博依旧在重复着哈桑的命运,而且似乎没有一个人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 这一切与相同时期美国的稳定、富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的小说并不全是虚构的成分,对社会状况的描写参考了阿富汗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人们的生活状况,让人感觉小说的描写富有真实性,更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更能打动人心。透过作者残忍而又美丽的文字,我们不禁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阿米尔的影子,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哈桑这样重要的好朋友。作者能让读者产生共鸣,正是因为生活中的众多角色都在胡塞尼的笔下真实地表现出来,而主人公追寻的“风筝”对每个人来说意义不尽相同,但共同的是,在人生的某一时刻我们愿意为其倾尽所有,包括生命。 主人公阿米尔的前半生都在逃避,逃避自己对哈桑的友谊,逃避自己犯下的过错,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而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自我救赎,从而得到了心理上的解脱。拉辛汗在阿米尔动身返回阿富汗之前说过,“一个没有良知的人是不会感到内疚的”。风筝事件发生时,阿米尔仅十二岁,在哈桑为他挨打受辱的时候没有勇敢站出来,也符合一个年仅十二岁孩子对外界表现出恐惧的天性。正因为阿米尔内心还存在良知,他才负疚至今。拉辛汗说,“There is a way to be good again, a way to end the cycle”。阿米尔救赎了自己,也赎了父亲的罪。 总之,《追风筝的人》以阿米尔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以阿富汗的政治经历为文化背景,通过社会变革的细节映射了阿米尔的成长。小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管是对人性救赎的追问,还是对儿童成长的深度描写,都入木三分,极具震撼效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