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坚守编辑天职,强化八大意识 |
范文 | 项一莎 图书编辑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在图书出版中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新时期的出版实践中,图书编辑应强化责任意识,坚守编辑天职。 热词:编辑素养 社会责任 意识 图书出版的本质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图书编辑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是出版繁荣发展的基石。图书编辑作为出版的核心,是连接图书出版单位、作者、读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担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选择者、传播者和把关人的责任,在记录历史、引领社会、教育人民、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图书编辑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在图书出版中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笔者认为,在新时期的出版实践中,图书编辑应强化责任意识,坚守编辑天职,最基本的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正确导向意识。图书编辑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就是在图书出版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审美导向等的正确追求上,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坚持正确出版导向,首先要把好图书选题策划这个关键环节,不仅要考虑如何占领市场和经济效益,更要注重选题的政治导向,确保选题政治上的正确性,尽到选择、把关的职责。目前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必然要反映到图书出版上来。图书编辑必须增强政治意识,把好选题关口,自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当好图书出版导向的“把关人”,为社会提供正能量。 二是传承文化意识。图书编辑坚守传承文化,就是要坚守文化责任,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发挥图书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图书编辑的文化责任和使命。要充分认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和价值,通过策划编辑出版图书,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同时,要顺应对外开放、世界一体化不断深化拓展的形势和趋势,积极吸收和借鉴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优秀外来文化,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传承文化,并不是简单地拿来照搬,也不是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继承,只有创新才能真正地继承。继承传统文化,要把图书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融入整个编辑工作中,推出高品位、高质量的出版产品,真正承担起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做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三是精品意识。精品力作具有穿越时空、直抵心灵的力量。多出好书奉献精品力作,是图书出版的永恒主题,也是图书编辑的神圣使命、责任所在。所谓精品图书,就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图书,是思想性、文化性、学术性、实用性都很强的图书,是高品位、高质量、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图书,是广大读者喜爱和青睐的图书。精品图书既要展示当代生活的丰富内涵,更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精品图书来源于编辑的发掘和加工,编辑的眼光和水平决定着图书的品质。图书编辑要把追求真善美作为精品出版的永恒主题,要沙里淘金,慧眼识英雄,深度挖掘选题。要以温水泡茶、水滴穿石的功夫,精耕细作,打磨精品,为传承民族文化、为大众贡献高质量的精神产品。打造精品贵在创新,图书编辑要有创新意识,把图书内容到形式上的创新作为出版精品、出版好书的始终追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要善于策划和挖掘具有新思想、新知识、新信息的选题,善于发现新人新作,出版更多原创作品。 四是互联网思维意识。在互联网时代,图书出版的外延逐步扩大,海量繁杂的信息需要图书编辑在其中发挥作用,成为图书内容的把关人、阅读的引领人。在传统出版和新兴媒体融合的状态下,图书编辑不仅定位有所改变,也需要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和数字出版知识,以适应传统出版和技术革命融合的需要。图书编辑要具有互联网思维,主动“+互联网”,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前置图书选题、设计与编辑的端口,让选题更市场化、内容更丰富化,提高筛选、优化、传播优秀内容的能力,实现编辑工作由纸上到网上的转变。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图书出版要在时间和注意力上赢得读者,图书编辑要在提供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上寻求突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读者在有限的时间提供优质内容的图书。从某种意义上,争取读者就是争取时间,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的竞争就是内容、读者注意力、时间的竞争。 五是差异化竞争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读者偏好发生了很大变化,个性化需求正在成为阅读需求的主流。图书编辑要注重自身特长和自身优势的领域,充分发挥自身及作者、市场优势,形成自己的编辑图书特色,找好自身定位。要掌握读者的阅读变化、消费潜在需求和消费前瞻趋势,尤其是青少年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特点和阅读需求,主动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个性化大众阅读的变化,为读者提供有效供给,创造市场需求,引领消费的潮流和趋势,编辑出版更多适合当代读者需求的优秀图书。 六是质量意识。出版创新能力是生命之源,图书质量是生命线。图书质量不单纯指编校质量、印装质量,还包括选题和内容的内在价值、社会效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出版物质量、品味、风格的要求更高了,提高质量、多出精品,丰富人们精神家园、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秀出版物需要已成为图书编辑的重中之重的任务。图书编辑要把图书质量放在第一位,在图书选题策划、组织编写、编辑加工、装帧设计、印刷装订、营销宣传等环节严格把关,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上下功夫,提高选题策划、内容判别筛选和精加工的能力,把内容做深做精做优,编辑出版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集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的优秀图书。 七是品牌意识。图书品牌是在市场竞争和长期积累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无形资产,读者认可和接受你的图书品牌,也就获得了读者的有效需求和规模效应,获得了高于一般同类图书的溢价收入,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书品牌打造的过程也是一个竞争的过程,这就需要图书编辑精准定位和不断创新,在对海量信息数据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细分读者和市场,充分利用对阅读内容市场的判断力、对作品内容的加工能力和对作者资源的掌控力,抓住差异化竞争优势,找准落脚点和发力点。图书品牌有一个培育和沉淀的过程,图书编辑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成熟的图书市场中依靠自己独特的出版理念、创造性的市场定位,找到市场机会,悉心打造,精心培育。 八是服务人民群众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既是图书出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图书出版业繁荣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图书编辑的责任。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多编辑出版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愿意看、买得起、用得上的图书,充分发挥优秀图书鼓舞人心、振奋精神、陶冶心灵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图书编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度追求“市场化”,存在忽视导向、趋利媚俗,甚至唯利是图等不良现象,编辑出版了一些“文化垃圾”,污染了文化环境,毒害了人们心灵,忘记了出版人的神圣使命。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守社会责任,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迎合低级趣味,不能因为市场的喧哗、利益的诱惑而失守底线,做到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真正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真正把为人民群众出版好书作为图书编辑的工作目标和终身追求。 (作者单位系河北人民出版社)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