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的改进及评价 |
范文 | 任鑫雨 廖钫![]() ![]() ![]() 摘要: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铁与水蒸气反应以棉花为载体,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成功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结合实验教学实际,对实验进行改进。选用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吸水性好的硅酸铝棉替代棉花作为水的载体,同时对氢气的检验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实验装置简易,操作性、反应速率、实验现象等方面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铁; 水蒸气; 硅酸铝棉; 水晶泥; 检验装置; 实验改进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12007102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 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的科学探究内容,由于此实验用棉花作为水的载体,氢气检验装置简单,从而导致实验安全性太低、实验现象不明显、失败率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 1?硅酸铝棉 硅酸铝棉又称为陶瓷棉,是以硬质黏土、氧化铝、氧化硅为原料采用电炉熔融喷吹法制备的一种无机短纤维,是一种具有耐高温、吸水性好、防火、热稳定性良好、抗腐蚀、导热率较低、可反复利用的材料。硅酸铝棉与传统石棉不同,传统石棉(岩棉)的粉尘有致病、致癌性,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但硅酸铝棉可以安全生产、使用。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硅酸铝棉的吸水性良好,可用作水的载体。除此之外,通过实验探究发现以棉花为载体,由于其着火点低且导热性差,加热时,棉花易焦化,在铁粉还未达到反应温度时,湿棉花中的水分早已挥发,从而降低了氢气的浓度,使实验现象不明显。相比于棉花,硅酸铝棉可以稳定地产生水蒸气,使水蒸气的利用率达到最大,产生的氢气纯度更高;利用硅酸铝棉耐高温(1333~1673K)、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可通過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的方式使反应速率更快。 2?实验改进 查阅相关的文献[1, 2],发现对此实验改进主要集中在对吸水材料的探究。文献中提到了几种吸水材料替代棉花,用于提供水蒸气。这些材料是: 玻璃棉、水晶泥(网上有售)、粉笔、湿沙子、红砖、硅胶以及自身分解提供水蒸气材料如Ca(OH)2、 Mg(OH)2、胆矾等。本文选用粉笔、玻璃棉、水晶泥、棉花几种较优的材料与新材料硅酸铝棉来探究实验,同时对氢气检测装置进行改进。基于实验结果,对所用材料进行评价。 2.1?实验装置改进 2.1.1?对检验装置进行改进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按照教材所给检测装置,由于产生的氢气混杂大量水蒸气,所以大大降低了氢气的质量和浓度,导致氢气检测不明显或者没有现象。为了现象更加明显,在试管口加上干燥装置,提高氢气的浓度。 2.1.2?加热装置改进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需要较高的温度,在酒精灯上加盖防风罩,可提高温度。 2.1.3?检测方法的建议 (1) 有大量气泡产生时,用燃着的火柴靠近,观察现象,听是否有爆鸣声。 (2) 用橡胶管蘸取肥皂液,当吹出气泡时,用火柴点气泡,有爆鸣声,瞬间有蓝色火焰生成。 (3) 用橡胶管蘸取肥皂液,当吹出气泡时,用手轻抖气泡,气泡上浮,再用火柴点气泡,有爆鸣声,证明有氢气生成。 (4) 如果产生的氢气足量,可在实验装置末尾处加一试管进行收集氢气,再对氢气进行检验。 实验装置参看图1。 2.2?吸水材料的改进 2.2.1?实验目的 (1) 证明铁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3]。 (2) 探究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最佳辅助吸水材料。 2.2.2?实验原理 (1) 通过对吸水材料的吸水性探究,以及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选用不同的吸水材料探究氢气产生的速率,得到最优的吸水材料。 (2) 3Fe+4H2O(g)△Fe3O4+4H2。 2.2.3?实验仪器和药品 实验仪器: 铁架台、干燥管、酒精灯、酒精灯罩、大试管、玻璃导管、胶塞、蒸发皿、火柴 药品: 还原铁粉、粉笔、玻璃棉、水晶泥、棉花、硅酸铝棉、水、肥皂液 2.2.4?实验步骤 (1) 吸水材料吸水性的探究 分别称取粉笔末、玻璃棉、水晶泥、棉花、硅酸铝棉各1g,向材料中滴加水(水晶泥浸泡在水中)直至材料不再吸水为止,测其最大的吸水量。 结论: 吸水性: 水晶泥>棉花>硅酸铝棉>玻璃棉>粉笔。 (2) 吸水材料能否直接加热探究 分别取上述适量的吸水材料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皿,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 粉笔末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含少量碳酸钙),加热不易分解;玻璃棉主要以石英砂、长石、硅酸钠、硼酸为主要原料,这几种原料极耐高温,所以酒精灯能直接加热;水晶泥是一种钾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共聚体型保水剂,属于有机物类,在加热和高氧条件下会发生爆炸,所以不能直接加热;棉花着火点低,直接加热易焦化;硅酸铝棉为耐高温、热稳定性好的无机材料,能直接加热。 (3) 不同吸水材料反应速率的探究 ① 按要求搭好实验装置(见图1),检查各连接部分是否漏气。 ② 取5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分别编号为1、 2、 3、 4、 5;分别称取棉花、玻璃棉、硅酸铝棉、粉笔末、吸水后的水晶泥各1.00g,棉花、玻璃棉、硅酸铝棉用水浸湿后挤干,塞入试管底部(水晶泥剁碎后直接放入试管底部、粉笔末先放入试管底部再滴水浸湿)。 ③ 称取2.00g铁粉5份,分别将铁粉放入5支试管中,铁粉中心至棉花等吸水材料边缘距离2cm左右。 ④ 先后对装粉笔末、玻璃棉、硅酸铝棉的试管预热,再同时直接加热铁粉和吸水材料;或先后对装有棉花和水晶泥的试管先预热铁粉,再加热试管。当试管上有小水珠生成时,集中加热铁粉。此时,铁粉由银灰色变为黑色。加热开始时立刻计时。 ⑤ 将导气管伸入肥皂液中,当肥皂液中有大量连续气泡产生时,停止吹气泡。 ⑥ 用燃着的火柴靠近气泡,气泡燃烧且有爆鸣声,此时停止计时,记下所耗时间。 不同吸水材料检测到氢气所需时间见表3。 ① 检测到氢气所需要的时间: t(硅酸铝棉)<t(棉花)<t(水晶泥)<t(玻璃棉)<t(粉笔末)。 ② 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其他条件不变,采用相同质量的不同吸水材料进行实验,发现硅酸铝棉产生氢气所需要的时间最短,即硅酸铝棉最优。 3?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发现硅酸铝棉远远优于棉花。所以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用硅酸铝棉代替棉花,可加快实验反应速率;同时在检测装置处增加干燥管,可提高氢气纯度,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另外,可以尝试多种氢气的检测方法,增大实验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孙中卫,王程杰.铁与水反应的实验设计研究[J].化学教学, 2007,(11): 16. [2][3]洪长青,王玉琴.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的改进[J].化学教学, 2012,(5): 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