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出版业专项资金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探析
范文

    关宏

    在出版业财务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必须结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以及专项资金的设立目标、使用原则和资金涉及的业务流程统筹考虑,才能合理、合规、安全、有效地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

    近年来,为促进出版行业发展,国家通过财政预算、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出版基金等多种渠道积极扶持相关文化产业、事业发展。同时,为了确保出版行业机构专项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国家在给予扶持的同时,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出版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的时候也须遵守相关的规则和办法。但在出版业财务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对专项资金的财务核算和管理,如果仅从字面理解“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等要求,却未必能够实现相关管理办法预期达成的目标,也难以切实落实专项资金准确核算和有效管理的要求。必须结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以及专项资金的设立的目标、使用原则和资金涉及的业务流程统筹考虑,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确认和计量,才能合理、合规、安全、有效地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

    一、确定专项资金的性质

    能够准确核算专项资金是专项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而准确核算专项资金的前提则是要判断专项资助的性质,根据资金拨付文件判断相关拨付资金属于政府补助性资金或是政府资本性投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可从以下两点确定专项资金的性质。

    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2711“专项应付款”科目使用说明明确:“科目核算企业取得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

    2.《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第二条规定明确:“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根据上述判断依据,专项资金属于政府补助性资金的需要在递延收益科目下核算;属于资本性投入的需要在专项应付款科目下核算。

    目前,多数出版业专项资金都属于政府补助范畴。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贴息、税收返还、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

    二、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

    专项资金核算主要使用到的一级会计科目有递延收益、营业外收入、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费用(成本)科目。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专项资金

    企业按照明确、固定的标准取得的专项补助资金,可以按照应收金额或实际收到金额,确认为当期营业外收入。

    会计分录为:

    1.应收或实际收到专项补助资金时

    借:其他应收款或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费用支出时

    借:费用(成本)类科目

    贷:银行存款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如果项目还存在验收后拨付尾款的情况,尾款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收入。

    这是使用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专项资金最基本的一种情况。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专项资金

    与资产相关的专项补助并不常见,如专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财政拨款或为购置固定资产而补助的财政贴息等。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固定(无形)资产的生命周期分步处理:

    第一步,企业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计量,确认资产(银行存款)和递延收益。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第二步,企业将政府补助用于购建长期资产。该长期资产的购建与企业正常的资产购建或研发处理一致,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归集,项目验收完成后将“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的内容结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应付类款项)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第三步,该长期资产交付使用。自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递延收益分配的起点是“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对于应计提折旧或摊销的长期资产,即为资产开始折旧或摊销的时点;递延收益分配的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资产被处置时(孰早)”。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长期资产交付计提折旧或摊销时:

    借:费用(成本)类科目

    贷: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2.处置长期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等

    借: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等

    营业外收入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可见,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专项资金核算要根据资产的生命周期本着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逐渐分摊递延收益、确认收入。对企业来讲,这个过程不仅涉及财务部门跨年度会计核算,还涉及财务部和相关长期资产管理部门持续的沟通及协调。对长期资产的管理水平决定了与资产相关的专项补助资金核算的准确度和完整度。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很难明确区分是与收益相关还是与资产相关,根据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该类情况下,一般将政府补助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为当期收益。

    三、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的结合

    对专项资金进行准确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第一步。财务管理的终极目的是督促业务部门规范、安全和高效地使用资金从而使专项资金实现绩效最大化目标。当前,大多数专项资金都有年度检查要求,财务部门要协同业务部门提供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的进度、资金使用情况、配套资金落实情况以及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等。因此,财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必须要结合本单位业务流程以及业务需要,使企业能够通过财务管理促进业务发展。

    (一)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从项目申报开始

    通常专项资金的申报都由业务部门负责,部分单位的业务部门在专项资金资助申报阶段并没有与财务部门进行深度沟通,认为财务部门主要是负责资金的支出审批、会计核算,在申报阶段则没有参与的必要。如此则可能产生项目预算编制不合理的问题,进而导致预算执行难度加大甚至无法执行。为避免预算与实际操作脱节,财务人员在项目申报阶段就应该深度介入,对项目预算要结合业务特点进行评估,为项目预算的顺利执行奠定良好基础。

    (二)要为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制定单独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流程

    在项目获得专项资助后,财务部门要根据项目的预算和资金的性质,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专项资金使用、支出的审批流程制定单独的财务管理办法。对需要进行政府采购或者公开招标进行采购的项目,要组建采购小组或招标小组并制定相应的采购、招标流程。要与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项目负责人等主要参与人员充分沟通,既要设计合理的内部控制流程,又要方便业务人员办理相关业务,既要避免监管的缺失,又要避免增加业务人员工作负担,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内耗。

    (三)财务人员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财务人员要加入项目组,并成为业务与财务部门沟通的桥梁。项目建设过程中专项资金的年度预算、项目建设签订合同涉及预付款以及尾款的支付环节、项目变更等问题都需要财务人员密切配合。财务人员不仅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参与项目建设过程,在相关合同的签订、修改过程中也要对涉及财务问题的条款予以密切关注,才能保证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的一致性。笔者建议对于影响重大、关系复杂的合同,可以要求项目的技术、法务、财务等专业人员或者外聘专家组成谈判小组,确保专项资金的支出规范、安全,从而保证项目达成预期绩效目标。

    (四)要管理好档案并配合业务部门做好结项和验收工作

    财务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项目申报、执行、验收等所有项目重要环节的批复、财务预算、支出审批文件、决算数据、合同、专家意见等文件都需要归类汇总、整理成册,以便财务核算、业务查询、相关领导部门核查。项目结项后要及时结转资产、确认收益,并及时对项目过程中财务管理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

    总体来说,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要建立在准确会计核算基础之上,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融合。财务人员在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沟通、协调的技巧,进而融入业务流程之中,做好服务和监督管理工作,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系人民出版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