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民生新闻”向“民生服务”迈进 |
范文 | 庹继光 袁抒衡 摘要:近年来,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坚持民生立台宗旨,深化、强化民生视野,稳步提升民生服务能力。在具体操作层面,该频道知名栏目《成都全接触》拓展民生新闻报道题材,将时政新闻、中心工作等与民生报道有机结合;新整合的民生栏目《民生一拨通》创新报道方式,增强市民的融入感,在西部地区电视媒体中首创的“观众俱乐部社区服务站”由点到面、快速铺开,进一步延伸了电视台的民生服务能力,惠及更广泛的观众和市民。 关键词:民生新闻 民生服务 影响力 传播力 服务力 为将“民生立台、强化服务”的理念贯穿到日常工作的全过程,实现全覆盖,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专门成立了战略研发小组,一批思想活跃、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加入其中,结合各自的专业工作范围想点子,搞策划。2016年,知名民生栏目《成都全接触》在民生新闻报道题材上明显拓宽;新整合的民生栏目《民生一拨通》闪亮登场;西部地区电视媒体中首创的“观众俱乐部社区服务站”由点到面快速铺开。通过这些举措,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逐渐摆脱了早期主要依靠民生新闻报道实现关注民生宗旨的格局,在不断强化民生新闻的同时,积极借鉴网络媒体重视互动、强化公众参与感的做法,通过设置观众俱乐部社区服务站等途径,进一步拓宽民生服务的内涵,增强观众的黏度。 民生报道题材的延伸:进军“大民生” 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是当地民生新闻的创始者,《成都全接触》是该频道2004年4月推出的一档大型民生新闻直播类节目,其口号是“记录成都每一天”,确立“生动的新闻现场、快捷的第一时间、贴近平民的新闻视角”三大基本要素,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作为报道的重点,以平民视角、平民情怀赢得观众,迅速成为成都地区名牌新闻栏目,并于2009年7月入选“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评委会特别推荐栏目”。 起初,《成都全接触》播出的内容大多从市民的现实困难出发,注重为百姓排忧解难。不过单纯关注“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话题,只能解决市民个体层面上的需求,停留在“小民生”的层次,容易给人留下琐碎、低俗等印象。进入2016年,《成都全接触》认真发掘时政新闻、本地中心工作等与普通群众日常生活的内在关联,努力解读出其中蕴含的民生信息,在“大民生”报道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全国“两会”历来是时政报道的重点,而在执政为民理念指引下,百姓也盼望“两会”的主题能无缝对接自己的日常生活。为此,《成都全接触》栏目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推出了《我在成都看“两会”》系列节目,12期节目涉及交通、生态、北改(北城改造)、社会保障、旅游、妇女权益、城市管理、城市形象、创业创新等市民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节目呈现方面,《我在成都看“两会”》系列节目以街头采访为主,让市民围绕每日设置的不同主题直抒胸臆。在街头的随机采访中,市民们既对日益改善的生活给予了表扬和赞许,也对今后生活提出各种期许和愿景,例如3月4日《生态篇》中,市民普遍反映成都市的绿化、生态环境更好了,公园更漂亮了,绿道建设形成规模,周边古镇变化大。他们还希望代表和委员们在“两会”上多提出有关生态建设和湿地保护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更好改善环境。节目将民生成就与民生诉求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服务原则。 从2012年开始,成都市开始大力度推进北城改造工程,当地党委和政府将其列为成都市“一号民生工程”,这使得中心工作、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结合具备了天然的基础。2016年4月,《成都全接触》在开播12周年庆祝系统活动中,一个重头内容便是回顾成都“北改”工程实施以来的民生变化,选取了12个具有代表性的家庭,以故事带入的形式讲述“北改”给成都市民生活、居住环境等带来的巨大改善和品质提升,每期节目在讲述“点”上的故事之后,还通过嘉宾解读、职能部门介绍等凸显“北改”的“面”上意义,直观地阐明该工程将惠及哪些市民、改善他们生活的哪些具体方面等。类似个案还很多,《成都全接触》注意从小切口入手,对成都市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方案、措施、行动等进行了大量的“民生化”常规报道。 民生报道方式的创新:增强“融入感” 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还着力探索民生新闻报道的方式创新,不仅有好的内容,同时要寻求最合适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喜闻乐见。这种尝试一方面表现在《成都全接触》的报道形式创新上,同时也体现在《民生一拨通》新栏目的开办和运作上。 进入2016年,《成都全接触》栏目推出了“民生欢乐颂”社区活动,其基本运作模式是频道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在社区开展文艺活动,进行政策宣传等,每次大约进行90分钟的现场活动,包括游戏、抽奖等环节,增强对社区群众的吸引力。《成都全接触》栏目则对每次活动进行5分钟左右的报道,通过SNG直播的方式将现场活动的闪光点展现在荧屏上,既让现场活动精彩纷呈,也使报道可视性更强,形成“天天进社区、天天有惊喜”的良好态势。 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不满足于《成都全接触》一个品牌民生新闻栏目“包打天下”的格局,在《成都全接触》开播12周年之际开办了全新的《民生一拨通》节目,在每晚黄金时段播出,力图打造又一档民生报道的品牌节目。这档45分钟的日播节目集中30分钟观察、分析当下的热点民生问题,具体栏目则根据节目内容的差异分为《针锋相对》和《民生直通车》,前者主要展现公众观点差异较大、容易形成意见交锋的话题,后者则是公众意见比较一致话题关注度高的题材。《民生一拨通》主体节目采用脱口秀方式播报,每期节目均安排采访记者、市民、观察员等现场讨论。如5月17日一期节目主题是《小偷被抓游街示众》,各方就生活中不时遭遇的“抓住小偷后如何处置”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有人提出“小偷示众意为警示他人”,有人认为“小偷人权不该随意践踏”,也有人思考“杀鸡儆猴能否杜绝社会悲剧”,还有人倡导“和谐社会需德法并治”等,观点交锋性强,给人比较深刻的印象。剩余时间则设置了《我要来曝光》和《回音壁》两个小栏目,简短反映观众提出的舆论监督问题、相关方面的回应等,扩大信息量和覆盖面。 无论SNG直播“民生欢乐颂”社区活动,还是《民生一拨通》邀请市民直接在荧屏上参与民生热点话题的讨论,都增强了市民在此类节目中的参与感、融入感,使他们感觉自己与电视台及其举办的节目拉近了距离。 民生立台思路的拓展:提升“服务力” 有限的新闻报道,无限的民生服务。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贯彻民生立台思路时,始终把拓展民生服务的范围作为重要考量,不局限于《成都全接触》和《民生一拨通》等节目中反映民生问题,而是把线下的民生服务活动作为重要内容抓紧抓实,在网络时代不断借助各种新理念、新形式强化与市民、观众的互动,着力提升电视机构的民生服务能力。 2011年1月1日,《成都全接触》栏目在西部地区电视媒体中首开先河,第一个引入“微博墙”,与观众进行零距离互动。电视机前观众对节目的意见,以及网友在腾讯微博上对当天新闻内容的点评等,都会滚动显示在演播室的大屏幕上,由主持人即时口播。在90分钟的节目直播中,主持人对网友声音给予及时反馈,观众的给力提问能得到快速的回应,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电视节目互动性较弱的缺陷。2011年8月18日,成都文明热线“96110”正式开通运行,作为具体运作该热线的责任单位,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将这一集新闻媒体、志愿者、行业部门等社会各方力量的社会公众舆论监督平台打造成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的观众服务热线,并依托电视深度后方团、电视节目智囊库等,建立起由记者、志愿者、各种专业人士组成的专家团队、律师团队、心理团队等各类“帮忙团队”,为观众和市民提供更广泛、更深入、更准确的资讯和服务,将电视机构的服务触角延伸到荧屏之外,深入到观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2016年3月,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与当地社区合作,成立了首家观众俱乐部社区服务站。在这里,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现场记录等方式登记加入观众俱乐部,参与频道栏目的观众互动活动及其他主题活动。此外,社区服务站还提供成都文明热线96110的现场投诉受理、文明建言、法律咨询,以及健康医疗、房屋维修、家电维修、安全用气宣传等生活服务……这种有限扩展线下民生服务的模式甫一推开,就受到当地居民的普遍欢迎,观众俱乐部社区服务站在成都市区范围内迅速“生根开花”,预计到2016年底将达到50家。公共频道将在每个社区签约两位民生观察员,这100位民生观察员将向电视台提供最生动、鲜活的民生信息和需求等,并根据需要参与节目录制或现场讨论,直接表达来自第一线的民生诉求。与此同时,公共频道还开通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各种资讯,为市民服务。 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的一系列民生新实践,目前已取得了积极回报。《成都全接触》自觉关注“大民生”题材,通过民生视角解读时政新闻、中心工作等,改变了先前报道内容琐碎、“一地鸡毛”的状况,提升了新闻品位,2016年成功实现了收视率平稳回升,位居同时段节目前列。《民生一拨通》开办短短几个月,便在观众中形成了一定的口碑效应,成为公共频道民生服务的又一崭新平台。该频道大面积设立观众俱乐部社区服务站的举措也得到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构建了“电视服务圈”,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受到群众的欢迎。[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14ZDA049)]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栏目责编:陈道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