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媒体的“信息茧房”现象及应对措施 |
范文 | 蒋媛媛 摘 要 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新媒体呈现出繁荣的发展态势,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的使用,为人们过滤掉大量无用信息,同时也使人们的视野变得狭窄,陷于“信息茧房”之中。以今日头条为例,激烈的行业竞争、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机器引擎和算法推送技术的发展是“信息茧房”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避免“信息茧房”现象的出现和不断发展,还需要个人和媒体的共同努力。一方面,个人要提高媒介素养,有意识地去获取不同类型的信息,并妥善地让信息为自己服务;另一方面,媒体要提高洞察技术,使算法能够捕捉到用户更全面的信息需求,打破各个圈子的限制,拓展用户视野,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且实用性较强的新闻信息。文章通过分析“信息茧房”现象产生的原因、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以引起新媒体和受众对“信息茧房”现象的重视。 关键词 信息茧房;今日头条;个体认知;算法推送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8-0023-03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使社会上充斥着海量信息。一方面,海量信息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获取各种类型的信息,为生产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它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扰,遨游在信息海洋里,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闻资讯,人们似乎变得惆怅起来了,不知道该去关注哪些具体的内容。个性化的信息推荐系统的出现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今日头条是个性化信息系统的先行实践者,通过机器引擎和算法推算技术,向用户推荐符合他们兴趣爱好的新闻信息,过滤掉了大量繁杂无用的信息。但是,就目前而言,精准化的信息推送系统并不是完美的,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与预期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个性化推荐与受众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用户在今日头条应用中设定新闻频道、用户话题、关注消息[1],将大量的有用的信息也过滤掉了,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信息茧房”问题。 1 “信息茧房”与今日头条 “信息茧房”概念有其思想渊源,在19世纪,一位法国的思想家,托克维尔,就曾经指出,民主社会容易导致个人主义的生成,而且身份平等的人越多,个人主义就越容易出现,“信息茧房”现象是个人主义发展的重要表现。在网络传播迅速发展的情形下,个人获得接触无数信息的可能性,拥有更大的自主性,个人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接触,导致“信息茧房”现象在网络传播中广泛存在。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桑斯坦,是他提出了“信息茧房”概念。他指出,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符合公众的兴趣爱好的内容才会被用户挑出来,进行关注,而公众不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则会被忽略掉,久而久之,那些符合公众“口味”的内容会形成一个“茧房”,把公众包围其中①。“信息茧房”的存在,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除了“开放”和“多元”,网络还给个体和社会带来了其他的负面影响。 今日头条一改傳统新闻内容的分发方式,一方面,它通过对用户每天点击浏览的新闻内容的分析,总结出用户的兴趣爱好,推送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另一方面,今日头条通过对用户登录账号的分析建立一个“兴趣图谱”,即根据用户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内容及其所属类别、用户自标签社交关系、社交行为、参与的群组、机型、使用时间等数据源推断用户的兴趣点[2],从而向用户推荐相关的资讯,并且随着用户使用时间的延长,它推送的内容就越精准。 今日头条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为每位用户打造属于自己的“今日头条”,且每个人看到的今日头条推送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在信息爆炸时代,每个人对于信息的选择,通常倾向于个体所偏爱的主题或观点,用户随自己的习惯爱好去浏览新闻资讯,今日头条的机器引擎就根据用户的点击行为来为他们推送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或话题,久而久之,用户就会被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内容所包围,很少接触到不同观点或不同类别的信息,犹如“作茧自缚”。 2 今日头条“信息茧房”形成的原因 在信息爆炸时代,信息呈现出巨量化、碎片化的特征,用户想要在信息海洋中立即找到自己所需信息显得十分困难,因此需要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2012年才起步的今日头条,虽然“年龄小”,却率先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为人们提供定制信息,优化了服务方式,提高了用户体验,从而赢得庞大的用户群。与此同时,今日头条引发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信息茧房”,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茧房”的影响越来越大。总体而言,今日头条的“信息茧房”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媒体行业竞争、个人不同的信息需求、机器引擎和算法推送技术的发展是最主要的原因。 2.1 新媒体行业的激烈竞争 近年来,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发展十分迅速,而且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但在快速发展之际,新媒体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竞争。如今,国内各种新闻客户端层出不穷,它们都在绞尽脑汁为自己争夺受众市场,它们都清楚地知道,拥有了受众,就拥有了广告,拥有了广告,也就拥有了利润。“受者本位”思想在新媒体竞争中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媒体竞争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使媒体拥有危机意识,不断地改进自身,提高传播内容质量;另一方面,为了获得更大的用户群体,媒体会故意迎合用户口味,“投其所好”,长期提供符合用户兴趣爱好的、同质化的内容,而置用户个人的全面综合发展于不顾。 今日头条能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迅速发展壮大,就是因为它知道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性,利用算法推送技术为不同的用户打造“专属”的今日头条,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这既是今日头条的优势,也是其不足之处,长时间的同质化内容的推送,导致用户接收到的信息类型过于单一化,不能对多元信息进行接触和了解。 2.2 个人差异决定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 个人差异论是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卡尔·霍夫兰在1946年提出的,后经梅尔文·德弗勒的完善而形成。该理论认为,在大众传播提供的信息面前,个人由于需要、习惯、信念、价值观、态度、技能等的差异而对信息做出不同的选择和理解。这个理论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提出了“选择性和注意性理解”[3]。新媒体时代,人们被无数信息包围,个人没有精力去关注所有的信息,在进行信息选择时个人会受到选择性心理的影响,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这些信息进行取舍。兴趣爱好、信息需求都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所关心和喜欢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可谓是千人千面。 2.3 机器引擎和算法推送技术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技术在新闻界的使用已经屡见不鲜。在今日头条,传统的新闻界人士已不是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人”,而真正充当“把关人”角色的则是机器和算法。 “把关人”概念的提出者库尔特·卢因指出,在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社会上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是大众传媒不可能也做不到把每个事件都进行报道,必须在这些事件中进行挑选。记者、编辑、编审和总编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会对信息进行挑选和把关,然后再通过传媒组织把信息传递给受众。 今日头条打破了传统的“把关”模式,机器引擎和算法推送技术取代记者编辑成为把关人。传统的新闻媒体满足的是一部分人或是一个群体的人的信息需求,比如传统的教育类报纸、财经类报纸、体育类报纸等,都是为特定群体来服务的。机器和算法推送技术的发展,使今日头条把服务对象精确到个人,机器引擎和算法推送技术充当把关人,新闻信息推送的标准更加细化和精准,通过筛选,符合用户兴趣爱好的内容才能进入用户视野。 3 今日头条“信息茧房”带来的负面影响 置身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人们不得不花费相当的时间来挑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推送,虽然帮助用户过滤掉一定量的繁杂内容,使人们获得感兴趣的东西,但同时也将一些有用信息过滤掉,导致人们接触的信息过于同质化,视野变得狭窄,进而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3.1 容易导致群体极化现象 现如今,社会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人们置身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这无疑增加了人们选择信息的困难性,因此,人们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阅读习惯来搜索所需信息。用户对同一条新闻信息的关注,说明这部分用户是有共同兴趣点的,当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往往会去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评论区用户受“沉默的螺旋”机制的影响,常常出现群体极化现象,引发舆论暴力。 比如,2016年8月王宝强离婚事件,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今日头条也不例外,网友纷纷站队,力挺王宝强,声讨王宝强前妻马蓉。只要有人站出来替马蓉说话,网友就会群起而攻之,对其进行指责,甚至有人直接对其进行辱骂。群体压力下,不同的“声音”难以存在,即使有持不同观点的人想要发表意见,迫于群体压力,也往往会选择沉默或附和,如此一来,群体内会保持高度一致的观念,人们很容易被这种群体情绪所带动,失去理智,甚至会有一些相当偏激的举动,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3.2 束缚个体认知和行为 今日头条推送的新闻资讯,都是通过机器和算法推送技术筛选的,机器引擎往往会选择大部分受众关心的社会、娱乐、休闲类型的新闻资讯进行推送。由于網民各方面的差异,用户更喜欢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内容进行点击浏览,随着用户使用时间的延长,今日头条的机器引擎对用户的使用习惯及喜欢的内容有更加深入地了解,比如,你经常在今日头条上观看视频,那它就会为你推荐更多的视频,如果你大多时间都在看综艺视频,那它就会给你推荐一些综艺内容的视频。 今日头条虽然在推广方式上有所创新,但内容高度同质化。用户看到的都是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同质化的内容,虽然暂时满足了用户的喜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会被自己赞同的观点,或自己喜欢的内容所包围,高度同质化的信息把用户束缚在“茧房”里,很难听到不同的意见或接触不同类型的信息,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世界的全部的真实的面貌。 “拟态环境”是大众传播媒介对新闻和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整理加工以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环境,并不等同于现实的客观环境。今日头条通过提供符合用户喜好的信息内容,为用户营造了一个理想型的“拟态环境”,用户会把这个理想型的“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的现实环境,以为自己对现实社会中实际情况都有清楚地认识,而事实上,它营造的“拟态环境”只是呈现了用户想要看到的样子,与客观的现实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有限的“拟态环境”使个人的视野变得更加狭隘,束缚了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4 “信息茧房”背景下各方应有的对策 今日头条作为新闻聚合类客户端,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在新闻客户端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庞大的用户群体,也使今日头条带来的“信息茧房”产生强大的负面影响,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规避这些负面影响显得尤为必要。根据“信息茧房”产生的原因,要防止“信息茧房”的出现并规避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媒体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4.1 媒体要提高洞察技术 媒体提高用户洞察技术,使算法能够捕获到用户更全面的信息需求。使机器引擎的计算范围和测度指标覆盖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各个层面,利用算法计算人类所处各类圈子对于某类话题和资讯的平均强度,如果强度超过某一强度临界值,便会认为这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应该知道的话题和资讯[4]。将这些与用户兴趣爱好“异质”的内容推送给用户,拓展用户的视野,打破各个“圈子”的限制,从而使更加全面且实用性较强的新闻信息都能到达用户那里,使用户增加对各类重要信息的接触和了解,突破“信息茧房”的束缚,对外部世界的重要信息有更加及时、全面的认知。 4.2 用户需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今日头条的“信息茧房”现象,给用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它不但容易使用户产生个人偏激的举动,而且束缚了用户的个人认知和行为,因此,用户有必要对该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应对。 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上,新闻通讯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相比过去信息闭塞时代,我们获得信息的范围扩大,获得信息的手段也更加多样化,从“受者本位”出发,个性化定制信息,无形之中扩大了个人与大众和社会之间距离,这与技术发展的初衷有一定的背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不能被机器技术所控制,恰恰相反,应该利用机器技术为人们服务。个人主观因素在“信息茧房”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有选择地接触某类信息,机器引擎才会根据用户的点击浏览行为为其推送相关内容。换句话说,就是用户的“选择性接触”是导致“信息茧房”现象的主要原因。用户有必要对该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促进自身的媒介素养的提高。 媒介素养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用户之所以被困在“信息茧房”中不能自拔,原因之一是用户的媒介素养不够,不能很好地利用大众传播资源来为个人的生存发展服务,反而被媒体“牵着鼻子走”。我们作为“社会人”,要想在社会这个大圈子里生存发展,就必须具有全局意识,要有宽广的视角,及时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动及有关各类经济发展的信息,及时准确地把握各类有用信息,以适时调整自身计划,应对各种环境变化。因此,个人不光需要关注自己喜欢的内容,对于社会上的大事、各种政策的调整、法律知识等生存发展必备信息要有意识地去关注,突破信息壁垒,才不会“作茧自缚”,使自己深陷个人狭小的“圈子”里不能自拔,才能让大众传媒为个人生存发展服务。 4.3 个体要有信息聚合意识,打造信息聚合产品 获取信息的思维方式的改变对于用户来说十分必要,用户需要在转变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拓展获取信息的领域。个人只是社会中的一分子,每个人了解的内容也只是社会中的一部分。用户要培养一种公共意识,使多元信息得到聚合,同时,用户需贡献自己掌握的知识,把自己精通或认为重要的信息呈现出来,打造信息聚合产品。信息聚合产品由公众自由参与发布与维护,公众积极主动地奉献出自己的知识信息,使社会上广泛而复杂的信息得到整合,继而获得信息正式、全面、客观的公共产品。信息聚合产品融汇不同个体的观点,更具有综合性和代表性,增加了个体接触多元信息的机会。 5 结束语 “信息茧房”现象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时代愈演愈烈。人们需要警惕“信息茧房”现象,它不光約束了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形成群体极化,还对公共领域的构成有所破坏。如果继续放任下去,长期得不到重视的话,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个人和媒体是“信息茧房”形成的两大因素,因此要从根本上清除“信息茧房”现象,还需要从个人和媒体两方面入手。对“信息茧房”现象的出现加以重视,认识其危害的严重性,各方采取相应的措施才是解决“信息茧房”现象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2015年上半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参考文献 [1]于黎冰.从“今日头条”看个性化新闻推荐系统的优劣[J].新兴传媒,2016(10):45. [2]喻国明.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重构的革命性改变[J].新闻与写作,2014(10):54. [3]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22. [4]喻国明.“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J].领导科学,2016(12):2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