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信社交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调查
范文 肖琦 王杨
摘 要 通过调查大学生在微信社交中的行为表现和态度,从“使用与满足”理论、“邓巴数字”等传播学、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微信社交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微信以多样化的交往方式创造了美好的社交体验,也占据多数大学生宝贵的学习生活时间。微信在维护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增加了距离感和孤独感。微信在帮助大学生表达情感的同时,也易造成情绪化过度的自我表露。
关键词 微信;人际关系;社交成瘾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9-0047-03
麦克卢汉曾经提出一个著名观点:媒介即讯息。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①。微信作为人际社交的新媒介,凭借其方便快捷的传播形式和逐渐完善的服务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以“微信”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工具也逐渐成为像微信官网所标榜的“生活方式”。
1 大学生微信社交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从而使文本更具说服力,本调查采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在大连市高校(辽宁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工业大学等)学生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在校园、商场、公交站等大学生群体集中的地点发放纸质问卷,通过问卷星、QQ等网络工具进行电子版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8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300份,有69.67%的学生成为微信用户的时间超过2年,有44.33%的学生有空随时随地使用微信,有56%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微信2小时以上,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微信是占主流的即时通讯工具而且使用频率较高,使用时间较长。有41.33%的学生通讯录好友超过150人,有88.33%的学生通讯录好友中至少七到八成为熟人。其次,大学生群体发布的朋友圈内容丰富,点赞动机多样,而且有将近60%的学生会使用“分组可见”功能。有46.67%的学生认为在微信中塑造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形象基本一致。有24.67%的学生意识到了微信社交存在暴露隐私、加速不良信息傳播的隐患,24%的学生未曾在设置昵称、地区和头像时使用过真实信息。
除此之外,调查数据说明,微信是大学生了解到社会热点事件的重要平台之一,微信满足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娱乐消遣的需要,大学生对微信的依赖度在不断提高。微信改变了大学生的社交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微信社交打破了现实社交中的时空局限性,使得社交更加便捷,沟通交往的方式更具多元化,而且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圈子文化”。但在另一方面,微信社交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群体压力加大、社交成瘾、心理焦虑、个人信息外露等。
2 微信社交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1)多样化的交往方式创造了美好的瞬间也“偷走了”宝贵的时间。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在朋友圈内发布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内容的频率最高,其次是美食美景照片,有关热点话题讨论的频率最低,因此大学生更喜欢在朋友圈内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展现自身特点、个人魅力。对于朋友圈点赞动机的回答,有36%的学生点赞的原因是对点赞内容有共鸣、有认同感;27.67%的学生是出于习惯性点赞;24.67%的学生是为了证明自己在关注对方,出于对关系的维护;9.33%的学生是对别人的回赞,属于“人情赞”,仅有2.33%的学生属于跟风点赞。回答给好友朋友圈评论的目的时,有46%的学生是为了增强互动,维护与好友之间关系;有29%是出于认同好友的观点;有20%是因为对好友发布的内容产生了共鸣;有5%是为了更好地呈现自我形象。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微信“朋友圈”能让大学生群体分享和获取照片、视频和链接,对很多大学生用户来说是使用微信的一大动力,与此同时他们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还可以打破时空局限,利用最准确、最直接的方式来传播信息、传递情感,从而维护彼此之间的成员关系,根据腾讯智酷对微信用户每天网络活动和使用功能的调查,浏览和发布朋友圈是最受欢迎的活动,58%的受访者这么做;分享图片、声音讯息和视频是第二受欢迎的活动,53%的受访者这么做②。而且微信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使用成本低且十分便捷。
无论是从自身发布的朋友圈内容,还是对于好友的点赞和评论动机来分析,“朋友圈”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用户的社交生活,表达了大学生用户对所接受信息的观点和态度的认同,维护和塑造了大学生群体在社交网络当中的自我形象。微信虽然满足了大学生群体的使用需求,但是受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大学生会逐渐对微信社交产生依赖,造成“社交成瘾”的结果。
此外,通过观察大学生群体分享的朋友圈内容,和朋友圈互动频率,不难看出,大学生群体的社交内容过于娱乐化。而且微信社交本身就带有娱乐属性,对于微信的使用,大学生更多是随时随地有时间就会拿出手机浏览朋友圈、查看聊天等系列碎片化的内容,从而占据了太多的宝贵时间,大学生的主业转化成了娱乐而非学习。据实际观察,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应用所提供的内容存在低俗化、冗余繁杂甚至是废话连篇的现象。大学生若沉溺于此,就等同于验证了接受微信的理由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娱乐化倾向。
2)在维护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增加了距离感和孤独感。罗宾·邓巴认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是150人。这一定论被称作“150定论”。在本次调查中,有41.33%的学生微信通讯录人数超过150人;44.33%的学生表示通讯录中熟人占七八成,陌生人占两三成,44%的学生表示通讯录中几乎都是熟人,没有陌生人;83%的学生不会选择主动加陌生人为好友,在其余的选择会主动加陌生人为好友的大学生中,只有占比29.67%的学生会与所添加的陌生人转化为现实中的好友关系。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微信社交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关系起到维护和巩固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大学生的社交范围。但在此过程中,真正的有效社交并不占多数。此外,在调查中,有88%的学生表示自己不会经常在群组中主动发言,其中43.18%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因为群组中人际关系复杂而不愿发言。有44.33%的学生认为微信并没有扩大太多的交际范围,有6.33%的学生认为微信完全没有扩大交际范围。因此,微信社交虽然能让大学生用户的通讯录人数增多,让他们融入越来越繁杂的社交圈中,但是真正交到的朋友却没有明显的增多。
有49.67%的学生认为微信社交中的情感交流与现实中的情感交流相比,两者互补,无法互相取代。有34%的学生认为前者没有超越后者,无法取代后者。有65.33%的学生会在日常发送朋友圈的同时选择“分组可见”,其主要动机是不想让家人、领导看见,或者是不想让朋友圈的陌生人看见。由此看来,微信的虚拟社交与真正面对面现实交往相比,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表达与获取。
“纽约客”的心理学专栏作家MariaKnnikova称,互联网具有使人疏远的天然属性。1998年,Robert Kraut的纵向研究发现,在人们最开始使用网络的一至两年内,快乐感和社会连接感表现出持续的下降。其中,使用网络对人们的家庭关系影响最大,他们和家人的联系和交流会明显减小;此外,还会伴随这社交圈的缩小,抑郁和孤独感增加[1]。
与此同时,人们在使用微信社交的同时,为了呈现出更优秀的自我形象以达到别人的期望,会将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产生“霍桑效应”。调查中有46.67%的学生认为微信当中的自我呈现与现实生活中相同,其余的大学生均认为自己在微信中的形象与现实存在偏差,从而造成微信好友间的陌生感与不信任。
有24.67%的学生减少了发朋友圈的次数,其中有55.41%的学生减少发朋友圈的原因是:认为朋友圈中的广告、灌水信息越来越多,不愿看也不愿发朋友圈了;有48.65%的学生认为大家都在晒,可看的内容越来越少,占用过多时间,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有36.49%的學生认为好友成分日益复杂,分组可见发送朋友圈太麻烦,不如不发。甚至在微信社交中会催化嫉妒和怀疑。像人情点赞、客套评论,这些交流方式并没有实际内容,而且微信朋友圈属于“广播式交流”,微信使用者对于浏览到的信息只是一扫而过并非深入的有价值的交流,出于以上原因,会造成一些大学生与原本相熟的人产生疏离感的后果。
3)表达情感的同时易造成情绪化过度的自我表露。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对以下三方面有较高的认同感:微信比面对面交流能更好的表达自己意思,微信比面对面交流更放松,微信让自己释放情绪和压力。大学生在微信社交中的情感交流效果虽不比面对面现实交流好,但是在微信社交中,大学生却更愿意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宣泄压力,因为他们认为在微信平台上表达情感会更容易更放松,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顾虑受者的感受。
如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多,且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少,内心情感倾诉对象少,导致空虚无助,孤独感强。同时,家庭对这一代人生活上的过度关照,学习上的畸形参与,事业上的过分安排,容易导致他们目标不明确,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对父母,对家庭的依赖性都非常强。他们的成长环境相对优越,在家庭中地位突出,备受呵护,造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过强的现状[2]。微信社交在满足于大学生宣泄自我情感的同时,容易造成负面、过度的情绪化心理和偏激、非理性化的语言表达。
3 结束语
大学生在运用微信社交的同时,要不断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充分发挥社交技术所带来的方便、快捷等积极作用。大学生群体要善于把控自己的负面情绪,寻找合适的宣泄平台,而并非简单粗暴的表达在朋友圈内,要学会做自己的把关人;在浏览到类似负面、非理性的内容时,作为受者要理性看待信息的内容,不要让内容轻易地支配自己的思想。在使用微信社交时,要有坚定的主观判断力和自我约束力,这样不仅能够过滤出“低俗、庸俗、媚俗”、极端片面的不良信息,还能保障自身隐私、信息
安全。
这离不开校方的教育和引导,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的群聊、创办公众号等功能,搭建媒介素养教育平台进行互动,学校的教师或学生干部在群内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对群内成员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学会怎样辨别和传播优质的信息,学会做自己的把关人。学校可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宣传正确的价值导向,增强学生的鉴别能力,提高学生在使用微信社交时隐私保护意识,从而将微信建设成为更加健康、更加绿色的社交媒介。
注释
①百度百科。
②腾讯智库 2016年4月17日。
参考文献
[1]虚拟社交正在使我们变得更孤独[EB/OL].[2018-01-19].http://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Age/18197906.
[2]俞光华.“90后”群体社会心理特征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4):156-15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