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微服务案例谈微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范文 叶莉
摘 要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进微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文章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图书馆微服务案例,从中归纳出微信图书馆的主要建设内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对策性建议,以促进图书馆服务不断创新。
关键词 微信服务;微信图书馆;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7-0043-02
根据微信2017数据报告显示,每天有9.02亿人登录,而微信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也高达350万,这其中就包括国内千余家图书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利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载体为读者提供便捷的图书馆在线服务而开通的微信订阅号或服务号。2018年6月,笔者通过清博大数据搜索“图书馆”公众号,发现有些图书馆只是基于微信平台开展了信息推送、留言回复等单一服务;而传播指数WCI排名靠前的图书馆则借助了微信后台API实现了微信办证、书目检索、图书续借等多种功能,甚至还提供多媒体形式的在线阅读,吸引大量用户关注并分享。
1 图书馆微服务典型案例分析
1)创新功能,用“技术”提升服务的广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分为订阅号与服务号,订阅号侧重信息推送,而服务号重点在于提供服务和用户管理能力。2014年初,广州图书馆直接以“服务号”形式开通微信公众号,将微信平台与数字图书馆系统及图书馆业务系统无缝对接,在提供微信图书借还服务的基础上,还陆续推出二维码电子证、微信缴费、活动报名与签到等创新业务,方便读者无需排队就可微信办证,缴纳图书逾期费以及报名参加各类读者活动。同时微信上的“用机查询”让读者实时了解图书馆内读者用机的使用情况,以提升电脑的使用率;“服务数据”既方便读者了解自己的借阅账单、借阅习惯、阅读倾向,又实时反映了当地公共图书馆当天及全年累计的注册、借阅情况。截至2018年3月,关注该服务号的人数已累计达到50万+,其中读者证绑定人数30万+。
2)跨界合作,用“声音”传播文化的武汉图书馆。“互联网+”时代,“读书”已经不是单纯使用眼睛的行为,而是多维度的内容体验。“武图之声”是武汉图书馆与武汉音乐广播跨界合作,于2015年5月正式通过双方微信公众号面向市民提供用“声音”传播文化的创新服务。“武图之声”主要推送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依托武汉“名家论坛”等品牌讲座资源,浓缩精品讲座内容,让更多的市民在微信中聆听名家的声音;二是深入挖掘江城人文风情、千古佳话、轶闻趣事等地方特色资源,借助电台著名播音员的甜美噪音解读城市历史,讲好武汉故事;三是按主题为市民推荐图书,朗读精彩片段,在美文、美声、美乐的完美结合中引领市民爱读书、读好书。2018年4月,《聆听文化的声音:武图之声》在中国图书馆学会举办的“创新引领未来——第一届公共图书馆创新创意作品征集推广活动”中荣获“最佳创新奖”。
3)创意新颖,用“情怀”打动人心的武汉大学图书馆。一个别出心裁的创意,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常常会给一篇简单的微信推文带来意想不到的阅读量。2017年6月初,武汉大学图书馆围绕“青春、诗意、陪护、成长”这一情感主题,分别以卡通形象小布和简笔火柴人代表图书馆和毕业生,以小布的口吻通过微信平台向在校毕业生们“寄出”了“一封来自小布的毕业情书”。打开“毕业情书”,一幅以手绘漫画形式展现的小布伴随武大学子从入学到毕业的时光画轴,在一首沉静忧伤的钢琴曲中缓缓展开,其微信页面显示数据包括入馆的第一天、在校期间的进馆次数、个人借阅量、在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等个人信息内容。一周后,“投票,送一份专属记忆”“名单,寻找最美毕业照”等一系列后续推文,采用动态H5方式又吸引众多在校毕业生在个人的“专属情书”中提交毕业照,发表毕业感言,最后汇成微信“毕业电子照片墙”。2018年6月,该服务案例在上海举办的“微服务,新智能——第一届图书馆新媒体创新服务案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2 微信图书馆的建设内容
通过对上述几个微服务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建设一个较为“成熟”的微信图书馆,至少应该完成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群发图书馆的新闻公告、活动信息,方便读者及时了解图书馆动态;二是实现在线参考咨询,方便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三是对接图书馆业务系统,方便读者完成微信办证、书目检索、图书续借等操作;四是提供在线阅读,方便读者随时获取电子图书或期刊等数字资源;五是开通现场直播、在线答题等服务功能,方便读者参与线上阅读推广活动。综上所述,笔者将微信图书馆概括为基于微信平台提供馆藏资源服务的在线图书馆。
3 微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1)关注前端技术,拓展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是微信图书馆建设的发展趋势。点开多家图书馆微信,“微服务大厅”是最常见的一个菜单,通过微信绑定了读者证的用户在此虽然可清晰地查询到个人相关借阅信息,但缺乏对用户阅读习惯、阅读轨迹的分析,因此无法提供更加精准、周到的个性化服务。笔者建议在微信平台中引进“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读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借阅信息、浏览痕迹等数据进行多层次分析,了解读者阅读背后的实际需求,以此为据“猜”到读者的“喜好”,并“投其所好”地将资源通过微信主动推送到身边,使丰富的馆藏资源被合理利用。
2)丰富阅读内容,激发阅读兴趣。便利地获取数字资源,并实现在线阅读是微信图書馆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许多图书馆都习惯将其图书、期刊、视频、音乐等数字资源“隐藏”于名为“云阅读”或“阅读空间”菜单里,其好处是资源集中,便于管理,但缺点是不够直观,不易获取。此外,由于数据库提供商的不同,导致每种资源都需按照各自的方式注册登陆,这些繁琐的操作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意愿。因此,为提高资源利用率,笔者建议结合数据库中的内容,按照主题定期推送一些以原版图书的文字与图片为基础,配以导读语音或视频创作出的知识性微文,附上二维码方便用户直接获取全文,转发给好友或分享至朋友圈,以此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扩大宣传途径,提高粉丝数量。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是迅速提高微信粉丝量的有效途径。线上建议尽量避免纯文字,而是运用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采用生动直观、形式新颖的宣传方式吸引用户关注;或利用微信“找朋友”“摇一摇”等定位技术,主动向附近的微信在线用户问好,并推送信息增加粉丝。线下可在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中心、各种功能阅览室等读者密集区域里,遍布街头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设备上,穿梭城市的汽车图书馆车身上,甚至城市的公交地铁上张贴图书馆微信二维码,面向更多的市民介绍微信图书馆的服务与资源,让微信阅读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4)加强团队协作,保证持续发展。微信图书馆就是一个浓缩型的微型图书馆,组建一个专业技术较强、人员配置合理的服务团队是建设微信图书馆并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笔者曾多次参加行业内的新媒体服务工作培训,在与同行的交流中了解到,业界新媒体服务认知度较高的国图、上图、杭图以及深图等,早已陆续建立了专职从事微信图书馆建设的部门或团队,其分工包括:内容策划、文字编辑、美术设计、服务推广等,并通过轮流值班制为读者提供及时的信息资源服务。同时各馆还通过制定各种微信管理办法规范工作流程,保证服务质量;采取评优评先、推送外出学习等一系列的激励机制,鼓励团队伙伴勤于思考,乐于创新,以高质量的原创作品来保证图书馆微信服务
发展。
4 结束语
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流量窗口,日益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生活方式。因此,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技术开发和运营管理,利用新应用、新成果逐步完善自身服务,运用“图书馆+”思维,创造图书馆服务新业态,将丰富的馆藏资源主动推送到每一位读者身边。
参考文献
[1]微信官方发布《2017微信数据报告》[EB/OL].[2017-11-12].http://tech.sina.com.cn/roll/2017-11-12/doc-ifynsait6972637.shtml.
[2]清博指数[EB/OL].[2018-06-10].http://www.gsdata.cn/query/wx?q=图书馆.
[3]陈荧.图书馆微信公眾平台的服务实践——以广州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6(5):9-13.
[4]黄晶华.微信公众号在高校图书馆中的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馆,2017(2):108-1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