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2014“中国梦”国际传播评价
范文 刘琛
“中国梦”集中表达了中国建设的愿景,体现了中国的治国思路与理念,回应了“中国崛起将给世界带来什么”等国际关切。因此,介绍好、讲述好和解读好“中国梦”将为“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发挥重要积极作用。那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的“中国梦”对外传播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为此,本文借鉴“国家形象”概念提出者、英国政策顾问西蒙·安霍尔特(Simon Anholt)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评价一国重要思想国际传播的指标,分别是“关注度(attention)”和“影响力(influence)”,并以此为依据分析2014年“中国梦”的对外传播。研究选取“世界新闻链接”(World News Connection )等多个国际权威数据库,从政府公告、议(国)会辩论和媒体等多维度,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并配以访谈。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有针对性地从上述两个方面提出策略建议。
关注度
通过分析所选数据库收录的全球超过1500种英文报纸,可以发现,2014年“中国梦”被英文媒体深度报道的数量为478条。根据媒体所属国家和地区,排名前十位的统计情况见表1。
从中可见,我国国内媒体对于“中国梦”的国际传播贡献最大,让世界听到了来自中国的声音,了解了中国立场。就国外媒体而言,以国家为单位,对“中国梦”话题最关注的是美国,它的相关报道量是俄罗斯的近四倍,印度的近三倍,并明显高于英国(7条)和澳大利亚(7条)等同样与中国关系密切的西方国家。从地区层面看,亚洲最重视这一新理论思想,贡献了相关报道总量的约70%。
通过进一步分析国际媒体对“中国梦”的报道选题(见表2),可以发现排名前五位的议题主要为“中国梦”在中国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表现。
这个统计结果显示,在国际媒体视角下,“中国梦”思想对于中国的内政影响最大,其次是中国经济(114条)。相比较而言,它对中国人的生活所带来的变化还未能得到国际舆论的充分讨论。
总之,从2012年“中国梦”理论思想提出到2014年,“中国梦”的对外传播取得了切实成效,提升了国际关注度。在被报道量上,比2012年的55条有着大幅提高。此外,所到达国家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突出的表现是得到了肯尼亚等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在面对成绩的同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工作主要有三个。
首先,需要重视对“中国梦”的舆论热点引导,促进相关报道和讨论更多转向民生等方面。目前,国际媒体的报道过于聚焦政治和经济范畴,因此难以体现“中国梦”意在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核心思想。如果这种议程设置长期不变,可能会引发对“中国梦”单纯是为了提升中国政治和经济实力的误读与曲解。在这方面,中国媒体可以发挥议题设置的带头作用。
其次,需要继续推进“中国梦”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传播。根据本文的统计可见,这些国家最关心第三世界话题。以亚洲为例,它有关“中国梦”的报道量在2012至2014年一直排在首位,远超过欧洲和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然而,报道“中国梦”思想的亚洲国家一直比较固定且局限性很大,尤其是未能拓展至中亚和蒙古等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以及缅甸、文莱等更多东盟国家。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着力增强与这些国家的交流和沟通。
最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欧盟国家的“中国梦”传播。目前,欧洲对“中国梦”的关注度较为有限,例如:2014年,法国对此的报道为6条,德国为5条,几乎与克里米亚(5条)持平。这与中欧之间的密切度不相匹配,需要重视并做出改善。
影响力
根据本文对所搜集材料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中国梦”的国际传播影响力在总体上是积极和正面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各界在解释“中国梦”的目标时,能够理解并认同它意在“国家繁荣与复兴,以及人民的幸福”(represents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rejuvenation as well as the peoples happiness)。对此,接受本文访谈的海外民众多数表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成就证明了中国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因为“它是一个仅凭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就能带领两亿人脱离贫困的伟大国家”(lifted 200 million people out of poverty with tenth of the worlds arable lands)。
第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梦”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如何看待自身扮演的新角色、面临的新任务和提出的新目标。重要的是,这一思想蕴含着鲜明的现代化理念、全球化视野和人文主义情怀。说它“现代化”是因为“中国梦”的实现道路是法制化和制度化;说它“全球视野”是因为习近平等中国领导人反复重申“中国梦”希望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说它“人文主义情怀”是因为“中国梦”着眼于人民的福祉。一些国外“意见领袖”在不同场合都指出,“在中国与世界共同面临严峻挑战,并步入发展新阶段之际,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全球化高度的思想和实践,‘中国梦是一种新的务实性实用主义(‘Pragmatic Realism),如果它能带动中国崛起(Chinas Rise)就值得认真观察”。
综上所述,国际舆论承认“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国际和国内影响力,并且得到了广泛重视(Theres a lot of focus on the ‘China Dream, both its international and its domestic implications.)。这意味着“中国梦”的对外传播赢得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开局。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着重考虑两个方面。
第一,重点围绕“中国梦”是中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新思想这一主题开展传播,回应世界关切。在相关讨论中,国际社会感兴趣的是“中国梦”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指导思想的异同点,希望借此把握面向未来的中国战略部署。目前,我们提供的传播内容重在对“中国梦”的内涵与本质的阐释,还需要加强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对这一思想进行解读。
第二,针对“中国梦”的质疑焦点,及时应对。对“中国梦”持负面态度的观点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出疑问。一个是从理论的逻辑性层面,质疑多民族和多文化的中国怎么可以有一个“中国梦”(China Dream: One too many?),例如:实行“一国两制”的香港和澳门的“中国梦”是什么?另一个是地缘战略层面的担忧,指出如果“中国梦”上升为“亚太梦”,中国是否会在地区称霸?这些声音需要我们给予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策略,表达中国观点,扫除干扰中外交流合作的舆论障碍。
(本文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成果,项目编号:09CXW0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