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闻道德缺失及对策分析
范文 王珏
摘 要 新闻媒体作为各方信息的权威性载体,包括记者、编辑、主持人等在内的新闻主体,其新闻道德水平的高低与否,可能会影响新闻信息内容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为进一步探讨新闻道德的问题,文章将在分析新闻道德缺失危害性及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深入研讨应对新闻道德缺失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新闻;道德;缺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8-0037-02
0 引言
新闻媒体以权威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信息,为社会大众提供了解各界情况的渠道,并起到引导社会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舆论的作用。因此,新闻媒体所提供新闻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权威,将直接影响社会大众对新闻报道内容的分析和判断,甚至会影响社会大众的选择和行动。在信息化时代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媒体作为与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并列的“第四种权力”,对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力,己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新闻道德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
1 新闻道德缺失的危害性分析
1.1 有损国家形象和公众利益
社会公众对于新闻权威性的认同,源自于国家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对新闻媒体身份承认,因此新闻道德一旦缺失,必然有损国家形象和公众利益。譬如某道关于“高露洁全效牙膏被疑致癌”的新闻,新闻报道之后,这种品牌牙膏的销售量每况愈下,甚至有个别消费者要求超市退货,事后被证实为不实报道。再如“西瓜注红药水”、“香蕉致癌”等未经证实新闻信息不径而飞后,海南很多瓜农和蕉农在丰收年遇到了市场萧条的尴尬局面,西瓜、香蕉严重滞销,蒙受了巨大损失。这些新闻的不实报道,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新闻道德缺失,并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和公众的利益。
1.2 造成媒体公信力下降
新闻媒体和相关从业人员,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面对各种主客观的压力,所谓的“收视率”、“看点”、“卖点”等,成为新闻媒体及相关从业人员应对竞争的“武器”。这种违背道德原则的新闻,将天平从社会利益的一段,极端地转移至市场利益,尽管能换取短时间的关注度,但一旦被揭穿,必然会丧失社会公众的信任,媒体公信力将荡然无存。
1.3 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新闻媒体以专业、公开、公平的角度,将社会各种话题,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于社会公众面前,为社会公众还原新闻的事实真相。对于存在社会矛盾的新闻事件,通过媒体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反之,假如媒体未能以专业、公平、公开的角度,履行自身舆论监督和引导的职能,而是杜撰虚假新闻、恶意炒作新闻,这种违背道德原则的新闻媒体个别行为,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1.4 损害记者职业形象
记者作为新闻媒体的前线工作人员,被社会各界誉称为“无冕之王”,承担着把关新闻素材质量,引导新闻报道方向等重要职责。然而,新闻媒体在商业化的市场环境中,记者自然免不了面对社会的各种名利与物质诱惑,加上目前国内对记者职业法律监督的缺失,以及新闻媒体对记者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某些综合素质水平较低的记者,可能会违背职业道德,报道所谓的有偿新闻,甚至是虚假新闻,严重抹灰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形象。
2 新闻道德缺失问题的成因
2.1 制度滞后
道德是社会各个领域中约定成俗的规定,本身具有规范性特征,但仅能依靠自身的约束能力,达到规范言行举止的目的。新闻媒体属于特征的行业,其一言一行,均代表着社会的公正、公平、公开,乃至权威,因此单单依靠道德自我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相关制度的强制性约束。然而,目前国内用于约束新闻职业道德的制度苍白无力,譬如传播活动的制度,职业特点不够鲜明,缺乏可操作性,无法切实起到强制性约束新闻道德行为的作用。
2.2 商业影响
在产业链当中,媒体以信息产业的身份,运行于市场经济轨道的前沿,需要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一席之地。由于新闻媒体所掌握信息的特殊性,决定了新闻媒体在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地位,当然也不乏由于竞争力不足,而被破产和兼并的新闻媒体。为避免遭到市场的淘汰,很多新闻媒体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市场上谋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本,而将商业利益置于首位的新闻媒体,自然不会过于重视伦理道德,在商业利益和伦理道德选择两难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给新闻道德带来破坏性的冲击。
2.3 法制漏洞
关于新闻媒体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新闻传播与国家安全》、《新闻传播与社会秩序》、《新闻传播与公民权利》、《新闻媒介经营与管理规范》、《对涉外新闻传播活动的管理》等。在这些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新闻媒体不得传播淫秽、色情、暴力、迷信、恐怖、邪教等信息。也就是说,法律法规对于新闻道德约束,仅停留于宏观调控的表面,至于微观的伦理问题,譬如虚假信息,没有详细的法律条文规范,这也是新闻道德缺失不得不重视的一个原因。
3 新闻道德缺失问题的应对
3.1 媒体管理的规范化
根据新闻媒体的职能特征,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方式,包括宣传主管部门、中国记者协会、地方记者协会等,都肩负监督新闻媒体道德重要职责,考虑到当前新闻媒体道德约束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这些主体部门除了要提出相应的制度和法规完善建议,还需要在管理和运行机制方面下功夫,认真研讨当前新闻媒体市场存在哪些职业道德缺失问题、问题成因和危害性等,以及寻求针对性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方法,争取将新闻行业的道德自律机制,与新闻管理的制度、法律法规和业内约束等有机结合情况,为新闻媒体市场,营造兼具激励、正面、惩罚、扶正、除恶等良好道德环境,使得监督职能履行到位。
3.2 促使新闻道德法制化
法律法规可以说是新闻职业道德把关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也是人们寻求合法求助,并获得公正、公平、公开帮助的有力保障。对于新闻媒体而言,本身的身份正是为了弘扬正义和宣传道德,假设新闻道德缺失,就必须借助比新闻监督、引导更有力的武器—法律法规,对这些权威的信息掌握者进行强制性规范。为完善新闻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首先要明确新闻道德责任的界定方法,包括新闻媒体个体的动机和整个新闻媒体的行为等,都设定了统一的标准,要求监督新闻道德责任的落实,并要求新闻媒体进行自我道德评价和履行相应职责。其次是赋予新闻媒体监督单位足够的监督权力,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在不影响新闻媒体正常履行职责的情况下,有权对新闻媒体的行为提出疑问、反驳,在争取得到司法机关等允许的情况下,有权要求新闻媒体做出公开解释。最后是构建以责任为核心的道德调控体系,同步设立奖罚机制,以明确新闻媒体的责任和责任追究方法,这样新闻媒体必然会自觉做出合理道德选择,将自身的道德责任落实到位。
3.3 职业道德标准建设
除了外界的强制性要求与监督,还需要加强新闻媒体自身职业道德标准的建设,这是新闻道德缺失问题解决的治本之策。笔者认为新闻媒体的工作者,包括新闻信息的采编、传播、交流、报道等,都需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围绕职业道德制定相应的职业道德标准,以填补法律法规存在的空缺。针对目前新闻市场愈演愈烈的新闻道德缺失问题,一方面要引以为戒,分析新闻道德缺失问题的原因和危害性,进而对自身单位部门提出有关的道德标准,用于单位部门的自我约束,另一方面是在遇到道德舆论危机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标准,严厉处罚当事人,并总结原因,避免类似道德问题再次出现。
参考文献
[1]朱银端.网络伦理文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黄寰.网络伦理危机及对策[M].科学出版社,2003.
[3]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