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言论集纳
范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姬德强在《出版发行研究》2019年第11期发表的《发展中的中国国际传播思想及其世界意义》一文中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命题的提出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乃至国际传播秩序的重构提供了新的方向,是天下体系的学术思想在政治理想领域的顶层设计,是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和文化伟大逻辑的自然延伸,是中国智慧上升为全球传播伦理上游的历史性选择。不同于20世纪不结盟运动提出的“国际信息与传播新秩序”(NWICO),也不同于欧美国家提出的以信息的自由流动为修辞的单边全球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张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和更包容的传播关系,既有对于国家主权的鲜明捍卫,也有对于人类整体命运的大国担当。正如史安斌所梳理的,“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尤其是突出了把‘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和‘坚持网络主权理念作为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建设的根本原则,这一兼具‘中国智慧和‘全球视野的思想既主动承袭了构建全球信息传播新秩序的历史宿诺,又积极回应了当下地缘政治经济走势剧烈波动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天津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柴尚金在2019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讲好中国制度故事》一文中认为: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既要澄清和批驳抹黑中国制度、误导国际舆论的不实之词,引导国际社会客观看待中国的制度文明、尊重每个国家选择适合自身国情的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也要讲清楚是什么,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同样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比如,要着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殊性和一般性的有机统一,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2019年12月9日《环球时报》发表的《文化传播需要更多李子柒》一文中认为:传播往往不能只考虑“我有什么”,还要考虑“他对什么感兴趣”。文化传播既要以我为主,也要對受众有深入理解。如果只是把“我的内容”做简单单向传播往往不会产生良好效果。李子柒视频所展现的是中国人生活中真实的存在,能够吸引对这样的文化和生活样态缺少了解人们的强烈兴趣,这显然不是刻意的扭曲与迎合,也没有流于粗俗和低级,而是注重传播的题材吸引力。这说明选择合适的素材是传播的重要方面。李子柒走红是文化传播规律和特征的具体展现。它是相当成功的文化传播,创造了中华文化跨文化理解的一个部分。我们要避免大众文化传播产生消极的效果,但我们更需要有越来越多的李子柒,让他们用自己的能力生动鲜活地创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文化传播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它需要更多的路径、方式和内容。

    @察哈尔学会:【于洪君:对外传播应是舆论斗争与人文合作的有机统一】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前大使于洪君认为:开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舆论斗争,既不能软弱、妥协和退让,也不能偏激、冲动和失态,要注意有理有据有节,注意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统一,注意抓住主要矛盾,打击主要对手,解决主要问题。要把讲好中国故事,以事明理,以理服人,而不是深化对立,制造仇恨,作为开展舆论斗争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很多情况下,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以偏盖全,笼而统之;不要一概而论,伤及无辜;也不要不问青红皂白,任何时候都简单化地使用“西方”“西方媒体”“西方国家”“西方势力”等概念。我们有这样的经验,也有这方面的教训。要把不断提高国际舆论斗争的能力和水平,放到对外传播机制体制建设的全过程中来。(2019年12月11日10:11)

    @中国社会科学网:【李继东: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建设的话语偏向与转向】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李继东认为:中国企业形象建设有必要寻找一条突破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实现基于中国实践的话语转向,让富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成为国际社会熟知的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示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中国企业要想提升海外形象,需要统一企业言说、企业行动和企业身份,向世界传达开放、协商、平等、合作、共赢的声音,展示成功、责任、公平、信任多方位的理念,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中国特色的本土实践提炼出中国道路的系统化学说,建立话语自信,掌握话语主动权,把中国企业形象的塑造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向海外民众传递立体多彩的企业形象。(2019年12月5日10: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