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国法院把司法拍卖“搬进”直播间
范文

    新华社报道

    身穿制服、面对镜头,介绍起等待拍卖的标的时一改往日庭审时的严肃。近日,包括浙江宁波中级人民法院在内,中国10余家各级法院尝试了通过电商平台,以直播方式进行司法拍卖。

    “5、4、3、2、1,成交!”如同电视购物,又仿佛拍卖会现场,2019年12月12日上午9点,宁波中院两名法官和一名主持人面对镜头宣布,经过64次竞价,一套位于山东青岛的海景房最终以451万元的价格成交。

    除了房产、车辆,当天直播间的司法拍卖物丰富多样:车位、园林苗木、手机号码所有权……许多网友惊呼,法院司法拍卖的直播间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

    新颖的方式吸引了大量观众进入直播间。短短1小时,累计在线观看超过8000人次。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裁决处处长金首是第一次走进直播间。“一开始决定上直播间也有点懵,前后准备了半个月,专门搜集了拍品,做了脚本彩排和话题设置。没想到直播带货的效果比想象中好得多。”

    初步统计,此次约1小时直播时间里,宁波法院司法拍卖现场成交金额超过1亿元。

    司法拍卖是指法院在民事案件强制执行程序中,按程序自行进行或委托拍卖公司公开处理债务人的财产,以清偿债权人债权。

    近年来,通过网络平台,中国法院的司法拍卖正越来越便捷,也成为高效助力司法执行的重要方式,以司法拍卖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2012年起,浙江法院首先和阿里巴巴平台创新探索,通过电商平台进行司法拍卖。

    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已有31个省区市、超过3400家法院通过该平台进行涉诉财产处置,共计网拍超过191万次,成功处置标的56.6万件,成功处置金额约13079亿元,网拍平均成交率82.75%,平均成交溢价率约155.75%。

    金首表示,传统的司法拍卖参与人数有限,导致标的处置的溢价率不高,通过互联网,特别是直播平台,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到拍卖当中,标的成交概率也就越大,相应的溢价率也会越高,对执行案件的各方来说都是件好事。

    “有网友说法官当起了卖货的‘店小二,实际上我们不仅是卖货,还是向社会介绍法院的执行工作、司法拍卖规则,目的是為了帮助解决执行问题。”金首说:“这样的‘店小二也挺有意义的。”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