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编辑如何在工作中与作者取得“双赢” |
范文 | 汪祁 摘 要 一篇好文章的刊发,往往结合了编辑和作者双方的付出,需要共同的努力,才能得以完成。在编辑加工稿件的过程中,与作者保持良好高效的沟通,是刊发一篇好文的必要条件。一篇文章的策划、写作、编校、出版,编辑和作者虽然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但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即为广大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文章。因此,编辑能否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双赢;沟通;平等;原则;质量;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7-0155-02 1 作者与编辑的关系 编辑与作者是一种相互成就的合作关系,二者唇齿相依,彼此都是对方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无法单独存在。因此,责任编辑要摆正心态,正确认识与作者的关系。只有清楚地对自己的角色身份做好定位,才能在两者的关系中正确认识其角色所赋予的权利与责任,积极主动地与作者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模式。 1.1 合作关系 一篇好的文章一旦问世,受人称赞的不仅仅是作者的学识与文笔,还有编辑的慧眼识珠与修改技巧。正所谓“编作相长”,编辑成就了作者,作者也成就着编辑。 1.2 朋友关系 当编辑拿到一篇稿件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行文思路,不要觉得作者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给予配合。编辑要与作者多沟通、多联系。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和智能化手机,也使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沟通更便捷。编辑可以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作者,也应该耐心地倾听作者的创作目的与写作流程。编辑要尝试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把作者当作朋友一样对待。这样,即便在文章的编校过程中,双方意见相左,也能较和谐地相处,从而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促成双赢局面。 当编辑与老作者之间的默契合作程度上升到一定高度时,老作者是非常愿意向编辑推荐新作者的。所以,编辑与老作者保持友好的朋友关系,还能通过他们来拓宽自身的作者群。 1.3 师生关系 中国有句古话,三人行必有我师。可以说,编辑与作者是相互学习,互为我师的。编辑与作者在不断交流中,不但能提升文章质量,也能提升彼此的经验水平,可以逐步建立一种互利互赢的师生合作关系。与作者相处时,一定要保持谦逊,善于倾听,切忌若无旁人、滔滔不绝,完全不给作者发言的机会。 2 在文章修改过程中如何与作者沟通 在期刊编辑工作中, 无论是组稿、改稿还是退稿,编辑与作者的沟通交流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如何较好地进行沟通交流,是责任编辑的一门基本功。编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 尊重作者 作者是作品的提供者,是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每一部作品的产生都饱含了作者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结晶。如果没有作者,编輯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作者是编辑工作的基础。所以编辑在与作者建立联系时,要充分地尊重作者及作者的劳动成果,不能因为自身享有选择、刊发文章的权利,就在作者面前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要尊重作者的付出,不要轻易否定作者的观点。编辑在工作中要时刻记住自己与作者是平等的。 编辑加工稿件时,须全面了解作者的行文风格,尽量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切忌按照自己的喜好对稿件进行润色,使作品偏离原来的风格,进而失去作品应有的风貌,这是对作者极大的不尊重,也是作者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2.2 做好准备 作者是专家,编辑是杂家。作者既然负责“专”,那身为责任编辑,就必须把“杂”做到位。在日常工作中,编辑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审读文稿时及时发现问题。问题暴露后,编辑应在充分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前提下,以专业、客观的视角,对作者因主观上的局限性而产生的不足提出修改建议,并及时根据作者的写作特点更改自己的编辑计划。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编辑们要学会“因材施教”,于日常相处的细微之处了解每位作者的不同秉性,根据对方的成长经历、性格特色有针对性地、用对方能够接受的语言去说服对方。让对方既能接受已方的建议,又不至于产生不快。这就需要编辑在日常工作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把工作时时刻刻放在心上。 2.3 赢得信任 对于很多作者来说,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是他们辛辛苦苦“抚养”长大的,没有哪一位父母喜欢别人挑自己孩子的错。所以,编辑只有给出强有力的理由,才能让作者心服口服、才能让作者真正放心地把书稿交给你处理。编辑在择稿过程中,要本着对作者负责的态度、不轻易放弃每一篇来稿的理念,及时与作者沟通,尽自身最大努力做到既不让作者的汗水付之东流,也不违背最初的选题策划。总之,编辑要通过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才能取得作者的信任。 2.4 坚持原则 编辑一旦发现文章中有“硬伤”,一定要马上通知作者,这样不仅是对作者负责,更是对编辑自己负责。编辑首先要能做到勇敢质疑,不能因为作者是某些领域的专家就选择盲目相信,要坚持用稿原则,大胆指出文稿中出现的疏漏。同时,编辑也要做到冷静对待不同观点,不能不懂装懂。 其次,编辑不能因为某些作者是老作者,为顾忌对方的颜面、为了日后还能继续合作,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做不止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埋下了“炸弹”,也有失千千万万读者对我们的信任。 最后,如果作者固执己见,坚持不肯按编辑的要求修改稿件,编辑需做到“壮士断腕”,绝对不录用有问题的文章。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有一些作者的文章非常优秀,文笔佳、质量高,但是与本刊的办刊宗旨或栏目设置不符。遇到这类情况,编辑要充分肯定文章的价值、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同时说明不能刊发的理由,争取作者的理解。如有条件,可以给作者提供可刊发此类稿件的其他投稿信息,这样,不但肯定了作者的稿件价值,还有可能得到作者的二次投稿。 2.5 当好学生 在与作者沟通时,编辑要虚心向作者请教,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还可以增进与作者的关系。由于作者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背景、专业领域各不相同,其学术水平及写作能力自然高低不一。但即便作者只是普通的老师,甚至是一般的学生,他们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都有可能掌握编辑所不知道的各类信息。所以,有些时候编辑要把自己当学生,抱着学习的态度与作者们打交道。作者如果有倾述的意愿,编辑应该摆出聆听的姿态,认真细听,当一名好学生,同时注意避免频繁请教给作者造成不便。 3 文章发表后如何与作者保持良好关系 3.1 树立服务意识 为了让作者感到亲切,最常用的方法有三个:一是积极处理好作者的稿费与邮寄样刊的工作,不能等到作者催促后再做;二是在作者需要通过已发文章评奖时给以热情的帮助,比方说,按作者请求邮寄多本样刊、查找多年前刊发的文章、开具稿件刊发证明等;三是逢年过节时,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寄贺卡等方式送上祝福。这样做,能给作者留下好的印象,为以后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树立服务意识,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为本刊物赢得良好声誉和广阔市场。 3.2 常举办座谈会 不定期的组织作者召开评刊会、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刊物的看法和认识,请他们建言献策,集思广益,为刊物的发展与改革夯实基础。同时,座谈会拉近了作者与编辑的距离,也体现出出版机构的人文关怀;而面对面地交流更能表情达意、联络感情,使作者感到亲近、愉悦。 3.3 建立激勵机制 期刊可定期挑选优质稿件,如举办优秀来稿评选,或组织系列征文竞赛,设立奖项、颁发奖状;给予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有条件的话,可以将这些活动常态化,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总之,想一切办法调动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大家撰写出高质量的稿件,也为进一步提高本刊的知名度奠定基石。 综上所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一门高深的语言行为艺术,而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沟通更是一门需要技巧与智慧的学问。尤其是对于责任编辑来说,只有掌握了恰当的沟通技巧,才能与作者沟通时产生良好的共鸣情绪;只有用诚心,才能换得作者的真心;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作者沟通中的技巧,才能保证编辑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皎.既是朋友关系又是合作关系——浅谈编辑如何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J].传播力研究,2018,2(21):155. [2]赵荣芳.试论图书编辑与作者关系的改善与沟通技巧[J].新闻研究导刊,2017(15). [3]王鹤远.谈谈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J].赤子(上中旬),2015-10-05. [4]尚菲菲,牛燕平,王生凤,等.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如何做好与作者沟通[J].学报编辑论丛,2016:230-2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