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众声喧哗如何“听清事实”
范文

    近年来,无论是影响国计民生的国家政策,还是具体而微的地方文件,误读并不少见。其中,既有因相关部门遣词造句不严谨、细节考虑不周全造成的误读,也有因媒体要找“亮点”、专家要找观点、网友要找情绪点而导致的误判。尤其是在比拼速度、抢抓眼球的背景下,媒体都在抢第一时间、第一落点,甚至以点概面、以偏概全,更会让这种误读被加速传播、成倍放大。各种混乱影响了政策的落地率、执行力,也损伤了媒体的公信力、感召力。

    当然,媒体偏好的背后,是社会的“观点市场”。政府治理现代化,既包括多元协同的公共性,也包含遵循规律的专业性。换句话说,政府出台的公共政策,既要通过“公共性”来体现群众意愿,也要通过“专业性”来实现公共利益。一方面,政府需要尽可能多做政策说明工作,多一些社会预期管理,让专业决策尽量通俗化;另一方面,媒体和公众也要多一些细心耐心,学会用专业思维来评判公共政策,用系统思维来把握“全部事实”。

    在一个众声喧哗的舆论场,我们不缺乏多元多样的观点,却往往缺乏完整可靠的事实。正如有人感慨今天的调查记者越来越少了,贴近事实本原的“就事论事”也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品质。成熟的价值观,必然是稳定的价值观;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事实观,就不可能有一个稳定的价值观。正如周恩来曾经说过的,“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成熟的政府,理性的公民,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5: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