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采访词义探源 |
范文 | 戴振雯 【摘要】本文通过对“采”和“访”以及“采访”的词义探源,厘清新闻工作中采访的完整含义。 【关键词】采 访 探源 采访是现代新闻工作者以新闻传播为目的所进行的搜集材料的活动。在各种有关新闻采写的书籍中,关于“采访”的词源解释,一向只把“采”解作“采”。但在古代汉语中,“采访”是写作“採訪”的。也就是说,“采访”是“採訪”的简化。 但是,其中“采”与“採”并不是简单的繁简关系。“采”与“採”还是一对古今字,这意味着它们的词义不是完全等同的。所以在探究“采访”的词源时,不能忽视“采”与“採”繁简之外的古今关系。否则,便不能了解“采访”完整的词义。 一、“采”和“採” “采”和“採”是一对古今字。也就是说,先有“采”字,然后又产生了“採”字,代替了“采”的部分指称功能。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采”的解释是:“捋取也,从木从爪。”①“采”字是由“木”和“爪”两个字合成。“爪”字在《说文解字》中解为“覆手曰爪”②,像向下拿物的手形,而“木”像“植物”之形。“采”合二字则表示手在植物之上摘取茎叶或果实。这是“采”的本义。在《诗经》中,以“采×”名篇的有七篇,而用到“采”字的篇章就更多,可见在上古社会采集植物是当时劳动者经常的活动。下面是人们常引述的诗经名句: 《诗经·周南·苤苢》:“采采苤苢,薄言采之。”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第一句“采采”有两解:一说是鲜明丰茂的样子,一说是采啊采啊的意思。苤苢,一种野菜,据说是车前子。薄言,语助词。采,采摘。之,代词,指代上文苤苢。第二句中“采葛”,指采葛的人。第三句葑与菲,指的是萝卜和地瓜。以,用;下体,指萝卜和地瓜的根部。这几处用到的“采”字都是采摘的意思。从这几句可以看出,“采”有较广的对象,不仅指果实,也指叶茎,还可以指根部。 上古时代文字常常兼职,有时一个字要担任几个并不同源的词义的记录,这几个词之间通常是同音的关系。采字在上古,不仅记录“采摘”的“采”,也记录“彩色”的“采”。如《孟子·梁惠王上》:“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于目与?”孟子文中的“采色”,是“五彩”意思。后引申为“文饰”。除此之外,“采”还有其它功能。在上古,这两个词只因同音,用了同一个字来记录。后代为了精确表达,对这些兼职的字分别造了不同的字来表达。采摘的采,写作了“採”,而“彩色”的“采”,写作了“彩”。“采”和“採”,“采”和“彩”被称为古今字。虽然有了今字,但古字并非全然不用,唐代教坊曲名中有“采莲子”,用的就是古字。 “采”由植物的“采摘”,到文献资料的“搜集”,是词义的引申,最早见于文献的是“采诗”一语。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诗经》三百首,就是周王派出的采诗官从民间采集来的。《汉书·食货志》记载得更具体:“孟春三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行人”是上文所说的“采诗官”, “采”在这里,是搜集资料的意思。现代汉语中“采风”的词义仍然沿袭了“采诗”的文化内涵。“风”既是指《诗经》中的民歌《国风》,也有“风俗”之义。在汉代,表示搜集材料含义的双音节词已经有了后代常用的“采集”和“采摭”等。 形成于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已收入了“彩”却没有“採”,可见“採”是更后出现的。“採”除了沿袭“采”的“采摘”、“搜集”的含义外,还发展出了“选择”、“挖掘”的含义。采摘植物,必有选择,所以“采”字原本包含了“选择”的意思,但在古文献中用古字“采”时,并无明确的“选择”之义。1937年出版的《国语词典》,其中“采”字第二个义项是“择”,所用例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一句话:“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但文中“采”正确解释应该是“取用”,并无“选择”之意。所以在《辞源》“采”字条目下,无“选择”的义项,笔者认为是准确的。古字“采”重“搜集”之义,如“采桑”、“采集”、“采摭”等,义在“网罗”;而今字“採”,在“收集”之中,更含有“选择”的意义。如“採办”、“採纳”、“採择”乃至“採矿”等,都义在“选取”。 古字“采”在《诗经》中用于“采葑采菲”,包含了“挖掘”的词义萌芽,但没有形成独立的意义,演变为今字“採”之后,就有了明确的“挖掘”之义。苏轼的《上皇帝书》中有这样的句子:“今三十六冶,冶各百余人,採矿伐炭,多饥寒亡命、强力鸷忍之民也。”由采地表的植物,到采地下的矿石,词义又有新的引申发展。 所以,不能完全以简化字“采”的古义取代对繁体字“採”的理解,“採”在汉以后取代了“采”的部分指称功能后,在词义上又有新的发展。如果仅以简化字“采”去探求采访的词义,就会忽略“采”演变为“採”之后词义的发展,而不能了解“采访”的全部含义。“採”的引申义,在研究今天新闻采访的词义时,是不能忽视的。 二、“访”的含义 “访”的繁体字是“訪”,二者之间是单纯的繁简关系,所以只要理解了“访”的古义,今义也易于明了。 《说文解字》对“访”的解释是“汎谋曰访,从言方声”。汎有“广博”的意思,《论语》中有“汎爱众”之语,后写作“泛”。“从言方声”是说访是个形声字,言是形旁,方是声旁。从《说文解字》的解释看,“访”有“广泛征询意见”的意思。“谋”是谋划,但解释不可拘泥。《辞源》对“访”的解释有四种义项:(1)询问;(2)商议; (3)访查,寻求;(4)探望。其中“询问”是本义。《左传·僖三二年》有“穆公访诸蹇叔”的记载,说秦穆公向当时已年老的蹇叔征询伐晋的意见,是问政的意思,包含了“询问”也包含了“谋划”和“商议”的意思。“询问”有“寻找答案”的意思,因此“访”由此引申出“探寻”的词义,《魏书冯·熙传》:“使人外访,知熙所在”,其中“访”,即此义。另外,“访”作为“征询意见”,不是召之来使之言,而是到征询对象的府上问政,因而,“访”又引申为“拜访”、“探望”。孟浩然《访袁拾遗不遇诗》:“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诗题和诗内两处“访”皆是“探访”之义。 古代“访问”这个词也是“询问”的意思。《左传·襄四年》:“臣闻之,访问于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诹,咨难为谋。”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在上古,访、咨、度、询、诹、谋都是近义词,所以许慎采用同义互训的方法,以“谋”释“访”。这是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访问”的合用。 值得注意的是,“访”这个词,是一个有敬意色彩的词语,说“访友”和一般说“看一个朋友”,含义是不同的。“访”还有“走访”的含义,“访”不是不动的,不是对象前来告知,而是主动前去听取,“访”的前提是“前往”。另外,“访”这个动词后面经常跟双宾语,一个指事,一个指人,所以“访”是一种和人打交道的活动,而和人打交道的目的是了解事。这些文化内涵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的“采访”中,同样是我们理解“采访”词义不可忽视的。 三、“採訪”与“采访” 所有出现在古代典籍中的“采访”都写作“採訪”。就现在所掌握的文献及研究来看,最早的“採訪”出现在晋干宝撰写的《搜神记·序》中。有的关于新闻采访的论著,用了这个材料,但却用“采访”代替了“採訪”,其实是有差别的。 干宝《搜神记》原书在宋代已经散佚,据学者考证,今天所见二十卷本《搜神记》,是明人胡元瑞从各种类书中辑录而成。而《搜神记·序》在《晋书·干宝传》中全文收录,是比较确切无误的。他在这篇序文中说: “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若使採訪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③ 这篇序文中的“採訪”二字,意思是通过向当事人询问进行资料采集,如其文中所说“访行事于故老”。在这篇序文中,“採訪”一词的含义已接近现代汉语中的“采访”了。不同的是古代“採訪”并不指新闻信息的采集。 据蓝鸿文所著《新闻采访学》,“新闻”与“采访”连起来作为一个词组用,是在19世纪中国有了近代报纸之后。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的《申报》,在面世一个月之后,向社会公开征求新闻,刊登了一则广告,题目叫《新闻采访启》④。但报纸的原文一定是“採訪”,而不是“采访”,因为“采访”是简化字出现后才有的词。 在探求词源的时候,分清“採訪”与“采访”是必要的,因为“采”与“採”不是完全对应的。古字“采”所含有的“彩色”、“彩帛”、“文饰”等含义,是“採”所没有的,而今字“採”所含有的“选择”、“挖掘”之义也是“采”所没有的。不了解这种文字与词义的演变,是不能了解“采访”的确切含义的。 总而言之,从对“采访”的词义探源中,可以了解到“采访”一词显现的和隐蔽的各种涵义: 其一,“采访”有搜集的意思,把零散的材料从各处收拢聚集。 其二,“采访”有选择的意思,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所需。 其三,“采访”有新鲜采集的意思,搜集的是关于某事的原始材料。 其四,“采访”有对人访事的意思,问于人,访于事,即干宝说的“访行事于故老”。 其五,“采访”有广泛寻访的意思,四处寻访,八方打听,即许慎说的“汎谋”。 其六,“采访”有深入挖掘的意思,像采矿一样,由表及里,挖出真金。■ 参考文献 ①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24页 ②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63页 ③干宝:《搜神记》,中华书局,1985年3月,第2页 ④蓝鸿文:《新闻采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2页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责编:姚少宝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