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全民阅读环境下的都市报转型发展 |
范文 | 许正文 【摘 要】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让纸媒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在全民阅读蓬勃发展的今天,都市报可借力新媒体实现转型发展,成为全民阅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都市报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全民阅读;内容整合;大数据; 转型发展 一、纸质阅读难被替代 早在2006年,“全民阅读”活动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倡导下开展起来。11年来,“全民阅读”蓬勃发展,各地推出的读书活动精彩纷呈,阅读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在这种大趋势下,“全民阅读”时代悄然来临,进一步推动了人们阅读习惯的培养。其中,纸质书籍阅读发展尤为迅速,让一度黯淡的纸质图书销售焕发新的活力。这从今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6年度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可以看出。报告显示,中国纸质书籍已经实现销售册数连续三年8%至10%的增长。其中,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8%,提高了0.4个百分点;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5.0%,提高了3.9个百分点。[1]这些数字背后的变化,意味着纸质阅读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难以被替代,仍有颇为可观的群体选择纸质阅读。 在纸质书籍中,除了作者自身的影响力,书籍中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受读者关注,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书籍。其鲜明独到的观点容易受到一些群体的追捧,该群体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相关纸质书籍的出版发行。 纸质阅读的魅力和难以替代性,无疑给都市报转型发展指明了一个方向:整合优质内容,锁定目标受众,保持有效互动,强化报纸的贴近性、服务性、可读性。这也意味着都市报可能不仅仅是一张新闻纸,更是一种充满阅读乐趣的刊物。 当然,要想成为一种充满阅读乐趣的刊物,都市报的内容就不能再局限于新闻,要在美文阅读与新闻选择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为了凸显与期刊杂志的不同,都市报在保持优质内容、精准投放的同时,仍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这也是都市报天然的优势,掌握得当可以增强对读者的粘性,扩大读者群体范围。 二、内容整合独树一帜 在“全民阅读”时代背景下,都市报如何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吸引更多受众阅读,培养固定阅读群体,成为转型路上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面对的是内容整合的问题。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需要以优质内容为基础,没有优质内容作支撑,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吸引读者。 融媒体时代下,信息量不再是报纸的优势,有限的版面无法承载海量的信息。这意味着都市报需要放弃很多零碎信息,比如一些有效期短、受众面窄的资讯。这些信息挤占有限的版面,且不能吸引多数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说是一种无效新闻。这种趋势下,都市报更多的是强调新闻整合。 都市报整合优质新闻内容,需要全面把握信息及媒体可能的发展方向,努力“扬长”,尽力做到“精深”。通过有目标、有方向的整合,让新闻内容成为一种有观点、有质量的信息“大餐”。如此“美味”比单纯、单向报道的新闻更有营养,也更能吸引读者阅读。 需要注意的是,此类“美味”因整合而生,必然会带有“厨师”特有的味道,如何调控好味道,成为都市报树立品牌形象的一大关键。 在整合优质新闻内容的同时,都市报的服务性不能放弃。服务性是报纸区别于图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正如《新安晚报》办报宗旨所言:为老百姓办,给老百姓看。 突出服务性,可以密切读者与报纸的关系。当然,这种服务不是简单地报道资讯,更多的是强调如何服务。比如在传递一条服务信息时,报纸可以引入更多分析,为读者的选择和决策提供参考。 与看报纸不同,网络阅读注重的是“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娱乐化阅读”,特别是融媒体平台阅读。优质图书之所以受到粉丝们追捧,是因为其包含的观点的价值。对此,都市报可以依靠整合的优质新闻内容,形成独到鲜明的观点以及深入浅出的新闻报道,进而形成品牌效应。这种内容整合需要记者编辑拥有较深的文字功底以及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于哪些内容能引起读者共鸣,需要记者编辑准确把握,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优质内容的整合效果。 都市報独树一帜的品牌形象,犹如名声在外的作家。当每一天的报纸在精耕细作中产出,对广大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精神食粮。当然,这种精耕细作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需要记者编辑一点一滴的守护。 与纸质图书相比,都市报对读者的影响时间更长,这主要是由订阅制决定的。一旦读者选择订阅,便给了都市报展示自身的机会。与此同时,读者在选择订阅时,也是在告诉都市报它的受众是哪些人,这些人有什么样的教育背景,有什么样的阅读习惯,有什么样的兴趣点。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下,及时准确掌握读者信息,对都市报来说至关重要,也为自身新闻内容整合提供了方向。 三、用大数据锁定受众 整合优质新闻内容,恰如大厨准备好了美味大餐。把这些“美味”送给最需要的人并得到认同和称赞,是都市报转型发展需要完成的目标。这中间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作为支撑。 前文有言,订阅是都市报区别于纸质图书的一个不同之处。订阅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告诉都市报生产的产品给谁看。这些订阅信息构成了最原始、最客观的数据资料。 数据价值的凸显和数据获取手段、处理技术的改进是“大数据”应用爆发的根源。如何真正应用好这些大数据,发挥大数据的威力,是当前所有人都在共同研究和探索的问题。[2]大数据在数据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改变创新模式和理念,其中行业将是大数据最大、最佳的应用领域,报纸行业也不例外。 地铁报、加油报等作为纸媒存在的一种形式,受自身定位的影响,读者群虽然比较明确,也相对固定,但可扩容性不够,比如地铁报局限于地铁内,加油报主要受众是司机。这些媒体的品牌及影响力存在先天不足。 相比之下,都市报依托订阅等信息形成的读者数据库,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一步分析读者群体的年龄结构、阅读兴趣、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等综合信息。这些信息将是都市报锁定受众、精准投放的客观依据,也是都市报实现商业价值的底气所在。基于这些大数据,都市报甚至可以推出定向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都市报建立读者信息数据库,犹如为自身“圈粉”。不仅如此,都市报还能借助这些大数据,与读者保持有效互動。在沟通中,都市报可以对自身发展进行及时调整,特别是消除潜在的隐患,做到未雨绸缪。 读者数据库存在的价值很可能远不止前文所说的内容。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大数据,需要都市报在实际转型中慢慢探索,一点一点挖掘,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当然,这种探索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全民阅读”的发展。 四、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融媒体高速发展,纸媒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并不意味着报纸即将消失。 正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6年度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报刊出版仍面临严峻挑战,但主要经济指标降幅趋缓。其中,报纸出版营收降低7.6%,相比前一年收窄了2.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降低15.7%,收窄37.5个百分点;43家报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降低2.5%,收窄4.4个百分点。 报告还显示,市场定位和读者对象更为明确的专业类、读者对象类报纸,总印数降幅分别为3.6%和1.0%,低于整体降幅5.7个百分点和8.3个百分点。这反映出报纸出版供给侧的专业化、细分化改革成效初显。[3] 这些向好的数据,给纸媒发展带来了希望。不过,作为传统纸媒的代表,经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都市报面临的生存压力依然较大。 如何转型发展,行业内众说纷纭,不少都市报已经开始大胆探索,如成立新媒体事业部,组建APP团队,力推报网融合发展等,有的甚至直接放弃报纸。这些探索的效果目前仍有待观察。 深究来看,转型发展关键在于破除旧有束缚,实现人的转变和模式的创新。犹如汽车拯救了广播,都市报作为一种传统纸媒,也将“浴火重生”。毕竟都市报依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特别是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下,其权威性和内容厚重感,恰恰是很多自媒体所严重缺乏的。 此外,都市报采编队伍的专业性,是它们长年累月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这也是都市报应对融媒体冲击,探索转型之路的底气所在。 如何在融媒体高速发展的同时重新找准自身定位,抓住读者阅读兴趣,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是很多都市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都市报的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注释: [1][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17-7. [2]赵勇.大数据革命——理论、模式与技术创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姚少宝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