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回归声音价值释放广播魅力
范文 程蕾
【摘 要】声音是广播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多媒体竞相发展的今天,广播新闻要不断打造有特色、有水准的播报语言,采写有效、精彩的现场音响,插入适当、有感染力的背景音乐,将口头语言、音响和音乐有机结合,凸显出广播新闻的真实、自然与动听,释放广播应有的价值和魅力。
【关键词】广播;口头语言;音响;音乐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媒体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但受众最终关注的是内容。因此,对广播新闻报道而言,回归有价值的声音则是关键。
广播新闻中的声音符号主要有三种:口头语言、音响、音乐。[1]
口头语言是新闻传播者进行播报、解释、说明等内容的单纯语言表达,包括播音员的播报与采编人员的报道及现场实况交流。毋庸置疑,播音员的音色、业务功底和知识结构对新闻报道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听众收听需求的提升,播音员必须不断打造自身特色、提升个人素质。而作为一名采编人员,笔者更想探讨的是记者的口播方式,记者的口播虽然比不上播音员的规范标准,但适当使用,可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传达效果更加自然,在一些走基层的报道中,这种优势尤为明显。
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黄山新闻综合广播坚持开设“走基层”新闻专栏,陆续播出大量普通人的感人故事,不断呈现黄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其中的很多报道采用的就是记者口播方式。
《走近“木梨硔”》是黄山新闻综合广播记者实地走访休宁高山村落木梨硔的口播作品。报道开始便是记者与村民一边爬山一边聊天的对话声。“好像是一个山路啊?”“是一个山路,古道也有,走这边近。”气喘嘘嘘的对话声瞬间把听众引入到神秘的古村落中,随着记者的脚步一起探个究竟。接着便是记者质朴而真实的娓娓道来,像一个向导,领着听众来到古道、摄影观景台、农家乐客栈,寻访修路的村民、宣传木梨硔的老师、农家乐的经营者、游客等,为大家展现出古村落一步步走出深山的步伐,层层揭起木梨硔的神秘面纱。比起播音员字正腔圆的读稿,整个口播的报道更显生动、真切,富有感染力,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广播新闻中的音响可分为实况音响与音响效果,是录音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表现出新闻事实和报道主题。“录音报道中的音响更应该像电视图像一样清晰自然,并通过精心制作构成‘音响画面,唤起听众心理上的视觉形象,增强报道的立体感。”[2]采访中的人物、事物和所在环境所发出的声音直接、准确、鲜活,不仅能够丰富新闻的素材,增强报道的可听性,更能体现新闻的真实客观度,“能直接构建新闻人物或事件的听觉形象,中间没有质的转换,信息质量高”,[3]能直接体现广播的优势和特点。
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数字敦煌”工程让敦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留存》,在3分多钟的篇幅中集中使用了精彩丰富的有效音响。“数字敦煌”工程完成之际,记者首先将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梦幻佛宫中的飞天表演现场声展示给听众,恢宏的音响加上细腻的描述,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衣裳华丽、造型独特的飞天从头顶优美地舞过,真切逼真。游客张女士叹为观止的赞美声“太逼真了,太逼真了”进一步烘托出数字敦煌技术的成功。继而通过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与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主任吴健研究员的权威声音,展现这一工程的目的、进程和效果,系统陈述数字敦煌工程的历程,以及今后将要发挥的作用和职责。由点及面,各方音响与现场声有机结合,准确捕捉到有用信息、典型场景和精彩细节,整个报道节奏鲜明,主题突出,可听性强,表达方式也真实传神。
广播报道中,恰到好处的音乐能够传播美和情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则新闻总有它的基调,或悲壮、或温情、或紧张、或舒缓,音乐是对气氛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因此音乐的介入可以渲染氛围,引起共鸣。同时,相对具有严肃性的新闻,特别是长新闻,容易使听众在听觉上产生疲劳,适当的音乐可以很好地舒缓听众的疲倦感,使新闻报道更具吸引力。
2015年,笔者的一篇社教专题《留住徽州味道,莫让乡音成乡愁》获得该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音乐在其中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徽州方言本是一个语言话题,声音素材丰富,但一味的徽州话展示可能会晦涩难懂,于是笔者在其中穿插了大量的徽州民歌和童谣,以及悠扬的音乐,与方言解说交相呼应,形成了美妙的和声。
报道的开头便是一段徽州民歌《十二月花名》和《夫妻怨》的压混声,具有鲜明徽州地方风韵,从而由熟悉的乡音引入徽州方言的话题。黟县童谣《门坼光》也进行了展示,表达徽州人对自己语言的深厚情感。叙述徽州方言保护录制时,方言歌《荷花荷花几月开》压混成黄山市档案局述说录制动机的背景声,深化了方言保护行为的意义。在描写校园开设方言研习班的地方,笔者压入小朋友唱徽州民歌为背景声,表现出了对徽州方言传习的希望。其中还多处应用悠扬的笛声背景音,多角度烘托渲染了徽州方言的独特性和社会各界积极抢救方言的努力。
当然,任何报道中口头语言、音响和音乐都不是割裂而论的,只有恰当的有机组合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少用、滥用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广播记者必须具备掌控全局的观念,选择有效的音响、音乐背景和合适的播报方式,熟练掌握音频剪辑技巧,让新闻达到“动听”与“好听”的平衡。
2015年11月下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文化类系列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以人文视角呈现文化流变。除了优质的选题和强大的采编制作团队,凸显“声色”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4]
“职业季”中《说唱这一行》讲述了传统艺术评书、评弹的逐渐消逝及其带来的淡淡忧伤,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凸显“声音”魅力的主题。开头便是从评弹学校的教学开始,以熟悉的评弹声为背景音,引出评弹艺术家金丽生对评弹未来的担忧。再从刘兰芳的评书现场声切入到评书影响力的下降。接着是古老的茶楼说书现场声、广播说书声,呈现说书历史的变迁。又通过当代评弹大师盛小云的回忆,及老说唱家们的创新努力,表明说唱后继无人的困境。最后以刘兰芳的评书声结尾,传达出对说唱事业传承下去的希冀。通篇评说、评唱声丰富,记者与受访者的对话自然舒畅,在播音员温暖的叙述声中,表现出说唱艺术的精湛,也传达出对即将消逝的艺术的深深眷念。
对“文物”这一静物来说,声音素材并不多,但“文物季”中的《青瓦白墙梦徽州》仍然化无声为有声,呈现出一个灵动的徽州。开场锁住听众的是加州摇滚乐队Augustana一首《Boston》,新潮而又忧伤,将故事引到徽州老宅荫余堂移居美国的往事。“古村落”里,沉重的关门声、拆房的敲打声、流水鸟叫声、村民的对话声、重大事件的现场声等等交织起来,让寂寥的文物活跃起来,更将徽州古宅的破败一一呈现。接着在当地部门的答复声中看到古宅保护措施的落实和遭遇的困难。最后以当年胡适寄托乡愁的歌曲《兰花草》结尾,借以表达人们对徽州建筑消逝的深情与老宅复原的期待。
以“声”传意,以“乐”怡情,可见真实、丰富而动人的声音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留住听众脚步的根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传统媒体亟待创新思维,融合发展,但广播之魂不可丢,从自身优势进行突破是王道。作为广播人,应积极回归声音的价值,用声音呈现事件,诠释真相,发挥出广播应有的魅力。
注释:
[1]李巖,黄匡宇,张联.广播电视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3.
[2]岳媛.浅析音响在广播新闻中的作用[J].新闻传播,2012(3):180.
[3]王宛平.音响在广播新闻中的运用[J].东方艺术,2008(S2):80.
[4]饶雷.以声为根,以情为魂——记中央电台广播纪录片《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J].中国广播,2016(4):5-8.
参考文献:
[1]罗彬.新闻传播人本责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2]肖玉英.浅谈音响在广播新闻中的作用[J].新闻传播,2011(1):104.
[3]鲁定君.音乐在广播新闻中的应用[J].新闻爱好者,2012(9):63-64.
[4]张仲兰.城市广播新闻音律之美再造[J].今传媒,2011(7):96-97、124.
(作者单位:黄山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
责编:周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