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化学习题讲评课中同伴互助学习的实践研究
范文

    姜妍

    

    笔者在初中化学习题讲评课中采用“同伴互助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现将关于实施 “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的实践方法、实施过程、实施情况调查等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什么是“同伴互助学习”

    在国外,英国的托平(Topping, K.)教授和美国的尔利(Ehly, S.)博士在1998 年出版的《同伴互助学习》(Peer-assisted Learning)一书中提出:“所谓同伴互助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即同伴)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美国的道格拉斯·弗彻斯(Fuchs,D.)和里恩·弗彻斯(Fuchs, L. S.)教授于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进行同伴互助学习策略(Peer-assisted Learning Strategies)的研究,其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将学生以配对的形式组织起来开展学习活动,有具体的操作程序,它强调在班级范围内开展一对一的学习活动以照顾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同伴互助学习”模式来自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依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的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习效率。同伴的成功,会激发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批评。开展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

    “同伴互助学习”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这一环节,并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若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同伴互助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在课堂内外让学生成为“教学指导者”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它是教师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教学策略,但又绝不能完全取代教师专门教学,教师在开展这一特殊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组织和指导,教师角色转变为指导者。这一活动主要是基于“通过教来学习”这样的理念开展。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示,教他人的过程都是最好的用来促进认知精致的方式。

    二、化学习题讲评课中“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的实施方法

    1.采用“同伴互助學习”模式的背景

    笔者多年执教初三化学。每个班级的学生,虽然同处一个教室听课,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并且化学知识点的零散及关注知识细节,学生的基础知识总有不同程度的遗漏。笔者在阅卷及作业批改时发现,一些较为基础的题目,还是经常会有学生出错,并且可能一错再错。由于不同学生的错误点不同,有时可能是遍地开花,如果讲评时候逐个去讲解,会影响课堂效率。如果追求进度,讲得很快,原本不会的学生可能仍旧一知半解。而原本已经掌握的学生却在重复听自己已经会的东西,这样的话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听课的针对性不强,同时教学进度会很慢。这时,如果充分运用生生互动,采用“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同学之间互相切磋,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尤其在复习阶段的习题课可以让学生多分析,有一定难度的题也可以先进行小组讨论,再由各组组长分析解题思路,教师作总结。有时候,学生能讨论出答案。若题目难度较大,学生的讨论也能让他们加深题目的理解。

    笔者的做法是,讲评试卷时,先把选择题和基本题的答案告知学生,再分小组讨论一段时间。根据学生讨论的进度和情况定时,若学生讨论结束,或者讨论不下去则结束。时间大概在10 min~15 min左右。

    统计学生问卷中发现,一份综合试卷中有70%左右的题可以通过“同伴互助学习”模式解决。这样,在教师讲评时就可以做到详略得当,突破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点,节省时间。有时候看起来学生讨论耗费了一定时间,但是从整体的评讲效率及学生学习效果来看确是颇有裨益的。课后再要求学生在错题附近写明原因和解题思路,将他们讨论的思路显性化,教师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困生,可以再要求他将部分基本题讲给教师听,以检验其学习效果。

    2. “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的实施方法

    笔者把实验班级中的学生根据化学学习的水平进行了分层,分为A、B、C 三个层次。笔者原本想将学生按照不同的ABC层次进行分组并确定组长,确定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考虑到班级学生有自己的社交和秩序,笔者决定先让学生自行分组,再进行观察,如有不合适的组别再进行建议调整。

    为了调动学生互助学习的积极性,笔者首先告诉学生,这种学习模式的好处。某些学生在教其他人的时候,不仅能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也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让学生认同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才能认真地讨论起来。为了激发学生讨论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以减少回家的习题作业作为奖励。学生在一两次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之后,也更为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相关学习中。关于分组,教师建议学生2~3人一组,并且之间要有梯度。例如两个学习成绩较为薄弱的学生,两人都不会就无法完成讨论。

    之后学生自行分组,教师观察该班学生,有ABB,AAA,AB,AAB,ACC,ABC等这样几种组合。由于大部分组合的梯度都较为合适,学生也愿意和关系较好的同学进行讨论。教师对部分小组进行建议调整。之后的每次“同伴互助学习”教师也是遵循自愿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建议调整。

    “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实施形式包括课内的小组讨论型“同伴互助学习”和课外的“一对一”型的“同伴互助学习”。

    (1)小组讨论型的“同伴互助学习”

    小组讨论型“同伴互助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试卷讲评课时,给学生10 min~15 min时间,小组讨论解决一些他们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巡视并了解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之后班级集体授课做好准备,了解学生的知识点的薄弱之处。

    (2)“一对一”型的“同伴互助学习”

    “一对一”型的“同伴互助学习”,就是两位同伴互帮互助,这种形式更灵活、更方便,主要是在课堂外进行。对于部分化学成绩薄弱的学生,要求这些学生将部分做错的基本习题讲述给教师听。该生不懂的就需要去问班级的同学,直到学会。结合教师的及时检查,这些后进生会主动地向同学提问并思考,形成 “一对一”型“同伴互助学习”。

    三、“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的实施原则

    “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渐进式原则。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师需要充分信任学生并为学生的自我管理创设条件,才能为发挥生生互动的作用提供环境,其中教师组织的课堂结构、创设的课堂氛围、教材的处理方式都决定了条件创设的优劣。

    对于初学化学的班级,不能给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一则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不足,二则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的不够多。并且在开始“同伴互助学习”获得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之后,才开始实行。在复习阶段,试行 “同伴互助学习”每节课笔者安排的时间只有5 min左右,同时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以关查学生的参与度,有的组参与度不高教师通过单独沟通以了解情况。还有时候两个学习成绩较为薄弱的学生单独在讨论,教师也要进行干预,通过个别调整组员来平衡每个组的讨论效果。经过几次“同伴互助学习”之后,学生感受到同伴互助学习的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也很乐于参与。时间就慢慢延长到每节课10 min~15 min。有时候也有学生会将比较难的题目提出问教师,教师可以讲授给他们,再全班讲评试题时,再选取之前提问的学生进行讲解,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总结下来,“同伴互助学习”模式是要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循序渐进地练习,逐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学生讨论的知识范围和时间自然就拓宽了。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模式改变,笔者发现有时候学生讨论的非常热烈,也很珍惜用于讨论知识的时间,没有出现闲聊的状况。相比较于教师讲评习题时,从头讲到尾,“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的学习效率是比较高的,学生自动的分组学习,不会出现上课困倦、开小差的情况。

    第二,任务原则。原本笔者计划在分组的每个组安排组长,经过几次课笔者发现,由于学生是自然分组,组内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自然成为主导。他们会将掌握的知识表述出来,有时候还要求听的学生复述给自己听,以了解自己教的效果。由于“同伴互助学习”模式之后,笔者不会每道题都讲解,但是要求每道题都有订正写原因,或者是抽查该题错误的学生让其讲解,所以每个组的任务其实很明确,就是弄懂错题,为此他们会组内讨论,提问;一旦解决不了还会组间交换讨论。学生感受到“同伴互助学习”模式能够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同于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有一定的新鲜感,积极性也较高。又或是觉得同学已经学会了,而自己却还没有弄懂,感受到同学间学习状况不同的压力,或是简单题有错的懊恼,而更加努力。

    第三,倾听原则。在学生进行“同伴互助学习”模式时,教师并不是站在讲台边无所事事。而是巡视每个组讨论的进展,对于讨论的知识点有错误时可以适当讲解;对于组员间学习有惰性时候可以进行提醒;或是对于有的组讨论进展不下去时,可以进行的人员的调整。并且观察学生讨论的重难点在哪?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课上重点讲,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误区。笔者发现,学生在讨论时往往是比教师讲题要慢的,但是在沟通中,他们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又由于不同的学生的错题是不同的,所以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没有教师统一讲评的试题多,相当于是少而精。所以有时候学生的某些题目一错再错,有可能是教师讲课的节奏稍快,而学生并没有真正弄懂。

    第四,评价原则。教师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技巧,在考试成绩的评价基础上,增加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内容。笔者将课堂表现也记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定期发给学生课堂表现的自评表及互评表。在评价机制的督促下,学生会依据评价标准提高自身要求,关注个人的进步,有助于促进提升学业成果和自我效能感。对于评价不够好的学生,进行访谈沟通,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

    四、“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的实施情况调查

    在实验班级实施了数月的“同伴互助学习”后进行情况调查,调查问卷见表1。统计学生问卷发现:在自愿分组、教师调整的模式下,有73.7%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同伴互助学习”中的组员是固定的。52.6%的学生认为通过“同伴互助学习”可以解决80%及以上的试卷上的困惑,100%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评后试卷上的困惑能解决较大部分。但是仍旧有15.7%的学生认为教师讲评后,自己只能解决不懂部分的80%左右,说明课堂授课制不能解决全体学生的所有问题。学生认为在初三化学“同伴互助学习”中他们学习到的主要知识有实验推断、酸碱盐综合题、基本概念、溶液等,并且不同的学生写到的主要知识点是不同的;说明不同的组别讨论的主要知识点并不完全相同,如果仅仅课堂统一授课的话不能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薄弱点,针对性不够。学生认为通过“同伴互助学习”不能解决的主要知识有压轴选择题及某些实验难题,主要需要通过教师课上统一讲解。若将“同伴互助学习”与课堂统一授课进行有机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关于化学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效率,94.7%的学生认为先进行“同伴互助学习”后教师再讲解的学习效率更高。89.5%的学生认为在一节试卷讲评课上需要15 min~20 min用于进行“同伴互助学习”;10.5%的学生认为需要10 min。100%的学生认为在物理学科也有必要开展“同伴互助学习”,而只有42.1%的学生认为数学学科需要开展“同伴互助学习”。该班学生认为数学学科难度较大,希望教师讲评;而物理学科通过“同伴互助学习”可以解决较多的知识点。经过调查,该班的数學成绩在各学科中属于相对薄弱的学科。也就是说,学生希望在他们能力范围内可以解决的知识点及学科,通过“同伴互助学习”的学习方式辅助学习。所以是否开展“同伴互助学习”以及开展的时间及学科等需要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情况而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解题能力及表达能力。

    五、“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的实施效果

    由于初中化学的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并且在学习了较多新课之后才能逐步开展“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笔者在第二学期质量调研考之前的两个月逐步开展“同伴互助学习”,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2018年1月份的第一学期区质量调研考中,班级平均分为40.6(满分60分),及格率为72.7%;在2018年4月份的第二学期区质量调研考中,班级平均分为44(满分60分),及格率100%。在两次区质量调研考中,第二学期区质量调研考区均分仅比第一学期的区质量调研考上升不到一分,相对而言该班级化学学习成绩进步较大,后进生的进步也较大,达到全部及格。

    例如Y同学,学习态度比较差,比较懒散,在教师上课讲评时常常开小差,学习效率较低。经过一段时间的“同伴互助学习”,她的成绩有较大的进步,达到及格。笔者听到在讨论时,组内一位基础较好的同学在讲解后,要求Y同学复述知识点。Y同学没有开小差的机会,若懒散的不肯参与则会被同学批评,她自身也觉得不好意思而更加努力。来自教师的批评和来自同学的批评对学生的压力并不同,原本同等状态的同学的批评更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再如S同学,化学成绩还不错,但在讲解题目的时候发现自己讲不下去,有时候要在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讲解,所以在讲题的时候他的思路才理得更清楚。在问卷中,也有学生写到在“同伴互助学习”中学到如何思考或是解题的思路。

    “同伴互助学习”在化学习题讲评课中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并未尝试在其他课型上尝试。笔者后期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形式“同伴互助学习”下的教学效果,并尝试不同的课型中采用这种模式,以期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关注“同伴互助学习”的优化策略的研究,如不同的分组策略、教师的组织策略等,以期更好地理解“同伴互助学习”是怎样具体起作用的。

    (收稿日期:2019-01-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