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加强民族地区党报言论的引领作用 |
范文 | 许瑞 封兴中 摘要:新疆《喀什日报》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维吾尔族集聚地的地方性党报,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指导人们生活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党报,言论应是其制高点,是旗帜和灵魂,做好言论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近年来,在该报言论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报社用了很大力气撰写或组织言论,读者却较少。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与沿海和内地地市级党报相比,民族地区党报中言论的数量、质量还有相当的差距,探索和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办好民族地区地方党报、发挥民族地区党报言论的引领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民族地区 地方党报 引领作用 言论常被人们视为思想领域的“轻武器”,它是舆论宣传的利刃,也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从世界新闻史的发展来看,一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报,如《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都主要是靠其客观、公正、有深刻见地的评论奠定其大报地位的。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报,其舆论引导职能的发挥,更是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少数民族地区党报言论的引导作用,主要是由于它在社会问题与重大事件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在媒体进入新时期以来,特别是中央召开新疆工作会议以来,喀什地区的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喀什地区的党报共有两家:《喀什日报》和《叶尔羌报》(《叶尔羌报》为兵团农三师党委机关报)。其中《喀什日报》自创刊以来一直是喀什地区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地区新闻传媒中的“龙头”,相比较而言,其更能代表喀什地区新闻事业的现有水平。《喀什日报》作为地方性党报,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指导人们生活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喀什日报》中的言论 近几年来,《喀什日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办报水平和实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无论版面、形式还是内容较以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报道方面,在历年各级好新闻评选中屡屡获奖,在言论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笔者翻阅了《喀什日报》2010年的合订本,发现《喀什日报》言论设有“一事一议”、“教育杂坛”、“大家谈”、“党建论坛”等多个栏目,涉及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编后,杂感等多种体裁,一年之内共发表了201篇言论文章,基本上做到了重大、重要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都配发了言论,表达了媒体的观点,引领了舆论。2010年,对于全喀什地区各族人民群众来说都是重要、重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央举全国之力,对口支援新疆建设,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使新疆迎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时期,中央决定在喀什设立特别经济开发区,这一切利好,极大地鼓舞了喀什近400万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言论成了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一经召开,《喀什日报》就在头版显著位置全文转发了《新疆日报》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等系列文章,发表了总编辑阎旭光的《用解放了的思想做好当前工作》。在反映喀什落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抢抓历史机遇图发展时,《喀什日报》发表了新疆日报社记者朱明俊的随感《喀什抢抓机遇忙发展》言论文章。新疆的大发展除了中央政策支持、兄弟省市无私奉献外,还有喀什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喀什近几年一年一度的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喀什文化旅游节也是媒体宣传喀什、提升喀什的重要平台,为此,《喀什日报》专门为报道配发了评论文章。这些评论都较好地起到了舆论引导作用。 言论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也是党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断增强地市党报的指导性、权威性,是地市党报安身立命之本。地市党报只有把言论做大做强,才能更好地体现党报的指导性,做大做强党报言论既要有务实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又要有完美的形式。言论论述的对象必须是涉及工作大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等的关键问题;论述的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难点中的难中之难,疑点中的疑中之疑;论述必须是科学的而不是粗糙的,观点必须是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表达应是亲切的而不是生硬的,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才具有指导性,也才会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作为西部边陲的古城喀什,是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其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决定了言论的指导性和权威性要同党性和民族性相结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喀什日报》的言论写作仍然存在着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写作手法不新等诸多问题。 民族地区地市党报中言论的改进 突出言论的引领作用。言论是报纸的旗帜、灵魂。地市党报代表了当地政府的意志,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呼声,其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决定了地市党报的言论要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上阐明观点、立场,起到引领舆论、指导方向的作用。而人民群众阅读言论,也一定是被其中敏锐的思维、深刻的内涵、犀利的文笔、对重大事件的解读、对热点难点的直面所感染。喀什地处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中心工作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发展经济、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的言论就要重点关注这些问题,尤其是要敢于面对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冲突,不回避、不含混,亮明态度、表明观点、释疑解惑,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现象,消除人们思想中的一些模糊的、不正确的观点,把各族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上来,统一到大开发、大发展的建设上来,集各民族的智慧来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突出民族性,注重地方色彩。《喀什日报》面对近400万各族人民群众,其中90%以上为维吾尔族,由于历史原因,一个民族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个性,包括生活习惯、爱好、审美心理。报纸中的言论要尽可能地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言论写作面临选题环节,在面对众多选题时,编辑记者应尽可能地从本地受众的信息需求出发,选择与当地各民族的生活、情感联系比较紧密的论题,选择受到当地社会广泛关注的论题,这样的论题才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随着喀什特别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喀什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民族传统、观念思维、民族心理受到极大的冲击,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过去的生活方式。一些老百姓可能一时难以适应,因此,我们的党报言论就要多从民族视角、民族心理出发,随时关注这些问题,这样既利于吸引本地受众,又体现了“三贴近”原则。 创新言论的形式,增强亲和力。在新形势下,党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要想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党报言论除了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外,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抛弃文风生硬、缺乏新意的刻板传统,拉近和普通群众的心理距离,以平和的语气、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来适应民族地区受众的接受心理,增强亲和力。一些有影响力的言论,比如《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南方周末》的“方舟评论”等,都是既有独到的见解,又具备新颖灵活的形式。作为民族地区的地方党报,更要注重言论的表达方式,突出少数民族特色的文体和语言个性,使深刻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装在活泼新颖、灵活多样的盘子里,成为呈现给受众的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使各族人民易于接受、易于消化,从而发挥引领作用。党报言论还应大胆学习都市报、晚报多样化言论的形式,例如图评式言论、网络博客观点集纳式言论等,借鉴这些具有亲和力的新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栏目,这样就能聚集起大批读者,形成党报言论自己的读者群,增强党报的引导性和辐射率。 成立言论撰写小组,培养言论撰写大家。人们阅读党报,不只是要获知信息,更是要看看党报对新闻事件是怎样解释和评论的,这就要求党报言论必须要有独到的见地、严密的论证和深入的分析,不仅要让读者愿意读,而且要让读者受到启迪和触动,所以党报言论不能是套话、空话、大话,不能是照抄文件,不能是人云亦云。这就对言论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翻阅一年的《喀什日报》,总体感觉是言论的篇数较少,特别是有分量的更少。《喀什日报》言论的写作还没有形成机制,随意性比较大,版面、栏目不固定,栏目名称缺乏新意,撰写的言论缺乏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分析。鉴于此,笔者认为《喀什日报》应成立专门的言论写作小组,承担该报重大评论员文章及相关言论撰写任务、言论的选题策划等,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几个言论写作大家,建立品牌效应,从而大幅提升党报舆论引导的影响力。(本文获喀什师范学院校内重点课题资助) (作者单位: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 编校:赵 亮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