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们离群众有多远? |
范文 | 惠婷 【摘要】穆青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新闻实践具有突出特征:其一,是“革命理想主义导向下喷薄而出的新闻激情,倾情展现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与业绩,承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时代使命”;其二,是“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挖掘新闻价值,全面反映群众生活的问题”。他的“百姓情结”在新闻界传为美谈。对照穆青,审视、反问当代记者心中是否装着群众、是否走到群众中去、是否把群众作为报道主角,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穆青;新闻实践;百姓情结;群众 穆青是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以黄钟大吕式的新闻名篇,记录了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的前进脚步,他的作品震撼了几代人的心灵。穆青的新闻实践具有突出特征:其一,是“革命理想主义导向下喷薄而出的新闻激情,倾情展现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与业绩,承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时代使命”[1];其二,是“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挖掘新闻价值,全面反映群众生活的问题”[2]。 作为一名人民记者,穆青始终深入基层,关注农村,情系群众。穆青与农民的情谊,被人们惊羡地称为“穆青现象”“百姓情结”。他是一个体现延安精神的代表,透过《人民记者穆青传记》,通过他的新闻作品,感知他的百姓情怀和人格魅力,教育和指导当代记者如何做人、如何当记者、如何联系群众,穆青给我们上了重要一课。 以穆青为榜样,问问我们心中是否装着群众 风雪铺天盖地而来。在兰考县梁孙庄,焦裕禄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着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他一进屋,就坐在老大爷的床头问寒问饥。老大爷问你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 这是穆青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的一个片段。很多读者在数十年后仍能清晰地记得这个细节。“我是您的儿子”——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深情的表达,今天听起来,仍直抵人心,发人深省。 穆青不仅饱含深情地记录了焦裕禄一心为民的光辉形象,更用几十年的新闻历程践行了“勿忘人民”的记者情怀。 人民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穆青所说“勿忘人民”的“人民”,显然不是指那些手中握有大权的领导干部,而是指人民群众,“身上无职,手中无权,生活在基层,多为平民百姓,很可能囊中羞涩和少有话语权”[3]。因此,在穆青的新闻实践中,新闻视角多关注生产和发展领域。“在公众生活空间萎缩和被忽略的情境下,其报道核心指向了群众的生活层面,这不仅体现在对公众的人性化关切,而且也体现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心灵,贴切地把人民的所思、所想、所为挖掘和表现出来。”[1] 心中装着人民群众,是一名优秀记者的基本素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记者如果心里没有群众,对人民群众没有深厚感情,如何能够为人民服务?怎么能写出感人的新闻作品?“从人文角度出发,新闻记者关怀的对象,显然应该是百姓的价值、百姓的尊严和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关怀的本质就是对他们的关注、尊重和维护,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如果缺少了对百姓的活动关注,我们的新闻报道就会变得苍白无力。” 穆青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同甘苦、共患难、齐爱憎。他尤其厚爱农民,他认为,中国农民最吃苦,也最淳朴、厚道。他爱采访农民,与农民交朋友,在他出版的《十个共产党员》中,就有四位农民。 吴吉昌是穆青“文化大革命”后所交的第一个农民朋友,穆青不仅写出了不朽之作《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更是用心浇灌他们的友谊之花,多次和吴吉昌见面谈心、安排吴吉昌到北京看病,还专门抽出时间到山西闻喜县涑阳村看望吴老汉。 一个国家通讯社的社长到村里看望一个农民,不要说吴老汉如同做梦:“你们穆社长那么忙,真会从北京到俺家来吗?”外人恐怕也都难以置信,两人身份的巨大反差让我们看到了穆青的人格魅力。 穆青与植树劳模“老坚决”潘从正的友谊更是让人唏嘘。穆青共四次走进沙窝——“老坚决”的万庄林场,多次信件往来,并在“老坚决”去世后两次为他撰写碑文,在新闻界树起了一座丰碑。 《人民日报》上陈鲁民的一篇评述写道:“许多记者都羡慕穆青一生的辉煌事业,模仿他新闻写作的笔调风格,却往往有意无意忽略了穆青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而缺少了这种真情,尽管才高八斗,妙笔生花,也写不出穆青的成就,达不到穆青的高度。要学穆青,不妨先学学他如何交友,像他那样多交工农朋友和基层干部朋友,把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的深厚土壤里,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人民鼓与呼。” 在《人民记者穆青传记》里,我们常常看到穆青的眼泪:采写焦裕禄时他流泪,听说吴吉昌去世他流泪,收到“老坚决”捎来的土特产他流泪,抚摸着任羊成腰间那被绳索勒伤的一圈伤疤他流泪,听人讲述孙钊的事迹他流泪……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句诗恰恰诠释了穆青对人民群众深沉的爱。 心中装着人民群众,是舆论导向正确的保障 “为人民”是穆青新闻工作的基本立足点。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他都从时局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从群众点滴出发,反映时代的声音,反映社会的发展动向。每逢改革提出新问题,他都会回到父老乡亲中去寻找答案。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干部作风、干群关系出现了一些群众不满意的情况。穆青和冯建、周原再次走进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写出了《人民呼唤焦裕禄》,又一次呼出了时代最强音。 对此,时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评论:“议论常含贾傅泪,怀民总带杜陵心。拳拳心曲谁评说,读与穷乡父老听。”穆青他们的确是用心写出了“穷乡父老”的呼唤,人们评价,作者在人民群众面前又立了一块碑,表明他们始终是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是心连心的。 这种水乳交融的感情,使穆青几十年来的作品能够合着时代的脉搏,每写一篇,都能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也保证了他在舆论导向的把握上从来没有发生过错误。因为舆论导向的错误首先是从脱离群众、脱离人民的根本利益开始的。 对比穆青,审视我们报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常是记者联系群众不够、对人民群众的心声反应迟钝造成的。“只有与群众拥有情感和心灵的共鸣,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群众关注的,这决定了记者的眼睛如何去发现新闻事实,避免对群众的关切和诉求视而不见,这样才能嗅觉更灵敏,新闻更敏感。”[4] 以穆青为标尺,量量我们是否深入到了群众中 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 调查研究,是穆青新闻工作的法宝,他强调说:“我们的新闻工作应该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特别是目前改革时期,新问题、新情况很多,不做好调查研究,不掌握大量情况,问题就看不准,写出的东西针对性就不强。因此,我们的记者应该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一定要学会这个基本功。”[5] 穆青下去采访,经常是一头“扎下去”“沉到底”。他到基层,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下马观花,而是深入下去,有时甚至和采访对象生活在一起,不仅“身入”,而且“心入”。 他把家乡河南作为采访和调查研究的基地。他写的《十个共产党员》中,河南的典型就占了六个;他曾七访兰考,八下扶沟,十进辉县,足迹遍及中原。 穆青身体力行,深入基层,他跑遍了祖国大地,千山万水、千家万户。走到哪里,他都爱吃老百姓的家常饭,人们说穆青是“八路军的腿,老百姓的嘴”。在兰考采访焦裕禄时,他住在农民的牛屋里,捧着大粗碗蹲在农民堆里喝糊涂粥,活像一个老农。一次从鹿邑到扶沟因赶路,中午就吃了几个热烧饼。一次大雪天在鄢陵采访,因道路事故被困到中途,直到深夜零时才回到住处,又冻又饿的他回去后只啃了个冷苹果。 穆青在新华社社长的岗位上,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也要挤出时间往下跑,往老百姓中间跑。离休以后,他更加频繁地深入基层,为人民鼓与呼,殚精竭虑,从不懈怠。 穆青为我们树立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榜样,回顾他深入群众的事例,至今令我们心生感动、心生敬意。 1.走进人民群众,是防止假新闻的要求 走基层,听民声,穆青才写出了父老乡亲的呼唤。 不深入基层,不到群众中间去,就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容易出现假大空的新闻。这是我们当前尤其要注意的。 当今时代,有些记者认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已经没有必要了、过时了。 诚然,当代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有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可以通过现代化的通信设备,高效地进行远程采访、进行记者连线,也可以漫步网上,获取更多的新闻背景和事实,了解各界的评论和看法。于是有些记者不愿意进行传统的面对面的深入采访,或满足于电话采访,或习惯于在网上找材料、扒新闻,或热衷于“泡”会议、赶“场子”,这样采制出来的新闻报道不但不可能有细腻的表达和直抵灵魂的感动,甚至连起码的真实性都难以保证。 “从网上获取材料并非不可;但这些,充其量只是第二手材料,甚至连第二手材料都称不上。以此为据进行新闻报道,怎么可能产生精品力作?退一步说,这样做大大增加了传播虚假和不实新闻的概率。”[3]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假新闻五花八门,致使部分新闻媒体出现信任危机。试想,如果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写出的新闻怎么可能是假的?如果新闻记者对于新闻线索注重现场求证、深入核查,怎么可能会让假新闻出笼? 事实上,随着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各类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新闻工作者更需要深入到现场和群众中,对新闻呈现的各种情形进行调查研究和多源求证,分清是非,明辨真伪。 2.走进人民群众,是深入“走转改”的要求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也日渐深入。 “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真情实意地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这是中央电视台“走转改”的宣传片的表达,也是新闻工作者深入群众的应有之义。 穆青是“走转改”的优秀践行者。《人民记者穆青传记》记述,在河南各地调研时,他白天下乡走走看看,开座谈会,深入农户家访问,晚上,他屋子里挤满了人,大家在穆青面前畅所欲言。在改革的春风里,穆青走进河南农村,为中州新潮擂鼓助阵。从《河南农村见闻》到《潮涌中州》等一系列报道,他奔走的脚印,记录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步伐。他的不少作品欢畅、明快、风趣,读者喜爱的顺口溜、俗语,多来自田间地头,来自他和群众的交流中。 以穆青为镜子,照照我们是否把群众作为报道主角 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是新闻报道的主体,人民是永不枯竭的新闻源泉。人民群众也是穆青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的灵魂,他把普普通通的农民请进新闻殿堂,奉为主角。 穆青早在1946年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报纸之所以不同于一般资产阶级的报纸,就在于我们坚定不移的群众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我们报纸的大量篇幅,必须为群众生活、群众活动所占据”[2]。 在6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穆青始终把人民群众视为新闻报道的主角,作为新闻工作的服务对象,“将报道老百姓生活的疾苦、宣传普通劳动者的优秀代表视为己任”[6]。 人民群众是穆青新闻作品的主人公。不论是先进典型还是普通农民都是他描写报道的对象,一些采访对象还是他生死与共的亲密朋友。 从《人民记者穆青传记》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典型人物外,穆青还采访报道了很多小人物。辉县为改变家乡面貌累死在石头堆里的孙钊、光棍村的光棍们、被称为“财神”的棉花技术员高理、赶着黄牛奔小康的农民高喜等,穆青走到哪里,都会以新闻的视角将普通群众写入新闻报道。即便穆青作为新华社社长到国外访问,也采写了不少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司机、向导、翻译、赶车人等,他用心和他们交流,小人物成了穆青描写的对象。 新华社原总编辑、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评价,“穆青不仅是‘勿忘人民主体地位的倡导者,更是‘勿忘人民主体地位的践行者。他一生中花费了很大精力为人民群众立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新闻娱乐化的现象甚嚣尘上,一些记者的新闻报道原则和新闻价值理念发生了动摇。 看看我们现在的报道,很多记者的眼睛只盯着明星而忽视了大众,专注于采写企业家、商界大鳄,不屑于采写工人农民和普通市民,喜欢抒写“上流社会”的小资情调,看不到普通人的奋斗故事、默默奉献、草根诉求。 且不论一些都市报记者为竞争去博眼球当狗仔,一些党报记者也渐渐远离了人民群众这个报道主角,听说到农村采访就内心抵触,看到有群众来访就避而远之,更不要说主动走到群众中间,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去感悟他们的情感,去报道他们的诉求。 无论是电子信息时代还是网络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的内容和报道形式都在不断变化,但是为人民、推动社会进步的新闻精髓不变,新闻报道的主角还必须是人民群众。现在,我们更需要向穆青学习,情系人民、勿忘人民,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的主角。 把人民群众作为新闻主角,当前要把握好两个方面: 1.把群众当主角,不是要局限于人物典型报道,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更加多元 据统计,在穆青的新闻作品中,80%以上的报道都是关于基层群众的。 任劳任怨的赵占魁、为祖国经济建设大干一场的“铁人”王进喜、一辈子为绿化荒山默默奉献的“老坚决”潘从正、百折不挠的吴吉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焦裕禄等,穆青塑造了这些不同时代的人物典型,在人民群众中,也在新闻界树起了一座座丰碑。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仍然需要典型人物的报道,通过典型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的舆论环境,要想做好典型人物报道难度更大。必须要从人入手,以人为本,不上纲上线,不一味拔高,不让典型脱离群众,避免由于模式化、符号化而引起受众的反感,从而产生排斥心理。让人物有血有肉,和受众产生共鸣,是人物报道成功的先决条件。 除了人物报道,我们还要向穆青学习,深入群众生活,反映群众生活,把更多的视角关注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表达民生诉求。 要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多用群众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关注“三农”、关注企业改革、关注就业就医就学、关注创业创新、关注环境治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人民群众都是主角,也应该在新闻报道中唱主角。 2.把群众作为新闻主角,做好民生新闻,避免新闻的低俗与狭隘 随着社会舆论格局的改变,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以更人性化的姿态强化“草根”的需求,也推动着专业媒体、专业记者做大民生新闻。 何谓民生新闻?通俗地说就是关乎人民群众生活生计的新闻,主要报道群众的现实需求、反映群众呼声、捍卫群众利益。民生新闻是对群众观点这一新闻思想的拓展和实践,普通群众理应成为新闻的主体。但是,民生新闻并不是为特定的某个人维权,也不是实录群众生活中的鸡零狗碎。 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新闻工作者打着民生的旗号,把报道的注意力放在了群众的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打架斗殴等琐事上,致使新闻过于低俗和狭隘。还有的记者过于关注那些民间的奇闻怪事和荒诞另类的事情,以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让民生新闻变了味。 想做好民生新闻,就要跳出“小民生”的框框,站位全局,反映广大群众的普遍关切和深层问题,把报道空间扩大到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等领域,将“小民生”做出“大新闻”。“这样说没有要把小民生拒之于门外的意思,而是强调不能只局限于生活消费类层面,不能降低应有的品质与格调,以至于弱化新闻的引领、导向功能。” 真正好的民生新闻,应该是为群众释疑解惑、传递社会真情、让受众增加力量,得到鼓舞、得到提高。这样的新闻群众最欢迎,也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群众的认可,是记者 最大的幸福与荣光 为《十个共产党员》作序的范敬宜对穆青说:“您是一位幸福的新闻工作者。第一,您有幸亲身经历了跨度达50年的伟大历史变革,亲眼见到那么多的英雄人物。第二,您有幸写出了那么多震撼人心的作品。第三,您有幸受到那么多您报道过的主人公的深情厚爱……” 得到人民的信赖,受到群众的牵挂,穆青的确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不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都能享受得到的。 父老乡亲以他为骄傲,兰考人民称穆青是“活着的焦书记”,扶沟县送穆青一块匾额镶上“扶沟人民的好朋友”,辉县干部群众称穆青是“第十一个共产党员”…… 老百姓说“穆青是属于人民的”。1993年,穆青登河南尧山时已年逾七旬,当时山路陡峭崎岖,一群小伙子绑起藤椅要抬他,报名的一下子近百人。穆青问:你们知道我是谁吗?青年人回答:“我们知道,是你写了焦裕禄!” 与他深交的几位农民朋友对穆青的感情令人感动。穆青曾四次到豫东沙窝里采访和看望的植树劳模潘从正,为了迎接穆青再来,老人爬着跪着修了一条路,膝盖都磨出了血,弥留之际还在呼唤“穆青——穆青——” 吴吉昌在临终前反复叮嘱家人,“等俺走时,啥也不带,就把老穆送给俺的两本挂历带上”。 得知穆青去世的消息,任羊成拖着病体连夜赶往北京,在穆青的遗像前失声痛哭…… 得到农民朋友如此的信任、信赖和牵挂,是对穆青最大的褒奖。群众的认可和爱戴,是一名记者最大的幸福与荣光。 对比穆青,当今少数记者的表现着实让群众寒心:不深入群众采访,致使新闻报道不真实不客观不公正,群众把他告上法庭;借采访报道以稿谋私、钱稿交易,搞有偿新闻,群众将他举报;心中装的不是群众的需求,而是自己捞点好处、得些实惠,群众谈起他只有摇头……这样的记者得不到群众的认可,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记者。 做穆青那样的记者,永远和群众在一起,是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热切呼唤。 对照穆青,我们就知道该怎样做人、怎样著文,该如何“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参考文献: [1]詹绪武.专业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J].郑州大学学报,2010(2). [2]穆青.穆青论新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丁柏铨.我们需要传承穆青的哪些精神?——当今时代的一个话题[J].新闻记者,2013(11). [4]许明道.“走转改”要突出中国记者的情怀[J].新闻爱好者,2012(10). [5]穆青.新闻散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 [6]党江华.像穆青那样做一名中国式记者[J].新闻爱好者,2010(2).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