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情感节目的仪式化表达 |
范文 | 刘志峰 【摘要】从中央电视台推出《等着我》到河南卫视的《妈妈的选择》等一系列情感节目,把情感节目仪式化,将节目形态推进到3.0版本,再次证明了素人节目即普通人参加真人秀节目在中国观众中的强大生命力,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情感节目;仪式化;素人节目 《等着我》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公益栏目,致力于帮助普通百姓找到失散的亲人、走失的家属、战友、恩师等;《妈妈的选择》则是河南卫视响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号召,把镜头对准广大普通群众,贯彻“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方针的大型母女代际沟通节目,自2016年6月29日起,每周三晚间黄金时段播出。作为一档没有大牌明星,以普通人参与为主的季播节目,《妈妈的选择》是以女儿放声歌唱、妈妈盲听甄选为基本样式,融入了女儿成长的感悟和妈妈关爱的柔情,以亲情的释放为出发点,以歌声直抵心灵的沟通方式,来作为节目的主要诉求点。 这些关注群众、贴近百姓生活的情感类节目,如同综艺娱乐节目海洋里的一股清流,不但取得了节目收视与口碑的双重提升,也再次证明了素人节目的生命力,表明了媒体对社会责任的坚守。 一、节目的仪式化方向 仪式化,英文为ritualization,是指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作为诱发因素功能的行为型式进一步增进其机能的强度、准确性和精密性而趋向于特殊化。从《等着我》到《妈妈的选择》,两档节目均选择把节目进行仪式化,让节目的仪式化成为一种风格特点,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认知认可,从而达到优化节目内容的作用。同时又把一档节目升格为一种新闻事件,为聚合化营销提供了可能。 央视《等着我》把关注的焦点对准普通百姓。节目通过小片代入、现场采访、走进通道、按键等待、大门开启、重逢回顾的渐进式手法,使整个过程充满仪式感,把寻人者数十年的等待和期盼浓缩为等待开门的“90秒”。《妈妈的选择》则寻求音乐话语的诉说,节目让母亲背对舞台以“盲听”的形式辨别女儿的声音,从而引出母女之间或温情、或隔膜、或仇怨的复杂情绪,最终引出母女二人想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梦想诉求,实现两代人之间心灵的沟通。节目通过“分享一张与妈妈最难忘的合影”“为妈妈唱一首歌”“女儿唱歌妈妈猜声音”,以及“最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等环节,用真情实感打动人心。 (一)节目环节设置仪式化 这两档节目都在环节设置上进行了仪式化处理。《等着我》仅仅一个和亲人相见的环节,就分为走上通道、观看寻亲视频、走过通道、按键等待结果、大门开启五个部分,将整个过程做得张力十足。《妈妈的选择》则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八位妈妈的盲听环节,得分最高的家庭晋级;第二个环节则是留下来的四位妈妈继续盲听,选出她们心中唱功最佳的一位女儿;最后一个环节则是晋级最终环节的两位女儿演唱,妈妈助力女儿,最终有一位获胜者得到大象公益基金,完成家庭梦想。 (二)节目语言表达仪式化 两档节目在进程上都有自己的仪式化语言。《等着我》最为标志的一句话是当寻亲者走上寻亲通道前,主持人倪萍说的“为缘寻找,为爱坚守,请开门”。语言朴素,却极具打动人心的力量,让即将揭晓的答案充满了戏剧张力。而《妈妈的选择》中“妈妈你听我说”等标志性语言,让参与者和受众都可以感受到规定情境的力量,能更加容易地进入编导设置的情绪场,从而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舞美设置“神圣”化 两档节目都运用了大型的舞台机械装置,让整个过程充满圣殿祭祀般的仪式感。在《等着我》的寻亲通道,选择了让巨大的观众席向两侧挪开、闪出一条光影之路的方式,两排光点随着寻亲者的脚步依次闪亮,让最后的“相逢”戏味十足,充满了时间的力量,极具仪式感。而《妈妈的选择》则采取了四位妈妈的座椅舞台集体旋转,妈妈背对女儿的方式。虽然母女共处同一空间,却有了“见与不见”的隔离感,最熟悉的母女成为歌声里的“陌生人”,让每一次音乐的演绎都成为亲情的一次重新选择,也充满了强烈的仪式感。 (四)音乐选择固定化 音乐是构成仪式感最常见的手法之一,无论《等着我》还是《妈妈的选择》,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自己的标志性音乐,熟悉节目的观众甚至不看屏幕都能知道节目进行到哪一部分了。无论《等着我》寻人者走上通道时哀婉悱恻的女声,还是《妈妈的选择》里母亲转身时活泼俏皮的音乐,这种仪式化的选择让受众更容易快速进入编导设置的规定情境,既能增加参与者的情感归属,也能强化受众的认同感。 二、仪式化是情感节目进入3.0版本的標志 卫风传媒的陈晓冬认为,“以前的情感节目总是把情感赤裸裸地摆出来给大家看,这是粗糙的1.0版本,是生硬的表达与生硬的接受。随后的2.0版本,是把情感通过不同的载体进行升华。相对于1.0版本的情感撕扯、隐私暴露等元素,2.0版本选择能呈现人的立体情感、有正能量气质的情感表现”[1]。《等着我》和《妈妈的选择》,用节目的仪式化,来寻求普通人之间的和谐沟通,这是这类节目进入3.0版本的关键所在。 情感节目3.0版本的三个标志: (一)草根平民再次成为节目审美的主角 回看近几年的各类视频节目,明星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节目的主打亮点。而3.0版本的情感节目不再依靠明星,凭借素人之间擦出的火花就已成为节目的看点。《妈妈的选择》以普通人为主角,关注母女间的亲情与沟通,表现普通人的真情实感,着力弘扬母爱与孝道。节目通过对素人节目的主题、内容以及表现形式进行创新,通过关注母女间的亲情与沟通,让普通素人成为节目的主角,突出素人特色,引导代际沟通,淡化了娱乐性和功利性色彩,展现了亲情和人性之美,延续着爱与感动,也为整个节目注入了正能量。 (二)情感表达的仪式化 两档节目邀请到的嘉宾,都是来自于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现场表现出的真实感,有很强的感染力与代入感。在《妈妈的选择》里,母女两人摆脱了环境与模式的局限之后,互相掏出沉淀在心底多年的“心病”,通过音乐传递情感,释放着人性特有的柔美与细腻,此时“真情”的价值便得到了无限放大。也正是这种情感的宣泄、真情的流露,才能直抵受众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这也是情感节目3.0时代真正的核心所在。 在《妈妈的选择》节目舞台上,代际沟通成了最重要的话题。每期登场的母女之间都有着各不相同的故事,在不同的故事里暴露出不同的问题,节目用真实的故事展开探讨,娓娓道来这些她们、我们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种种问题。这种感同身受避免了说教式的生硬,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同感和共鸣,从而引发两代人共同的反思,将正能量更有效地传递给每一个小家庭。同时,节目设置让妈妈们掌握着女儿是否被淘汰的生死大权,妈妈们也使出浑身解数帮助女儿在舞台上胜出,并为女儿保驾护航。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变数,也让妈妈间的PK多了些明争暗斗,在给足了观众新鲜感和期待的同时,也拉近了母女之间的距离。 (三)梦想铸就成功 《妈妈的选择》是河南卫视大象基金发起的“爱就说出来”公益活动的舞台,每期节目都邀请到八对平凡的母女,通过“分享一张与妈妈最难忘的合影”“为妈妈唱一首歌”以及“女儿唱歌妈妈猜声音”等环节,最后由河南卫视设立的大象基金帮助胜出的女儿实现“最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节目播出以来,有很多参加节目的母女表示:在参与节目的过程中增进了母女间的理解和感情,甚至化解了多年的误会。这也再次验证了人民的需要才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这也是节目成功的因素所在。 在2016年8月10日播出的第七期节目中,来自长沙的胡佳慧母女在台上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沟通。妈妈王瀚在胡佳慧6岁时就因为工作的原因离开了佳慧,那时的妈妈一心想着赚钱养家,却没想到成长中的女儿有多需要父母的陪伴,因此在学生时期的佳慧眼中,妈妈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女王。然而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两人有了充分的沟通交流。通过节目,佳慧懂得了妈妈养家的不易,妈妈也意识到了当年的离开给女儿带来的伤害。两人最终在节目中达成了和解,解开了女儿多年的心结。 三、仪式化表达对“互联网+”时代节目传播的契合特质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传播更加碎片化,受众的欣赏习惯也由原先的追求过程完整,转向即时进入、迅即离开。这一特点要求传统电视节目必须寻求平台的二次重构,寻求网络再传播的二次传播效应。而仪式化为网络传播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一)仪式化表达的“管道设置”更有利于网络受众的快速导入 在节目丰富多元的当下,如何能留住手中握着主动权的受众是所有视频生产者面临的问题,节目表达的“管道设置”,容易搭建固定的收视情境,建立受众固定的收视习惯。一旦形成收视习惯,就能在潜移默化中为受众所认可,就可能成为节目碎片传播的一种风格特点,起到良好的网络传播效应。 (二)仪式化表达更符合网络碎片化传播气质 网络传播让短视频越来越流行,短视频对节目精华的剪取,让视频节目的生产者,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必须考虑传播内容的完整性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之间的平衡。所以现在很多网络用户是在看到了节目的短视频(精华内容剪辑)后,转而观看整期节目视频的。节目仪式化让节目的短视频更具有悬念、冲突与氛围感,容易把受众引入到规定的情境中,继而强化了二次传播的可能。 (三)仪式化表达对节目“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有利于在网络泛娱乐化传播中突围 法国涂尔干学派重要人物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指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存在着一个所谓的“集体记忆”和“记忆的社会框架”。个体的记忆必然置身于这个框架,特定的记忆能否被回忆起和以什么方式被回忆起、被讲述出来,都取决于这个框架。这个框架使得某些回忆成为“能够进行回忆的记忆”,某些则被作为“不能进行的回忆”“不正确的回忆”被打入冷宫。[2]情感节目采取仪式化表达,是对人类最美好感情的尊重,是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价值观,才使得《等着我》和《妈妈的选择》从娱乐节目的海洋里突围,成为一道清流。 我们看到两档节目都保留了大量对过往时代的回忆。《等着我》是对过去感情的回忆,而发生孩子丢失、亲人离散是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贫困的一种感觉映射;而《妈妈的选择》的歌曲则大量选择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忆,能形成主流受众群强大的共鸣。否则纯粹依靠素人,没有明星的八卦和爆料,很难获得立足。 《等着我》和《妈妈的选择》这两档节目都取得了收视和口碑的成功。《等着我》进入央视黄金档以来收视率一路高歌猛进,2016年全季11期节目全国网络平均收视率2.31%、单期最高收视率2.65%,35城市网络平均收视率2.40%、单期最高收视率2.75%,多期位列同时段全国收视率第一,将众多大牌明星云集的综艺节目都甩在了身后。 《妈妈的选择》承载和传递着更多的情怀与文化,上屏后,在与大量的明星真人秀和明星综艺节目的竞争中,收视率稳步提升,整体收视率进入全国前十,最高收视率达到同时段全国第四。8月10日、8月17日更是连续两期在全国35城市同时段收视率排名第六,并多次在新浪微博综艺榜关注度排名第一。视频网站节目播放点击总量破两亿,酷我音乐平台《妈妈的选择》歌曲总播放次数超过128万人次,新闻报道共360余篇,新闻类、社交类APP合作链接数量超过20万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印发的《收听收看日报》第179期刊发了题为《河南卫视〈妈妈的选择〉引导代际情感沟通,创新真人秀节目样态》的专题点评,对这档节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妈妈的选择》播出期间,有近百万观众通过河南卫视微信平台参与了“爱就说出来”活动的留言,表达了对妈妈的爱。参加录制节目的嘉宾尼格买提也在节目中表示,这个节目让他“每天与母亲的通话时间延长了三倍”。网友精卫填海说:“我是一名90后的孩子,我们90后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看节目中很多母女平时都不善于对彼此表达感情,我想说,爱就是要大声表达出来!老妈老爸我爱你!” 天津电视台主持人邵静在《媒介仪式:媒介事件的界定与仪式化表述》中认为,“媒介事件经过策划、播出和收看之后,为何能够成为神圣而庄重的媒介仪式?这主要是由于媒介事件的呈现过程中具有许多‘仪式化的特征,换句话说,媒介仪式其实就是媒介事件的‘仪式化标书。正是这种‘仪式化的呈现方式,才使得以媒介事件作为主体的媒介仪式具有了惊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3]。所以当情感节目走进仪式化表达的3.0版本时,会真正把一档节目变为一个事件,为节目的整合营销提供可能。 2016年底,“TV地标(2016)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成果”在北京发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出席活动时就电视节目的制作前景給出了建议,“明年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向概括起来就是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情感仪式化将情感节目推进到3.0时代,为素人节目在市场竞争中打开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收视通道,这对讲好中国故事无疑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这种探索既是节目形态的一次升级,也是社会正能量的有效传递。 参考文献: [1]钱力.“中国情感节目教父”陈晓冬,扛“情感节目2.0”大旗再出发[J].中国广播影视,2015(1). [2]陶东风.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J].中国图书评论,2010(9). [3]邵静.媒介仪式:媒介事件的界定与仪式化表述:以我国的春节联欢晚会为范本[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