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媒体发展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影响研究 |
范文 | 刘宜林 【摘 要】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拓宽了信息资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同时,对于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播音主持是一个与社会变化联系较为紧密的专业,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新媒体的发展对其影响并不明显。但随着全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社会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要求也日益增多。因此,重新审视当下播音主持专业中的教学问题,是新媒体发展大背景下,高校改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新媒体发展 播音主持 教学方式 推动作用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显性特征,它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捷,同时也实现了传统媒体难以达到的信息深度和广度。播音主持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要想永存于社会公众的视野之中,就必须不断发展,推陈出新。地方高校作为播音主持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如何在新媒体的发展潮流中找到适合社会需求的改革思路,需要充分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与优势。然后结合专业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才是教学改革的正途。 一、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不仅在于信息的及时性,更在于用户对信息的自主选择权。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现代媒体的使用,根据自身需求在网络媒体中进行平等的信息交流。这种互动而个性化的信息传播,使新媒体具有了自身发展的特性。 1.实时互动的特点。随着现代新兴科技的普及,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从手机、电脑、平板电脑中获取最新消息。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既有个性化的选择权利,同时也有全面性的知情渠道。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播音主持对于新闻的敏感度就有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在受众新闻视野的转变中吸引眼球,需要播音员和主持人不断增强自身的新闻意识,真正把握观众的互动心理和新闻需求。 2.公众分享的特点。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不仅加速了信息时代的发展,同时也使人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成为一种可能。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彻底摆脱了被动接受的局面。人们不仅可以选择自己的信息源、信息类,同时,还可以进行网络上的及时共享。这种具有公众性的特点使得新媒体成为一张巨大的信息网。如现代媒体中的社交网络,微博、微信朋友圈的传播就是一种及时的公众分享。人们将身边发生的人和事通过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在短时间内进行全网络的信息共享,从而实现超距离、超时空的信息互换。 3.个性表达的特点。随着我国受众群体素质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信息质量的需求也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不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时都开始注重个性化的分类。这种不断细化的特点促进了受众群体的专业性。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独特需求进行相应的信息筛选,从复杂多样的信息源中进行个性化选择。正因为如此,在新媒体背景下,主持人、播音员的个性化引导和传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受众在信息共享中存在及时和互动的权利,播音员、主持人首先需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术能力,其次还需要具备随机应变的个性化风格。 二、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现状 1.传统媒体的教学痕迹明显,学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过去,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方式受到硬件条件和传媒环境的影响,很多高校在上课过程中主要采取规范化的读稿录制环节,进行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培養的目标过于狭窄,很多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对于现代化传播受众的心理需求难以把握,在学习过程中,以一种僵硬的学习态度来模仿和矫正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多的时间专注于对字词读音的拿捏,以及主持现场表演技巧的效仿。这种长期出于复制和模仿的学习心态,很难使学生真正把握传播互动的新闻真谛。于是,很多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镜头前没有明确的对象感,和观众构不成彼此呼应的交流感。此外,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播音主持专业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问题。一些高校对于播音主持的基本功抓得很牢,但在新闻素质、职业道德、个人风格、文学素养等方面,很多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力度明显不够。学生对于自身要求不高,就很难在专业中实现自身的突破与创新。甚至一些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接受外界信息时,依旧处于传统的被动地位,缺乏一定的新闻敏感度和新闻意识。 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缺乏即兴评述的能力。在播音主持专业中,很多高校现行的教学方法依然是“理论加实践”。看起来是一种完美的教学形式,但实际上依然存在着很多现实性的问题。比如: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讲解及自身经验的总结,来启发学生。但对学生而言,大量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实践能力,反而在实际主持中,很多学生由于生搬硬套出现了明显的表演痕迹,很难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实践教学中,虽然教师会进行示范教学,但依然是传统的讲练结合,然后进行经验的交流与评价。看似个性化的启发,实际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自身特点仍然无法定位,更不必谈创新能力了。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法也导致了学生对于新闻本身缺乏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实际主持中缺乏即兴的评述能力。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新闻意识不断增强,很多观众在看电视的时候参与度很高。这时对于繁杂的信息量,主持人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即兴评述,来给观众带来拨云见日的情感享受。如现在很多的点评节目,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还需要主持人进行最后的总结和点评,将信息进行汇总和分类,使受众在接受的时候更清晰明确一些。 3.实践经验不足,很难培养出学生的自身特色。播音主持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进行同步的实践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地方高校由于学校条件和师资条件等各种原因,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渠道单一,很少在镜头和话筒面前真正体会本专业的要领,更别说即兴评述的能力培养。从新媒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实践经验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播音主持人员的现场把控感,受众群体在进行节目参与时,不仅对新闻质量和数量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在心理需求上对节目的互动环节还有相应的标准。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由于在校期间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舞台上的机变能力,所以很难真正打造出节目的特色,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如喜马拉雅听书中《十点读书》节目就是一个例子,很多的节目主持人声音婉转,基本功扎实,但就是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主要源于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难以真正达成信息互换的目的,因此也就无法引起观众共鸣。 4.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较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在播音主持专业中,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未来发展。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现状来看,虽然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逐年增长,但师资力量却停滞不前。其一,由于播音主持是一项新生的大学教育专业,在成立初期,很多高校的师资力量来自于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这些教师队伍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基本功,但就能力来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在专业领域中对学生进行专业素养的拔高。其二,随着播音主持专业的不断发展,虽然很多高校教师队伍出现了高素质、高学历的组合,弥补了专业理论教学上的欠缺和不足。但从实践经验来看,他们虽然接受过很多的专业知识培养,但缺乏相应的实践工作经验。很多高校教师获得高等学历后直接在学校应聘任职,缺少大量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其三,很多学校鉴于以上两种情况,选择外聘专业的播音主持人员进行兼职授课,这虽然在教学方式上避免了以上两种师资力量的片面性,但兼职授课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难以真正投入到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两头忙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片段化,难成体系。因此,师资力量的不足阻碍着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造成新媒体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一个困境。 三、新媒体视野下高校播音主持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思路 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新媒体对于播音主持人员的要求除了高超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有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要侧重于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在理论知识的灌输基础上,关注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形成具有标志性的个人主持特色。根据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现状,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概述。 1.调整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对于播音主持专业而言,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巩固,加强学生的基本功练习。同时更要注重实践教学的训练和能力提升,加速其理论知识的内化和个性化发展。在地方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地方性的特色,对于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标准,不同地域各不相同。因此学生在校学习与毕业后的社会需求如何实现完美对接,就需要高校精准地把握社会中的就业方向,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完成对社会的播音主持人才的输送任务。此外,在教材内容上,高校教育应更注重对新媒体平台的应用,通过现阶段成熟的新媒体移动手段,不断加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能力训练和经验积累。如2011年9月,一批学生实践小组在教师的带领下成立的Wave Radio网络电台,不仅实现了与新媒体微博的平台共享,同时还与一些网络视频网站合作运营。这种实践教学不仅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同时还可以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学习体系,紧跟时代的潮流。 2.提高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在提高播音主持类学生的新闻敏感度和新闻意识环节中,新闻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重中之重。高校要不断强化学生对于新闻知识的理论学习,通过不断完善和补充专业知识,来培养学生对于新闻消息的敏感度。同时,在实践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多进行新闻方面的编辑和采集,来提升学生的新闻意识。以独立自主的眼光挖掘身边的新闻内容,然后进行传播共享。此外,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除了新闻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内容外,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员还需要具备对其他知识领域的了解和涉猎。如即兴评述能力就要求主持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某一新闻内容作出多维化的解读。如果没有较好的综合素质,片面化的理解和传播就会造成不好的观众体验感,久而久之造成受众群体的流失。 3.优化师资队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高校教育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结构。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要想在新媒体的背景下紧跟时代的潮流,就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结构。从师资队伍的结构出发,不仅需要教师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媒体主持经验来启发和引导学生。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开始采取与电台、电视台及传媒公司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方式改革,通过学校与社会的对接来使学生真正感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对于学生的自我特色塑造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结论 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播音主持是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对口专业,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如何培养更契合新媒体背景的社会播音主持人才,是高校不断改革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不仅要从教学模式等外界条件入手,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新闻意识和敏感度,多管齐下,才能保证学生在新媒体的传播中,真正用互动共享的传播思维去留住观众,引起共鸣。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雪.全媒体视域下地方高校播音主持專业教学创新研究[J].新闻知识,2014(07):87-88; [2] 孔祥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J]. 小作家选刊 ,2016(12):239; [3] 周健恒.融媒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4] 郭易铭.浅析与媒体共建,在实践中教学 [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22):146-146; [5] 毛阳南.新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专业实践教学路径创新 [J].今传媒(学术版) ,2016(12):143-14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