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深度报道新探索 |
范文 | 杨萍 在新媒体横行天下、信息爆炸的今天,无论从新闻时效性、报道方式,还是与读者的多元互动方面,传统媒体都远远滞后于新媒体。然而,在进行深度报道时,传统媒体凭借其专业的新闻调研和深度分析,始终拥有新媒体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新形势下,传统媒体更加需要培养专家型记者,倡导研究性报道。 “研究性报道”是指针对一些具持续性的社会热点话题或新闻事件,记者不满足于对“现象”的浮光掠影式报道,主动以研究者的角色对其进行持续的关注和探究,目的在于帮助读者获得新闻事件带来的启迪、意义,或者揭露隐藏在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最终形成的不仅是新闻作品,也是研究成果;不仅具有新闻价值,还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在这类题材的采写中,笔者尝试了一种新的探索——与高校课题组合作,就某一热点话题共同到一线调研,结合各自在学术研究和新闻报道的优势进行研究性的深度报道。经过几次与高校课题组的合作,笔者发现,这种方式不仅能获取大量新鲜的一手素材,同时能充分利用高校专家资源和专业的调研方法,使稿件形成一定的深度和厚度,以满足读者在新媒体时代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阅读需求。同时,具有一定研究价值,能对政府决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话题选择 深度报道的话题选择和议题设置,通常是当前政商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或焦点,比如社会各界正在热议的新政,政策鼓励发展的国内各地正在积极探索的新模式,也可以是社会、民生热点话题,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社会现象等。 笔者曾与高校课题组合作,共同到一线调研过的话题有: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新型城镇化系列报道、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家庭农场的探索等。这几个话题,大多是近两年来政府力推的重点工作之一。比如新型城镇化,涉及到的领域广泛,遭遇的困难重重:户籍改革,土地改革,人的城镇化,政府的公共建设和服务,产业支撑等,是学界和众多媒体关注的热点。 话题选择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几个话题会相互渗透,如,新型城镇化与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相互交叉,怎样整合资源,在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进行扶贫开发,是政府在推进工作时遇到的新问题。又如在家庭农场的探索中,会涉及到土地流转、政府的资源配置等问题。话题的重叠交叉,会使研究内容更为丰富,也有利于形成系列报道,更加深入地对当前热点进行多维度报道。 合作方式 虽然关注的话题相同,但是新闻报道与学术研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双方在合作调研时,也要注意方法,笔者的经验是采取“优势互补”的原则。 高校课题组的优势是拥有专业的经济学或社会学知识,擅长理论研究和调研分析。一个课题调研组往往由专家学者带队,由博士生、硕士生等组成,对某一话题申报项目,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调研。调研时间长,课题组人员充足,调研方法多样,多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或社会学等方法。调研结束后形成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一般发表在学术刊物,传播范围较窄,普通大众很难看到。有的高校课题组会承接相关机构委托的调研项目,调研结束后形成报告,上报相关机构,用于政策研究和决策参考。 而新闻报道属于大众传播,媒体记者擅长深度访谈,调研方法不及高校课题组专业,没有课题组团队作战的优势,调研覆盖面也比较有限。新闻采访更多的是抓取典型,采访后形成新闻报道,语言比学术论文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传播面广泛。 双方优势劣势比较明显,因此与课题组的合作上要灵活机动。比如到一线展开调研时,对样本的选择不尽相同。课题组取样广泛,各个层面都会覆盖到,从最广泛的调研中获取信息,然后进行分析。而媒体记者不能面面俱到,面对不同的受访对象,要保持新闻敏感性,遵循新鲜、有趣、贴近性、典型性等原则来选择采访对象。 新闻采访与学术调研不同。学术调研非常严谨,一份调查问卷,涉及面广泛,会采集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比如对采访对象家庭人员的统计、家庭收入、支出、农具数量等等问题,能全面了解受访者的状况。不足是一问一答式的问卷调查,较为刻板,受访者很难透露出数据背后的真实心声。 在共同调研中,新闻采访要在此过程中避免这种不足,捕捉到亮点或问题切入点,以拉家常式的聊天切入话题,逐步取得受访者信任后,挖掘出数据背后的精彩故事,让受访者吐露心声。同时细心观察受访者所处的环境,注意其情绪波动,营造轻松平和的聊天氛围,尽最大努力挖掘出生动而有价值的亮点,并从中发现问题所在。 走村入户调研时,记者不能简单跟随课题组,要“宜合则合,宜分则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团队作战,也可以分头行动。一天的调研结束后,晚上要留出时间,双方互通有无,交流心得,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共同进行分析。 与高校课题组共同调研同一问题,一方面能汲取高校课题组的调研方法,另一方面,在调研过程中,可以就发现的问题及时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文章向纵深发展。 理性分析 结束调研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是对一线调研的素材进行梳理和理性分析,这是从调查走向研究,从知性走向理性的过程。 与高校课题组联合调研,时间通常为一周左右,能获取大量新鲜素材。在后期梳理时,要能迅速提出亮点。同时,还要提炼出问题所在。根据现有政策导向,以及专家学者对此的观点,记者要保持独立思考,进行有针对性研究,使文章同时具备新闻性和研究性,更多元、更立体。如,笔者所在的《支点》杂志社联合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针对家庭农场在国内的探索,选择了湖北省大冶市作为调研对象。调研团队在短短几天内进行了密集走访,分别接触了大冶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大箕铺镇党委委员、茗山乡乡长,以及多名村支书,深入了解了基层政府在家庭农场探索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难题。 当地政府人员给调研团队介绍,最初在大冶市尝试经营家庭农场的是外地人,其结果是外地人只考虑赚钱,采用粗放式的经营,产量不高,不利于提高农业水平,有违当地政府的初衷。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外地人赚了钱后就不做了,再加上不赚钱的外地人很快就离开了,这种短期行为给政府带来的诸多麻烦,最直接的是土地要面临再次流转。在土地流转中,政府人员也大吐苦水:一两个钉子户就直接影响了土地的连片流转。为了鼓励本地人经营,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出台了众多鼓励措施。这些问题,如果不是深入一线调研,是很难知晓的。 笔者和调研组还走村入户,大量走访了经营家庭农场的企业主和农户,在他们工作和劳动的地方,倾听他们的故事和心声。了解到企业经营生态农业后,既赚取了利润,又带动了周边农民就业。了解到原本是农村的留守老人,通过尝试家庭农场的经营,不仅发家致富,还注册成立农业合作社,成为新型农业老板、创业者和投资人。笔者还发现,种粮大户中有不少年轻人,尝试用高科技种田,甚至自掏腰包买飞机来喷洒农药。然而,种粮大户反映最多的是资金匮乏、贷款难等问题。 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梳理和理性分析,笔者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家庭农场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导方向吗?二是家庭农场规模经营的“度”在哪里?三是家庭农场如何实现与市场对接?这些问题的提出,需要对当前政策有清晰认识,对调研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同时还需要进行前瞻性的展望和预测。研究该领域的专家也对这些问题比较关注,笔者采访并融入了相关专家的观点,凸显了文章的研究价值。这组报道刊发后,获得一定好评。 专业要求 “研究性报道”显然对记者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在操作新闻选题时,往往是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怎样在短时间内迅速切入这一领域,并成为研究者,通过新闻作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 记者在选定题材后,要迅速“恶补”该题材涉及到的常识和相关政策,了解该题材目前的发展概况,确定切入口。有时候,还需要阅读专家学者出版的相关书籍。如果时间充裕,前期“功课”准备得越充分越好。然而,新闻生产有一定时间限制,如果给记者的采写时间紧迫,还有一个“捷径”可走,即拜访该领域的权威专家,也能在短时间内对该领域有个大概了解。 一篇研究性的深度报道,要求记者不能满足于对所见所闻的实录,还必须有目的地对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综合提炼。同时,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增强文章可读性,在生动活泼的基础上,增加文章深度和厚度,而不应该变成刻板严肃的论文或调查报告。 因此,要求记者既要有研究问题的能力,又要有扎实的新闻采写能力,同时要保持敏感的新闻嗅觉,及时发现亮点和典型。最后,还要具备理性分析能力,不能人云亦云,善于从繁杂的调研素材中发现问题所在,采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深”的研究性报道。 (《支点》杂志社) 参考文献: [1]周永固:《倡导“研究性报道” 培养专家型记者》,《汕头特区晚报》2010年8月25日6版 [2]吴锦才:《深度报道新思维:从调查走向研究,从知性走向理性》,《中国记者》2003年第7期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