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代传统媒体人如何从“融”转身
范文

    谷亮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新兴媒体走上舞台,传统媒体出现了诸多不适应以及后遗症,导致受众进一步流失。传统主流媒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媒体融合发展也是必然所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如何应对融合大势,实现华丽转身,需要深入思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 ?新闻从业工作者? ?传统媒体

    一、现状分析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8.6%。手机互联网的普及将我国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推升,新媒体的影响力和覆盖力也随之越来越大。社交媒体和资讯类APP成为很多受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的首选信息来源。所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全媒体建设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紧迫课题。

    媒体融合不仅是对传统媒体的一个挑战,对数量庞大的传统媒体新闻从业者来说更是一个新门槛,乃至二次创业历程,传统媒体新闻人如何才能汲取新媒体所长,扬长避短,实现个人事业的自我突破呢?

    二、传统媒体工作者面对的挑战

    1.传统媒体在报道时效上跟不上信息传播更迭速度。受栏目、节目、内容要求、时长、采编播制作制度等客观限制,传统媒体很难做到随采随发,时效性落后于新媒体。而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思想受常年思维定式局限,编采流程固化,很少主动求变,报道方式也难有突破。

    2.传统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受报道形式、内容、传播范围等影响,导致趣味性不强,交互性弱,给观众选择余地不多。集中体现在部分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融合中,仅仅是把传统新闻报道拿到了新媒体平台发表,并没有按照新媒体思维和方式再次加工,这种“换马甲式”的新闻,效果可想而知。其背后也表现出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在大数据分析、资源整合、信息推广等方面的不足。

    3.传统媒体在报道形式上不够生动形象。相较新媒体,报道形式较为简单。尤其是新媒体的交互性报道模式,可以根据受众感兴趣的话题,从多角度“聪明”地推送相关信息内容,形成对受众点对点覆盖和服务,甚至做到了比受众自己还要了解自己。而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在信息表达、VR虚拟技术、动画制作、新媒体运营等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三、传统媒体工作者如何应对

    1.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要树立主动求变的意识。对传统媒体工作者来说,首先要补足思维意识上的短板,新媒体时代是发展的必然之路,摸不准时代脉搏,必然被时代所淘汰。传统媒体工作者要树立媒体融合发展观念,变被动要我变为主动求变,破除媒体融合只是平台搬家,“只管生产,不管销售”的思维方式。顺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将新兴媒体的媒介优势转化为替自己服务的手段和方式。用先进的媒介融合发展观念指导自身的工作实践。

    2.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要进一步强化主流媒体意识。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无论媒体形式发展到什么样的高度,新闻工作的本质不应发生变化,新闻传播的标准不能降低。当前,信息存在着爆炸化、碎片化、同质化等特性,信息冗余甚至虚假信息大量存在。面对巨量信息,受众既缺乏时间筛选鉴别,也缺乏能力全面地获得有效信息,从而导致信息更新快、受众有记忆点的信息为数不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以融媒体为契机,在信息筛选、资源整合、深度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发挥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打造更加坚强的舆论阵地,成为广大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3.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要进一步强化深度策划能力。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笔者在丹东广播电视台策划了《“励志儿童”高铁圆梦大连行》活动,帮助15名丹东贫困山区儿童走出大山,坐上刚刚开通的高铁感受国家的发展变化。活动前后历时两个月,参与其中的编采人员十余人,传统媒体的电视广播报道近60篇,在此基础上,活动将微信、微博等多种手段融入新闻报道中,在大连期间通过手机端实时与后台联动发布动态,累计推送信息数百条,极大增加了新闻的连续性和吸引力,许多新闻背后的故事得以更加丰富地展现,获得社会各界极大关注,受众不仅为我们的活动评论点赞,还吸引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市民参与到这项公益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和平台的公信力。

    笔者认为,新媒体固然具有先天技术上的优势,但传播的关键还是人,无论是电视、报纸还是手机,新闻的主角是人,新闻的受众也是人,即使来到了媒体融合的时代,新闻策划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认真分析受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闻前中后各个阶段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只有策划到位,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起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1+1>2的融合效果。

    4.在新闻报道方式上,传统媒体新闻人摆脱以往单一的报道形式。大数据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CG动画等各类可视化技术也为新闻的多样化和生动化提供了保证。作为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要主动去学习获取相关技术,学会用新媒体的思想、语言方式制作新闻报道,让新闻样式能够突出各自特色,丰富不同受众群体。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把枯燥的新闻内容以有趣化的方式呈现,学会利用现阶段前沿信息处理技术来报道新闻事件,使其更加形象化生动化、从而达到将媒体融合观念、多元化制播模式与传统的扎实新闻功底结合,形成合力,提高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结语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新闻报道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传统媒体新闻从业人员,要摒弃大台、大报思维,改进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化媒体融合意识为我所用,一方面强化新闻专业各种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不断加强与新闻传播相关的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增强对各类信息的综合驾驭能力,从服务受众各方面需求包括心理需求出发,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来强化自身新闻作品质量,从而为受众提供富有深度、全面生动的新闻作品。

    (作者单位:丹东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宋毅.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媒体的内容变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1);

    [3]彭蘭.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J].国际新闻界;

    [4]陈斌蕾.传统电视媒體在新时期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方法探讨[J].新闻传播,2015(6X).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