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习题选择
范文 许孔灼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相比较,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习题教学,在习题的功能、习题的实施方武、评价体系也相应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之符合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化学习题:选择
化学习题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功能的转变,习题训练的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习题的功能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使化学习题训练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化学习题训练重点应放在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上: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那么如何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化学课程目标的要求,切实改进并优化习题呢?
化学习题要全面体现课程目标,以科学探究为主线,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上,全面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在目前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可利用习题比较少,教师自己编题难度又较大。教师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以及对习题教辅资源进行合理筛选、改造。以提取并挖掘出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导向作用的习题。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与以往高中化学教材相比,新教材中引入了大量新题型,体现出习题的多样性、综合性、灵活性。这类习题的设置既保证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又重视对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习题功能,有利于教师把握知识的深广度,有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如山东科技版化学I,第3章第3节“硫的转化”习题5。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你对硫元素家族有了哪些认识?S、SO2、SO3、H2SO4都是硫元素中核心成员,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表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它们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除它们之外,对于硫元素家族的成员,你还知道哪些?请列举3例。
(4)你对硫元素家族的哪种物质感兴趣?请查找资料,写一个关于该物质的小短文,谈谈你对它的认识。
该道习题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知识拓展和能力的训练,同时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是一道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题目。在问题解决过程既是知识巩固提高的过程,也是学习新知的过程,同时增进了化学核心思想——元素观、分类观的理解。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科学素养,使每个同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同时这种多样化的解题方式,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给对化学学习有兴趣的同学以更大的探索空间,
在平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新教材的“联想,质疑”、“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迁移·应用”、“概括·整合”等学习活动栏目,编制相应的习题作为新知识的应用巩固,及时培养学生将新知识应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能力。如山东科技版化学I。“电解质”一节有一“迁移应用”的题目: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是由NaCI、NaSO4和Na2CO3,组成的,请用实验方法确定该白色粉末的成分。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可以拓展增设一下讨论题:(1)试剂的滴加是连续进行还是重新取样?试剂的用量有无要求?(2)能否先加AgNO3,溶液?(3)能否用BaCL代替Ba(NO3)2,用Hcl代替HNO3?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新知识的应用巩固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创新性,
重视挖掘教材中的习题的导向作用对促进新课程的教学起了重要的作用。纵观新课改四省区的高考试卷,如鲁科版化学I第25页的“练习与活动”中关于抗肿瘤药物顺铂的习题,就是广东省高考试题第13题进行物质组成、化合价等化学基础知识考查的题源:让学生感到比较棘手的实验探究试题可以在鲁科版化学I第17页“练习与活动”的“动手实验”中找到原型:选择题第6题选项D关于粗硅提纯的知识可以在鲁科版化学I第110页“练习与活动”的第2题得到完整全面的补充:第22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图表处理能力的考查,可以在鲁科版化学Ⅱ第56页的“本章自我评价”第4题中得到培养与提高。
2、编制与选择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化学习题
必修和选修教材都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但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的罗列一些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物质或现象,而是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生长点的物质或现象作为“生活原型”,从这一原型出发、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的学习溶于有关的生活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中。从四省区的高考化学试题来看,大部分试题都与生产、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如反映“化学与技术”的“工艺流程题”在四省区的高考化学试题都有充分体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生产、生活中鲜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生产中的化学、生活中的化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稳定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化”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观。
3、选择具有自主探究的化学习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的高考化学试题中以能力立意的试题,突出体现在将实验融入到生产和科学研究的背景中,先创设实验探究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回忆,最终解决问题。因此,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需要的化学练习与试题也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2005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题第20题就是一道需要学生具有自主探究能力的化学试题,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SO,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1)根据反应NaSO3(固)+H2SO4(浓)=NaSO4+SO2↑=H2O,制备SO2气体。
①用下列简图,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制备并收集So'的实验装置(含试剂)示意图。(图略)
②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将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
(D品红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②溴水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③Na2S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
(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可以不填满)。
科学探究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方式的突破口。我们要通过科学探究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选择具有开放性的习题
开放性试题倡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视点、多侧面、多途径和多方法地创造性解决问题,解答过程能充分顾及到学生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及兴趣爱好,使每个学生的优势领域、潜能和创新思维都得到充分发挥。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发散性,让禀性、天赋各不相同的每个学生,都能展示其独特的个性品质,感受到不同的程度的成功喜悦。增设开放性试题。这是一种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应大力推广和充分利用的重要考试题型。例如:在没有现成的CO,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选用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简易的、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若用上述装置制取CO,气体,而实验室只有稀硫酸、浓硝酸、水、块状纯碱、块状大理石,比较合适的方案所选用的药品是
。本题设计的意图是:通过仪器开放性用途的发掘,增强了学生使用开放性装置的能力,开拓了学生创新思维。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常见药品的替换上、在常规实验操作上、在实验方式上和实验过程中求创新,编出富有新意的好题。
对于新课程的习题选择,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材的核心内容,把握习题的深广度。根据学生实际。掌握好习题的层次,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I教师用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孙夕礼,马春生,新课标三种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的编写特,最分析[J],化学教育,2005,26(7):16-2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