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融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发展分析 |
范文 | 贾文健 【摘 要】在融媒体时代,纪录片开始焕发新的生机,得到了转型发展。基于此,本文对融媒体时代纪录片发展趋势展开了分析,对纪录片的IP化、泛文化、短视频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坚持内容为王、把握风格尺度等策略,希望能够为关注纪录片发展问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 ? 纪录片 ? IP化 ? 泛文化 ? 短视频化 在融媒体背景下,各种题材的国产纪录片在互联网上得到传播,促使受众对纪录片的刻板印象逐步消失,不断吸引着年轻观众开始接受纪录片。加强对融媒体时代纪录片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相应发展策略,能够使纪录片行业取得进一步发展。 一、融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1.IP化发展。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信息传播,使得一些人气颇高的纪录片得以出现,并且得到了IP化运营与发展。IP化运营的纪录片可以划分为多类,如以《航拍中国》等为代表的主旋律纪录片、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代表的文化类纪录片等,大多擅长对“大叙事”进行统筹排序,然后通过“小叙事”突出细节。之所以能够得到IP化运营,主要是由于作品在从不同角度进行叙事的同时,能够保证作品制作精良,以接地气的方式传递思想情感,形成了相应的口碑效应。所以IP化运营的作品在海内外观众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打通了线上线下的界限,能够促使国产纪录片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文化对外输出。 2.泛文化发展。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纪录片都给人以沉闷、严肃、不好看等印象,内容以政论片、电视纪实栏目等为主,偏重说教,缺乏故事性,呈现出居高临下的文化精英姿态。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电视台和视频网站不仅在纪录片作品播放上实现了联动,同时也促使网络平台开始进行纪录片制播一体化发展,得到了商业化运营,开始面向广大观众进行纪录片创作,不断拓宽受众范围,使得纪录片边界开始变得模糊,出现了与旅行、访谈等结合的情况。比如《寻找手艺》这部纪录片就以“行走式记录”的方式完成了作品拍摄,对地域文化、风情和各种手工艺创作技术进行了展示,在网络平台上爆红,最终在电视平台上得以正式与观众见面。制播平台的增加,使得纪录片创作主体开始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与真人秀、科技发展等领域的边界日渐模糊,促使纪录片出现了泛文化现象。 3.短视频化发展。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受众收视习惯,促使纪录片开始向着短视频化的方向发展。在节目收看方面,年轻一代观众习惯以网络客户端为平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观看节目,促使大量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微纪录片得以产生。为迎合时代发展趋势,中央电视台也开始推出微纪录片,比如《初心》每段时长在6-7分钟之内,使时政纪录片在时长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上传网络后点击量超过了12亿次,使纪录片得到了较好传播。在央视播出的百集微纪录片《故宫100》中,每集时长为6分钟,完成了大到国家文化历史,小到茶杯的故宫细节描绘,通过碎片化叙事传达了作品的主旨,给人以见证历史变迁的特殊感受,能够满足新时期受众的审美需求。 二、融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发展策略 1.坚持内容为王。在IP化运营的过程中,一味注重形式却忽略内容的作品只能在短时间内给受众带来新鲜感,难以形成独特的精神,最终依然会被淘汰。因此在融媒体时代,纪录片发展依然坚持内容为王,需要提供精致的内容延长受众审美时间,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以《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为例,在IP化运营过程中后几季评价显然不如第一季,给项目的后续运营带来了阻碍。出现这一情况,固然与观众期望过高有关,但同时也与内容拍摄素材重复、广告植入过多、美化意味明显等原因有关,导致作品内容无法达到体现美食魅力的效果。相比较而言,《老广的味道》却出现一季比一季火爆的现象,与制作团队注重精品內容打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第三节作品拍摄中,拍摄团队为了拍摄豆豉发酵过程,共用三天三夜才获得了一组延时,使得作品呈现出了精耕细作的效果。 2.把握风格尺度。在纪录片创作方面,还应坚持保留其真实且富有感染力的特质,不能为追求华美造成纪录片风格不实。纪录片创作人员需要怀揣一把尺子,能够在保证纪录片画面真实且具美感的同时,不超出观众理解范围。以纪录片《人类星球》为例,创作团队深入印度尼西亚雨林对土著部落建设、入住等过程进行拍摄,看似题材新颖,能够达到抓人眼球的目的,但之后被曝光部落里的居民只是委托拍摄,实际不以树屋为家,最终导致纪录片丧失了原本的真实性,遭到了受众的质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妇产科生育题材《生门》等记录真实事件的作品,凭借诚恳态度展现真实内容,在引起受众唏嘘的同时,也达到了触动人心的效果,不仅体现了作品的人文关怀,也引起了受众的长久关注和共鸣,为推动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加快形式创新。在现代社会中,想要推动纪录片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并非是一味改变片长,而是需要在创作、拍摄等方面实现创新,以便为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近年来,无人机摄影、VR技术、水下摄像等技术开始在纪录片拍摄中得到应用,促使摄影机逐步摆脱了时空局限,能够自由进行各种事件和细节的捕捉。比如在《航拍中国》中,就采用了无人机拍摄技术,能够从天空这一新视角带领受众欣赏中国各个省市,参与到生态中国、文明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体会国家发展的辉煌成就。而《山村里的幼儿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带领受众深入山村观察由留守儿童和山村幼儿园构成的乡土社会图景,通过在叙述结构和视觉呈现上进行创新为纪录片形式的多样性体现带来广阔视野。 三、结论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纪录片开始向着IP化、泛文化和短视频化的方向发展,在为纪录片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想要进一步推动纪录片行业的发展,还要明确未来发展路径,坚持加强纪录片内容和风格尺度的把握,实现纪录片形式的创新,以推动纪录片的精品化和多样化发展。 (作者单位:东营市垦利区融媒体中心) 【参考文献】 [1]郑英.融媒体语境下,电视微纪录片创新发展趋向[J].电视指南,2019(13):54-57;[2]崔小妹.融媒体时代下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3(15):1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