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2019年度总目录
范文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报道与新闻传播的规律域差 刘建明(1.4)

    当前自媒体乱象及其治理路径探析

    江 凌 徐雨菲 颜欣雨(1.8)

    作为学术话语的“史家办报”

    周光明 程 玥(1.14)

    从跃迁到忧思:场景理论视野中时尚传播应用研究 费雯俪(1.17)

    从“真相衰落”到“后真相”论的破灭 刘建明(2.4)

    国际话语表达与意义建构

    ——以习近平2013—2018年的“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为例 赵永华 孟林山(2.8)

    把好关口,坚守真实,不能自毁新闻生命

    ——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新闻报道为例

    郝 雨 陈婧扬 (2.14)

    从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解读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 王艳玲 张 帅 (3.4)

    5G对社会与传媒业的历史性颠覆 刘建明(3.7)

    网络综艺的价值引导方式及效果分析

    ——以《明星大侦探》为例

    卜彦芳 李秋霖(3.11)

    移动互联网时代组织传播的特征、问题与对策

    娄 翠 靖 鸣(3.16)

    本世纪初新闻学研究的五大伪论 刘建明(4.7)

    网络新媒体时代我国传统工艺的传承危机与传播路径 陆 地 刘雁翎(4.12)

    中国广告产业四十年的回顾与思考

    姚 曦 翁 祺(4.16)

    后真相时代“新闻搭车”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邵超琦(4.22)

    美国公众新闻运动鲜为人知的历史

    刘建明(5.4)

    智能时代算法型内容分发的问题与对策

    靖 鸣 管舒婷(5.9)

    极客、联结与建构:网络学习社区类型比较

    叶韦明 陈 雪(5.13)

    新媒体语境下对“知沟”中知识概念的再考察

    王建峰 (5.19)

    “自媒体”原罪对公共平台的亵渎

    ——兼论“共用媒体”的运营规则 刘建明(6.4)

    “数字守门人”在社交平台上的角色分配与权力流动 范红霞 邱君怡(6.8)

    社交媒体互动圈层传播模式:驱动力及社会价值

    ——基于社會热点事件的分析

    史剑辉 靖 鸣 朱 燕 (6.13)

    “抖音”短视频中的音乐传播创新

    ——基于示能性理论的视角

    刘 博 夏德元(6.17)

    泛新闻生态下西方传统新闻价值重估

    李冰清 郝 雨(6.22)

    新时代我国新闻媒体的社会观 刘建明(7.4)

    传媒的技术赋权与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运动

    骆正林(7.8)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进展、难点与对策

    郭全中(7.14)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效传播的路径分析 杨静娴(7.20)

    符号消费理论的认知边界与假命题 刘建明(8.4)

    拟态环境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的传播与国际话语权建构 谢卓华(8.8)

    5G应用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景

    张明新 常明芝(8.12)

    媒体智库:跨越机体断裂的转型 刘建明(9.4)

    好书合为时而著 郝文勉(9.8)

    全媒体生态压力下纸媒改革的维度研究

    刘继忠(9.11)

    “流动的集合体”:虚拟社群人际交往及其互惠行为研究 孙保营 魏 晴(9.16)

    新媒体是直觉媒体

    ——兼论数字化转型之新闻危机 张立伟(10.13)

    习近平关于舆论监督重要论述和理论体系形成的发展历程

    ——习近平关于舆论监督重要论述的核心内涵及其理论贡献之一 靖 鸣 刘自艰(10.19)

    习近平关于舆论监督的重要论述探析

    王仕勇 李 进(10.23)

    新闻传播的十种影响力 刘建明(11.4)

    瑞典大众传媒产业发展现状、特色及趋势分析

    杨 铮 王灿发(11.8)

    新闻引导力的受众认同理论 刘建明(12.4)

    牢记新闻初心使命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兼论新中国70年新闻舆论工作基本经验

    胡 栓 童 兵(12.8)

    5G时代海外华文媒体的全球传播路径:对话性·协同化·视频化 高金萍(12.13)

    当代新闻工作者核心能力提升与坚守

    马知远 刘海贵(12.16)

    我国网络视频平台化演进中的媒介环境生成

    黄 艳(12.20)

    本期关注

    中华文明的历史记忆传播与文化认同建构

    ——以大型电视文博节目《国家宝藏》为例

    张兵娟 刘停停(1.21)

    电视文化情感类节目的传播创新与共同体建构

    张 欢(1.25)

    器物文明视角下国宝的影像叙事与文化认同建构

    ——以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为例

    李 萌(1.29)

    基于内容生产与传播新逻辑的省级党报传播力提升策略探析

    ——以新闻客户端为例 任 健 李翔宇(2.19)

    “文化出海”背景下数字内容产业引导与监督机制探析 杨 柳(2.23)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海派文化传播主题框架研究

    刘 峰(2.27)

    基于对“95后”用户视频消费行为的模型研究

    董紫薇 (3.20)

    微博使用对“95后”用户情感认知的影响分析

    ——从群体画像到青年文化 邓枭弋 (3.25)

    2018年短视频用户行为分析

    夏 厦 谭 天(4.25)

    我国短视频创意初探 赵 娜 谭 天(4.30)

    物联网对视频媒介进化的影响研究

    高红波 陈 成(4.34)

    五四时期《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丰纯高 王晶晶(5.22)

    五四时期国际新闻报道的特征与当今借鉴

    党李丹 陶喜红(5.26)

    五四时期副刊的革新与启示

    何 艳 于佩琳 彭曦阳(5.33)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萌生

    张 茹(5.37)

    短视频创作的“七坑”“八坎”

    陆 地 刘雁翎(6.28)

    2018年中国移动短视频行业发展概述

    潘彩云 徐萌晟(6.31)

    2018年我国短视频监管与治理 陈 晔(6.36)

    短视频发展的七个法则

    ——2019全国短视频创意峰会综述 芦 瑞(6.40)

    深化改革 守正创新: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杨萌芽(7.26)

    全媒体是媒体深度融合的方向 范红娟(7.29)

    县级媒体融合的实践

    ——以项城市为例 杜少华(7.33)

    新中国70年媒体格局的变化及舆论引导策略的创新 王灿发 张哲瑜 (8.15)

    新中国70年党报党刊的叙事变迁与思考

    张 馨(8.20)

    新中国70年党报版面话语的变迁与经验启示

    王晶晶 刘东建 郭致杰(8.25)

    走向人机协同:算法新闻时代的新闻伦理

    杜 娟(9.21)

    网络直播的伦理反思 高萱萱(9.26)

    短视频:我国农民价值观构建的新场域

    王一岚(9.30)

    论媒体融合的主体 丁柏铨(10.4)

    地市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基于赣州市媒体融合发展情况的实地调研

    谢新洲 杜 燕(10.7)

    跨境民族与周边传播研究

    高 菲 彭 翠 陆 地(11.14)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周边传播的伦理建构

    方 艳 袁誉慧(11.18)

    “一带一路”下东北亚周边传播的文化路径

    刘 源(11.22)

    “绿水青山”理念下黄河水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张红梅(12.24)

    信息技术助推黄河水文化的数字化传播

    朱涵钰(12.27)

    新媒体研究

    5G融入我国视频网站发展的新探索 黄 艳(1.40)

    智媒时代媒体的智能化发展与转型研究

    罗 欢(1.43)

    九款热门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手机阅读体验比较研究 王晓虹 刘海贵 甘露顺 徐琳蕴(2.32)

    以抖音为例谈谈短视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

    于松明 沈佳姝(2.38)

    机器人写作新样态中记者的应对策略探析

    张林贺(3.29)

    从网络短片到网络大电影

    ——谈网络电影产业链的形成及优化路径

    韦 嘉 骆正林(3.34)

    短视频与主流融媒体可视化表达 邢弘昊(3.39)

    短视频内容创意与传播策略 陈永东(5.41)

    全媒体时代政务新媒体能力提升问题探究

    白 月(5.47)

    县级媒体融合的规制重构研究 王一岚(6.55)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搜集研判应对策略

    吕 静(6.59)

    网络空间的隐私保护及治理研究

    王 军 蒋佳臻(7.36)

    数据可视化产品在社交媒体上的再传播

    许向东 尹艺斐(7.39)

    “AI主播”技术挑战下新闻主播传播角色重構与策略优化研究 郭 琳(8.30)

    5G时代短视频UGC柔性把关初探 赵玉岗(8.33)

    数据伦理视角下的数据隐私与数据管理

    颜世健(8.36)

    新媒体时代的审美意识浅析 张智勇(9.58)

    “互联网”概念的媒介生产路径 刘莲莲(9.62)

    移动视频的政治传播场景研究 王春枝(10.29)

    网络新闻跟帖评论及规制管理模式研究

    袁慧侠(10.32)

    网络劳工的劳动狂欢与社会资本增值

    卯 会(10.36)

    微信阵地建设对构建新型传播体系的探索

    刘 杰(10.40)

    人工智能背景下本土化智能营销策略研究

    王琴琴 杨 迪(11.55)

    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利弊影响及治理 王志昭(11.60)

    移动短视频的传播结构、特征与价值

    许 竹(12.30)

    社交媒介中“成人儿童化”现象研究 刘楚君(12.33)

    主流媒体短视频传播策略分析

    ——以《人民日报》抖音短视频为例 陈江江(12.36)

    新时代“中国好网红”的媒介形象塑造之道

    戴 玮(12.39)

    传媒观察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媒体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郭 津(1.63)

    镜头中的“正”与“负”

    ——试析善用舆论监督推动实际工作

    古 月(1.67)

    自媒体传播的社会责任思考

    ——以河南四考生高考答题卡“被掉包”事件为例

    何正权(1.70)

    国内外对失实新闻的核查机制初探

    王 军 王 鑫(2.42)

    人民广播事业孕育期的红色中华新闻台考索

    陈 芝(2.46)

    媒体深度融合的产业模式与路徑探索

    崔 颖(2.50)

    传播仪式观视野下精神自我的建构研究

    ——以《歌手》为例 袁爱清 赵丹阳(2.55)

    消费文化语境下电视“慢综艺”节目的发展策略

    ——以湖南卫视《亲爱的客栈》为例 尹 力(2.59)

    “一带一路”报道中新闻标题的特色与导向性探究

    赵毅玲(3.43)

    电视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传播要素分析 朱良志(3.48)

    “一带一路”背景下面向东盟的中国价值观传播对策研究 党东耀(3.51)

    文化“走出去”战略下中国特色词汇译介研究

    ——基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实证分析

    陈梅霞(3.55)

    内地游客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以香港《南华早报》为例 宋贺扬(4.53)

    唱响小言论专栏的时代好声音

    ——以《河南日报》《今豫言》栏目为例

    刘 婵(5.50)

    《郑州日报》专题报道的特色与启示

    张振宇 张举玺(5.53)

    网络化治理:电视媒体服务供给新模式

    姜智彬 徐屹丰(6.50)

    从“话语权”到“话语力”

    ——全媒体语境下“政府传播能力建设”路径探寻

    冯春海(7.46)

    论传统媒体的平台化转型 王 枢 徐建勋(7.51)

    导向性:新闻报道的灵魂 孙少山(7.56)

    社交媒体的负面评价及对策研究 王 雪(8.39)

    视频博客发展的内外动因与思考

    李帮儒 郭 瑞(8.42)

    2019中国网络视频精品榜分析报告

    张新阳 陈 思 向芝谊(9.34)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新闻报道价值取向研究

    ——以近五年中国新闻奖为例 曾怡然(9.38)

    地方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以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作品《诺奖得

    主尤努斯精准扶贫到河南》为例 郭 津(9.42)

    “私域流量”与党媒集团转型发展路径分析

    郑 艳(9.45)

    我即真相:自媒体的图像社交建构 熊铮铮(9.48)

    从“《中原石油报》现象”看精品新闻战略

    ——以《中原石油报》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为例

    王新顺(9.52)

    女性议题的数据新闻研究 王 红(9.55)

    全媒体时代“三农”报纸影响力实现路径

    ——以《河南日报》(农村版)为例 任爱熙(10.43)

    《走进兰考》:新语境下官方纪录片的一次风格探索

    顾 晓(10.46)

    党报产业扶贫报道的策略分析 李英华(10.49)

    在伟大时代创作伟大作品

    ——2019中国网络视频精品发展研究报告

    张新阳 陈 思 杨 雪(11.37)

    媒体跨界融合的路径与策略

    ——基于四川省媒介融合状况调查

    陈 琦 严三九(11.41)

    基于词共现网络的对农微博热点话题及用户舆情分析

    ——以中国乡村之声官方微博为例

    赵 雪 马娟娟(11.47)

    对外媒涉华军事报道的传播策略研究

    宋德伟 董 伟 林 易(11.51)

    传播仪式观视阈下的话语建构研究

    ——以《兵团日报》构建“兵团精神”话语为例

    罗 彬 胡 啸(12.43)

    知识付费语境下的文化类期刊转型策略

    刘 坤(12.46)

    文化传播研究

    中国拜年文化网络传播的策略研究

    高长方 李 鑫(1.50)

    传统文化品牌新媒体传播策略探析

    ——以宁波为例 王秋艳(1.53)

    “一带一路”背景下豫剧文化的译介与传播路径研究

    王晓俊 张露馨(1.58)

    非遗网络直播中政府部门角色定位的思考

    ——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王文权 于凤静(2.68)

    中华古诗词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的创新表达

    ——以《经典咏流传》为例 陈 卓 夏 凡(2.72)

    20世纪70年代地下文学的口头传播方式研究

    井延凤(3.65)

    《记住乡愁》中孝礼文化的传播与当代价值

    苏安宁(3.69)

    金庸的新闻史学意义 张 弛(4.57)

    对外传播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张月月(4.59)

    公共外交价值视阈下中越跨国族群信息传播研究

    郑振锋 邓 科(4.63)

    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类题材纪录片的沟通元探析

    樊淑琴(4.66)

    精准扶贫背景下广西农村留守儿童文化信息服务构建 陈喜凤 周飞伶(4.69)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屏幕变迁及其审美体验

    魏 佳(5.57)

    声情并茂:电影插曲中的世俗样貌与时代表现

    ——以《甜蜜蜜》为例 杨雅捷(5.61)

    论诗词类公众号的传播与创新

    ——以“陆地诗词”为例

    彭 翠 陆观荣 曹晶晶(7.42)

    试论“微文化”现象的社会寓意 于晓利(8.49)

    古装剧中的礼文化表达及其传播价值探析

    ——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例

    杨 雪(8.53)

    网络舆论中的耻感文化传播与道德秩序建构

    ——以“霸座”系列事件为例 李 阳(8.58)

    文字设计视觉文化传播与情感化研究

    胡 泊(8.62)

    愚公移山精神的传播与当代价值 杜 丹(9.66)

    区域形象的影像“微”建构

    ——以“老家河南”微视频工程为例 贾金利(10.63)

    新媒体时代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以神垕特色小镇为例 卢 青(10.67)

    新媒体时代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探索

    张益铭(10.71)

    网络直播对区域文化的创新表达

    ——以《虎牙·湖南》品类为例

    李 瑛 王恩豪(12.63)

    场景化体验: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创新路径和文化价值传播策略

    ——以《一本好书》为例 关秀玥(12.66)

    应用新闻研究

    视觉领先·形态多样·精准创意

    ——《今日消费》构建郑州人文地铁的探索和经验

    王 铙(1.80)

    透视媒介形态演变下纸媒版式设计的变革路径

    刘 阳(1.83)

    千期梨园正青春

    ——论《梨园春》的创新 庞晓戈(1.86)

    故宫淘宝:传统美学与新文创景观的互文共生

    梁茹砚(1.89)

    二维码扫描的驱动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

    黄立安 黄冬梅(1.92)

    叙事之“道”:中国故事的“中国式讲述”

    陈燕侠(2.75)

    乡村振兴气象服务品牌的塑造与传播

    赵亚峰 刘凯文(2.79)

    网络主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比较研究

    李 琳 贾 毅(2.83)

    新疆民间书院文化传播方式及其效果研究

    ——以木垒书院为例

    艾 玲 曾嘉艺 曾 飞(2.87)

    如何挖掘报道新时代典型人物的特点

    ——以《河南日报》推出的陈增喜和张玉滚人物报道为例 刁良梓(2.91)

    全媒体矩阵中纸媒的着力点

    ——以《大河报》的报道为例 郭传廉(2.94)

    如何创新策划党报经济报道 鲍阿瞳(3.72)

    浅析新媒体体育新闻中的人文关怀 吴 丹(3.75)

    论地市级党报扶贫主题报道的创新

    ——以《信阳日报》“新县脱贫摘帽记”主题报道为例

    向 炜(3.78)

    法律新闻的传播效能与法律责任探析

    李宗阳(3.81)

    新媒体与图书馆阅读推广 崔 芳(3.85)

    孟瑞鹏英雄事迹传播、精神弘扬与认同机制研究

    祁 萌(3.88)

    融媒视野下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传播路径

    ——以中央媒体对湖州生态文明建设典型经验报道为例 常凌翀(3.90)

    中国传媒经济四十年高峰论坛暨第七届中国传媒经济年会综述 杨 勇 李 悦 李秋霖(3.94)

    “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影视传媒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郑 来(4.72)

    城市电视台提升对外传播效果的思考

    ——以《西望成都》电视栏目为例 庹继光(4.75)

    提升“四力” 守正创新做好典型宣传

    刘 洋(4.78)

    社会问题类电影创作的类型策略

    ——以电影《我不是药神》为例 黄文欣(4.81)

    找准增强新闻“四力”的着力点 万川明(4.84)

    从电影《找到你》看国产女性电影的文化内涵

    李梦雪(4.87)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基于新媒体的SWOT分析法

    钟国云 陈 欢(4.90)

    党报新闻人执业的“变”与“不变” 谢建晓(5.71)

    “去媒体化”视阈下广播电台的Web3.0转型

    王 丽(5.74)

    新闻标题党惯用语言手段分析 王素改(5.77)

    “斗图时代”:表情包在网络传播中的意义与作用

    刘江浩(5.81)

    用竖视频讲好新闻故事:基于眼动实验的新闻报道呈现方式研究 闫玉荣 陈梓鑫 刘柯瑾(5.84)

    广播专题节目《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的敘事艺术研究 郭致杰(5.88)

    网络直播对网红与粉丝关系的影响研究

    袁奂青(5.91)

    苗 婷(12.83)

    纪实影像视域中红旗渠形象的建构与演变

    李乃舒(12.86)

    5G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信息传播主阵地探究 凌 云(12.89)

    新闻大学

    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14个讲话和5个贺信

    陈力丹(1.47)

    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摄心者”

    ——吕楠纪实摄影作品的题材特色研究

    于韵佳 靖 鸣(2.62)

    当代名记者的舆论监督策略

    ——以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得者郝斌生为例

    杨 楠(2.65)

    新闻表征:概念理论梳理与辨正 屈会超(4.49)

    提升新闻传播学科影响力:学术生态和研学生态的动态博弈

    ——对话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李喜根教授 邓元兵 吴 笛(7.60)

    目标倒逼与过程引导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张淑华 周志勇(10.52)

    数据新闻发展新趋势:实用化、本地化、智能化和实体化 方 诚(12.57)

    简论新媒体语境对当代报纸版式设计的多维化影响

    郭晓静(12.60)

    媒体经营

    新“三驾马车”模式拉动电视经营升级转型

    ——浅议省级地面频道广告经营创新的方向和路径

    张 斌(4.45)

    融媒体时代文学期刊如何度过瓶颈期

    徐小红(8.65)

    新媒体环境下快速消费品的品牌传播策略

    邵 光 卫桂玲(9.69)

    以资源运营为媒体赋能

    ——由徽商传媒的资源制胜谈商业期刊的融合之道 韩新东 梁 爽(12.69)

    短视频的场景化营销对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的作用

    ——以西安市为例 张 喆(12.71)

    新媒体与思政课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微党校”建设路径研究

    吴春阳 孙 丽(8.91)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工作“以生为本”理念实现的路径 陈景红(8.94)

    国际新闻界

    沃尔特·威廉的新闻理念与“密苏里模式”的确立

    杨唯汀(6.62)

    事实核查与价值平衡

    ——美国媒体种族报道中的话语建构

    张海华(6.66)

    名家访谈

    俄罗斯高等教育转型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变革

    ——访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奥尔加教授

    吴圆圆(5.68)

    强国论坛:搭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新平台

    ——专访蒋亚平、何加正、单成彪和白真智

    谢新洲 温 婧(11.34)

    本期特稿

    习近平论“建设全媒体” ?陈力丹(4.4)

    新时代黄河生态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陈 超(11.27)

    黄河生态文化70年传播的基本经验

    杜学霞(11.31)

    出版广角

    儒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实践

    ——评周逢年的《朱舜水思想在日传播研究》

    吴 飞(3.59)

    试论信息化背景下出版融合的演进路径

    宋海波(8.46)

    网络盗版侵权新动向及其应对思路 程新晓(10.56)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学术期刊转型之路

    于 茜(10.60)

    新闻,艾丰一生的挚爱

    ——为艾丰先生的两本著作所作的序言

    陈力丹(11.63)

    报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缺陷及其修补

    ——写在互联网进入中国25年与报业消亡论争15年之际 祁 涛 黄 达(11.65)

    着力关键点,推动出版融合向纵深发展

    ——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为例 张彩红(11.70)

    传统媒体在假新闻“产业化”下如何“扶稳”真相

    赵瑞莹(11.73)

    新兴媒体

    2018年世界新媒体发展概况

    田 丽 张华麟(4.37)

    捅破那层窗户纸:流量的秘密 杨化涛(4.41)

    好稿评介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精品赏析 刘保全(1.34)

    傳媒与法治

    试论自媒体乱象及其治理路径 程业棋(11.94)

    呵护原创:基于互联网规治视域的网络洗稿现象研究 邵 鹏 童禹婷(12.50)

    中国首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争议与前瞻分析

    林嘉琳(12.54)

    报海钩沉

    “耳目喉舌”论的历史性变革与中国新闻思想观念的发展 袁映雪(1.73)

    《晋绥日报》社论的语言风格 侯月芳(1.76)

    “新民”时期梁启超的浸润宣传 李 南(3.61)

    《热血日报》办刊的历史经验与当代价值

    周文娟(5.65)

    传媒技术赋权与近代中国社会的自强之路

    骆正林(6.44)

    《群众》周刊抗战话语的建构与传播 何建娥(7.64)

    学术综述

    西方新闻传播学的算法研究综述 周祉含(4.93)

    开启礼文化传播研究的新篇章

    ——郑州大学首届“礼文化与华夏传播研究”会议综述 刘停停(6.94)

    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深度融合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综述 王志昭(7.93)

    技术·边界·关系:智能化媒体时代传媒经济与管理的全景图释

    ——“媒介中国研究百人会”媒介经济与管理论坛会议综述 李姝慧(12.92)

    封面人物

    邓绍根(1.39)

    张淑华(2.54)

    王 军(3.28)

    张明新(4.15)

    张晓锋(5.46)

    潘祥辉(6.58)

    张晋升(7.25)

    丁汉青(8.52)

    廖声武(9.41)

    刘明洋 (10.59)

    谢清果(11.26)

    姜 飞 (12.8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1 7: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