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兴亚文化语境中大学生文化认同建构策略 |
范文 | 盛芳 [摘要]近几年,丧文化、佛系文化等流行,新兴青年亚文化呈现出娱乐化、碎片化、流动化等特点,当代青年在传统文化认同上的背离、政治文化认同的隔膜、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偏差等问题日益凸显,主流媒体应革新观念及传播方式,学会用“看不见”的宣传,以期积极建构并引领文化认同。 [关键词]亚文化;大学生;文化认同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社会关系被建构、被形塑的方式,但也是体验、理解和阐释这些关系形态的途径。新媒介不断促进青年亚文化的多元化变迁,也使得青年群体不断利用新媒介技术更新已有的亚文化形式并持续创造出更新鲜、更具活力的新媒介亚文化形态。閭近几年,丧文化、佛系文化等的流行,意味着以娱乐化、碎片化、流动化为特点的新兴青年亚文化的出现。相比传统的青年亚文化,社交平台在提供宣泄空间的同时也削弱了其内在反叛性。 从个人层面来看,置身于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各种新媒体消费、娱乐、时尚更易让青少年陶醉与沉溺,从而让导向意义消解、文化精神枯萎。与此同时,社会给青年贴上了各种标签,于是,希望表达自我、个性十足的当代大学生拒绝了来自外部的负面标签,选择了“丧”“佛系”等以退为进的表达方式和生活态度。从媒体层面来说,过于追求表面积极效应的单一模式,让成长于多元文化时代、二次元语境中的青少年产生厌倦,佛系文化、丧文化的流行正是对此种宣传误区的一种抵制。从社会层面来说,“佛系”心态的产生与三大因素息息相关——宏观的社會压力、媒体营造的焦虑环境以及青年自身“阶层固化”的命运框架假想。于是,他们把自身定义为无为青年,与主流文化中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青年形象相区别。整体而言,佛系文化已成为当代青年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现象背后折射的是青年人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多元诉求。 社交媒体作为构建青年认同的新载体,一方面使青少年接触多元的思想和价值观,以开放的视野吸收更多信息,增加了对自我、对自身归属和身份反省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个人身份或社群身份的自我封闭。实践中,青少年更关注娱乐化信息、社交对象的选择圈子化。而众声喧哗、碎片化的信息、娱乐化的议题也增加了青年诉求聚合的难度,导致文化价值观的含混及群体极化和民意窄化等。当代青年在传统文化认同上的背离、政治文化认同的隔膜、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偏差等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是未来的中坚力量,也是社会消费的主力军,理应成为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各方面问题最关心、最敏感和最有参与能力的群体,而不是沉浸在网络世界的冷漠、疏离的宅一代,更不是“小时代”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新兴亚文化语境中,媒体应如何着手传播、建构文化认同? 一、革新传播方式,打造现象级IP,积极建构传统文化认同 2017年央视推出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融合纪录与综艺形式,让观众在轻松的娱乐氛围中了解中华历史知识、感受民族底蕴。2018年央视热播的《经典咏流传》也成功地走出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意之路,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流行时尚的当代潮流与古典诗词的深厚内涵相得益彰,既入耳又人心。同年播出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则顺应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传播特征,一集5分钟讲述一件国宝,以短平快的方式梳理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发展脉络及价值理念。 此类节目被学者概括为“新主流综艺”:以新生代年轻人为核心目标受众,在美学层面力求实现代际转型;而在文化层面则旨在实现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的双重建构。 这些变化与消费领域的“国潮”回归相契合,据中国新闻网2019年9月报道:国产“老品牌”正以全新的方式回归市场。在消费群体中,这种“新国货”的消费潮流,被称为“国潮”,“国潮”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时尚文化新宠。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人群出生在综合国力强盛的年代,他们拥有更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2019年在海外爆红的视频博主李子柒,用视频展现自制的笔墨纸砚、蜀绣,古法制作的月饼、桂花酒、手工酱油、面包窖等,被称为“东方美食生活家”,在其爆红后的质疑声中,人民日报盛赞其展现了中式生活之美,并称“无论怎样的文化,想要让别人理解,必先打动人。”像李子柒这样的大IP,媒体不妨多一些支持。 另一方面,当代青年虽然对传统文化知识缺乏了解,但他们能根据自己的重新理解来认同传统文化,在新的社会语境中以“嬉戏”“搞笑”等方式进行二次创作,充分体现了媒体融合文化的参与、互动等特质,B站各类古风视频即是明证。2020年B站春晚,国乐大师方锦龙与百人乐团炫技演出,得赞无数,特别是虚拟偶像洛天依与方锦龙合作的《茉莉花》,成功地实现了传统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因此,各类媒体应着眼于感性传播,积极推进符号化、仪式化传播,打造现象级IP,走出传统文化认同建构的多元化之路。 二、革新观念,以对话与包容弥合分离,促进政治文化认同 所谓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作为相对稳定地积淀于人们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政治文化向来被视为政治系统及其运作层面的观念依托。而在当下,个体与社会的双重分离导致了个体感觉自身被社会遗弃,成功或者失败都只是自己的事与社会无关,从而对社会更加不关注、不关心、不参与,近年来全球范围的政治冷漠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就是一个明证。 有学者认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形成互不妥协,彼此分立,被主流群体视为“反文化”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很难相容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娱乐大于理想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因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缺少一席之地而找不到乐趣,因此,青年群体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持有一种“冷漠”态度。但这两者之间并非水火不容,媒体应革新观念,化“分”为“合”,变消极对抗为积极对话,以协商、包容的姿态,以感性传播的方式做好政治文化的有效传播,增进认同。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意识形态的感性转向,感性传播策略的有效性超过理性传播,比如具有情感性与夸张性的标题往往极易引发网友情绪感染并能得到感性回应。人民日报首部闪卡H5动画《史上最牛团队这样创业!》作为献礼十九大的作品,一经推出即燃爆社交平台,其原因正在于此。迥异于传统重大主题宣传的“标题党”,首先就吸引了眼球。其次是以极简的方式总结“创业秘笈”,回答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宏大问题。再次是“超燃”背景音乐、闪卡动画、弹幕元素等的运用,创新了H5产品的表现形态。近年此类融合产品在积极助推政治文化认同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人民日报2019年两会期间的《盘他!看看一根线能盘出啥?》、新华社“改革开放40周年”穿越类互动产品《紧急通知!“C1978”号航班即将起飞,请小伙伴们抓紧登机》等,如何让重大主题报道抵达年轻受众群体、让党的声音在互联网舆论场落地生根是主流媒体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讲好故事,学会用“看不见”的宣传,构建民族/国家文化认同 在赢得大学生偏爱的精神文化产品上,有的满足的是求知、娱乐需求,有的是实用、服务需求如社交、恋爱等,有的是情感、审美需求。人们对新闻、故事的需求是永久存在的,只是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中形式不一。如果媒体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能提升讲故事的能力,掌握“看不见”的宣传技巧,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托马斯·亚历克斯·蒂松在回答为什么人类需要故事时说过,故事让我们的经验成形,让我们得以不至于瞎着眼走过人生的旅途。没有故事,所有发生了的事情都会四处飘散,彼此之间毫无差别,没有任何东西会有任何意义。但是,一旦你对发生了的事情有了某种故事,所有其他跟人之为人有关系的好东西也就会出现:你会笑,会敬畏,会充满激情地去行动,会被激怒,会想去让什么东西改变。 新华社在2019年12月13日推出《又逢“12·13”,今天我们讲四个故事》,这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新华社不以宏大话语强调政治意义,而是讲了四个故事,着眼于细节,在文章中青年网友被教导总队第一旅第二团团长谢承瑞的家书感染:此次战争,造出多少世间惨事。期望倭寇早日肃清,山河已然无恙。而身中37刀成为“活证据”的李秀英倔强活着只为侵略者承认罪行,她的坚忍不拔足以动人心魂;德国人约翰,拉贝保护苦难中的百姓记录日军暴行,我们感慨于人性光辉;第四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日本人,幼年来到中国,日本战败后被善良包容的中国农民抚养长大,为历史负重前行的他无法忘记。相比人民日报推送的《今天,为遇难同胞默哀》,新华社的四个故事显然主动传播率更高,在民族/国家认同建构层面效果更好。 中国青年报官微《我们纪念同胞,不是纪念大屠杀!今天,国家公祭日!》角度选取则比较特别,重在纠正一些错误的用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能称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能称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同时,推出H5作品《82年前,12秒意味着什么?》,吸引网友积极参与。 的确,主流媒体的创新表达更容易捕获受众的注意力。同样是“12·13”纪念日主题报道,新华社短视频《镜头里的“祭念”》讲述了一对耄耋伉俪刘健芝(92岁)和祁恩芝(84岁)的故事。作为摄影爱好者,从1994年南京首次举行公开集会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后,他们连续26年拍摄与南京大屠杀主题相关的照片。“镜头前,他们记录历史,镜头后,他们活成历史。”视频中老人身影渐行渐远,带给网友极大的触动。 学者廉思认为话语转换主要表现为对于大人物要讲小故事、对于小人物要讲大故事、对于老人物要讲新故事这三点。简言之,即用鲜活的故事和朴实的话语打动青年,把主旋律像小说一样隐藏在故事和人物之中,而不是乏味枯燥地说教和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同青年价值观之間的关系是引领而不是批判,是对话而不是责骂,是寻求共识而不是诋毁压制。 总之,媒体应从大学生的特征出发,了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主流价值引导者要以真诚、包容的心态看待青年娱乐话语中积极的文化元素,弥合分离,缩小代际鸿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文化认同,培育文化自觉、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 (作者: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责编:姚少宝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