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走进绿野 服务“三农” |
范文 | 崔思玉 《绿野》栏目是内蒙古电视台响应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配合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而推出的一档大型杂志性农牧节目,从2006年11月节目正式播出以来,以其独特的节目风格、生动有趣的节目内容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在当前激烈的收视竞争中,作为一档服务“三农”的节目,《绿野》栏目始终保持着它鲜活的生命力和稳定的收视率,究其根源,我认为源于它自身的几大特色: 主题鲜明,定位准确 《绿野》栏目以农村、农牧民为主要传播对象,服务对象明确。节目以走进农牧区、服务农牧民为己任,开播伊始就准确地把握了农村牧区电视观众需求,倾听农民呼声,反映农民意愿,所做节目针对性强。节目不仅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弘扬农村现代文明,还根据农牧民需求,大力推广农业实用型技术,引导农牧民科学致富,帮助农牧民排忧解难,提供信息服务,宣传致富典型,以典型引路,等等。服务“三农”的意识非常鲜明。 立足本土,选题明确 《绿野》栏目在内蒙古电视台的地面频道播出,主要面向的是区内广大农牧民观众,因此在选题和策划上,充分发挥了本土特色,做到政策引导更具体化,技术推广更有针对性,农事指导更及时,典型宣传更适合我区农牧民需要。如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刚刚在我区开展之时,农牧民正需要了解与他们利益相关的内容,《绿野》栏目连续播出了两期关于合作医疗的报道,节目内容既合时宜,又具服务性、建设性,播出后受到了广大农牧民观众的欢迎。当内蒙古大地进入春耕时节,《绿野》栏目又及时制作播出了大型系列节目——“春播在行动”。这一系列节目每一期都有清晰的主题,节目中的春耕调查、农资比拼、防虫常识等都为农牧民所急需,充分体现了节目的“三贴近”原则和浓厚的服务意识;节目中的春播、扶贫等政策性内容,起到为政府和百姓搭桥沟通的作用。又如,节目中播出的“农民经纪人”、“吉祥三宝”、“吉祥草原牧家情”等选题,形式和内容都很本土,不仅贴近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实际,也真实反映了当今农牧民的生活状态,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而节目中播出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选题也是我区广大农村牧区观众感兴趣、想了解的内容,节目不仅播出及时,而且做得很“原生态”,以至于节目中“有这三个本子顶三个儿女了”成为观众中流行的经典之语。这样的节目贴近农村牧区,贴近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具有亲和力,自然深受农牧民观众的欢迎。 信息量大,实用性强 《绿野》栏目的宗旨是“走进农村牧区、关注农牧生产、关心农民牧民”,虽然每期只有十五分钟,但每期节目的资讯都非常丰富,时效明显。从政策信息、致富信息以及相关的市场和科技信息、发展生产的实用技术等方面,都有农牧民观众最为关心、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内容。如节目中的“农牧新发现”版块,有来自全区的最新动态,有来自农村牧区的新闻;“信息快报”版块,有全国各地有关农牧业方面的最新信息;“有问有答”版块,帮助农牧民答疑解惑;“致富有招”版块,则为农牧民致富提供典型经验、榜样做法。对农牧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存环境都有示范作用。在每个周末,还有一档反映当今农牧民生活中发生的新鲜事的纪实节目“绿野纪行”,让观众充分领略了农牧民的生活观念、思想情感的变化发展历程。每个版块都适应农牧民的收视需求。“示范园地”、“创新故事”中的典型事例,不仅有科技含量,而且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像杭锦后旗农民王建军利用废旧拖拉机改装“变形金刚”等,都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绿野纪行”的内容更是以技术含量高、农民可操作性强见长,如,由大学教授带头搞起的蒙猪牧业有限公司的规模和先进的养猪技术,既有发展前途又有推广价值,很适合农牧民朋友收看。 在对实用农业科技介绍中,节目更是讲求服务性、实用性,通俗易懂,让农村较低文化水平的人都能看得懂。如节目中介绍禽药的使用时,节目语言表达清晰易懂,步骤演示形象明了;在育肥羊圈养技术介绍中,科技知识与操作画面相配合,让农牧民观众看得懂学得会。对农民朋友在生产实践中的小发明、致富人物故事、生活小窍门等内容的展示,也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同时节目还注重在服务中强化对观众的引导意识,通过节目给农牧民朋友以启迪,使他们从中受益,也使他们成为了栏目的忠实观众。 风格朴实,趣味性强 农牧民观众收看电视除了获取知识外还有着获取娱乐的需求。《绿野》栏目在面向基层最广大农牧民、服务基层最广大农牧民,提供大量农牧信息、全方位致富政策、致富方式方法时,将指导性、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节目风格轻松灵活、动感幽默、短小精干、易于被农牧民观众接受,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如《绿野》栏目中的“漫话乡村”,以充满乡土气息的方言为表现形式,由农民自己来演自己,诙谐、幽默,充满智慧。每期“漫话乡村”小品后面,主持人总会用四句顺口溜点明小品主题,节目效果很好。这个节目不仅农牧民喜欢看,好多城市观众也喜欢看,虽然是对农节目,由于内容有趣、吸引人,使收视群体变得更加广泛,许多城里人也通过这档节目,了解到农村牧区人们的生活,在城乡之间架起了了解沟通的桥梁。 《绿野》栏目播出的这些节目既突出了鲜活的“三农”特色,又强调了新闻性、季节性、实用性,内容真实、生动。在传播先进技术,弘扬精神文明,丰富农牧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和谐农村牧区建设中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 《绿野》栏目的实践告诉我们,对农节目只要能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独特之路,一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视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