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亟待提高语文水平
范文

    刘志强

    随着全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勃兴,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会逐步显豁起来,本文举其一点提出提高教育质量问题,期望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艺考热”的持续升温,使播音主持专业成了近年学生的热门选择,从而使提高该专业教育水平有了加工材料上的丰厚资源。设若此时问一声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是一门什么艺术,相信不少人会嗤之以鼻:是关于有声语言的艺术呗!因为无论教育部在确定最新的高校专业目录时,还是主管播音主持行业的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都有明确规定。然而认真考察一下究竟有多少播音主持专业师生是清醒、自觉地体现这一条的,恐怕我们就得琢磨琢磨。

    笔者在某校开设该专业新闻课时,意外发现有学生在通常情况下不会正确使用逗号和句号,一些同学分不清“的、地、得”等助词,因而证明他或她不大可能会理性地区分或使用宾语、补语、定语和状语。国家评价教学质量有一套基本的量化指标,教学大纲就是其中的代表性标准。按照该大纲的要求,上述知识都是初中就必须掌握的。因而这意味着一些学生在入学水平上就存在疑问。进一步再查阅该专业的教学计划,看到其中没有基础写作、现代汉语及应用语言学一类的课程,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与美术、舞蹈专业也相同。有的学生甚至在重听了相关知识后,到结课依然不会熟练使用,这就提示我们:这里有对专业性质的认识问题。换言之,他(或她)究竟了解不了解播音主持艺术就是学习和研究关于有声语言的艺术的。

    笔者曾做了一点调查和思考,认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即:入学观念、招生把关和教学计划是否体现了正确的专业观念。

    一、我们了解过学生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的动因,大约有几种:本人羡慕荧屏上主持人的风光;家长建议或要求;老师或周围人认为艺考竞争相对不强、就业好的;本人具有身材、口齿、形象、艺术或其他方面较好条件……但在报名时几乎没有几个、入学后也难得有几个学生真的认为是来学关于语言艺术的,我们经常听到社会上说“播音主持是吃青春饭”的说法,也都有意无意地把该专业当成了只靠脸蛋漂亮或演技突出就行的行业了,百姓可能以为只有画、唱、弹和舞才是艺术,而语言、写作等都没有艺术性。这和近年艺考奇热而生源素质不尽如意颇为吻合,因为确实有人不无讥讽地说:会唱的报声乐、能跳的报舞蹈、吹拉弹打的报器乐、啥也不能的报播音。受此影响,一些学生在入学后语言文化类课和表演类课的位置摆的就不够准,投入的精力比例也不够恰当,个别教师的导向也不无疑问。

    这就需要我们做大量准确到位的正面宣传,如编选介绍和导向类的资料,像中国传媒大学出的《播音主持专业应考指南》,既影响学生,也通过编写提高教师的思想,使二者自觉地统一到国家的规定上来,进而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专业性质和特点的前提下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二、生源大战愈演愈烈是今后的必然趋向,它导致的后果是各学校生源的绝对水平每况愈下,这在偏远省区大多数高校是无庸讳言的事实,也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关。圈内外有些人主观或客观上有的“学习不好,考艺术院校”的错误想法,正在断送艺术教育的前程,教育圈内外都有义务改变和消除这种局面。笔者认为播音主持专业报考者众多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特别是我区还有着唯一培养蒙古语播音主持人员的条件。为了巩固已有优势,不断提高和保证生源质量,笔者建议相应学校或专业应走出去与教学较好的高中在考前一到二年就联系,给与必要的指导和引导,确立一个较大的候选群体,虽然这会有一些学生被其他外地的同类院校录取走,生源竞争是谁也挡不住的,但他们的录取比例毕竟小得很,因为在我们的引导而报考该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中,外地院校录取少部分后,就可由我们来挑选,从而大幅度提高该专业的高考录取分数,提高生源质量,优化入学后的教学基础。也会对改变高校的学生学习风气起到很好的作用,值得相关领导考虑。

    __、由于受制于师资、教学信息等方面的制约,我区播音主持专业的现行教学计划未能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如没有开设现代汉语、基础写作等课程,如某校期末考播音课时,笔者在监堂时发现学生不懂国际音标、音位等知识,因而不能准确表述语音流变,不会区分本读、呼读,也不清楚《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为什么规定在部分音节中省略韵腹的理由。而此类内容由于在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是另有语言课的,因此《播音学》就不重复讲,我区因为不另开设那些语言课,教播音的老师又不能自行添加‘甚至使学生以为一本《播音学》就是全部的语言知识,拒绝再从普通语言学或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接受关于“为什么”的解释,这必将影响他将来业务发展。

    写作课的问题与此类似,新闻学是播音主持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这只要了解过主持人发展史或接触过播音主持工作的人都懂得,“采编播合一”正在成为现实,作为播音或主持人,谁要不想只当“话筒架子”,都必须懂新闻,谁想播得合格(不说更好)就必须有能力对文字编辑交来的稿子进行“二度创作”,因而就都得懂新闻、会写(编)稿,尤其是在出镜时能即兴式地讲述新闻事实。一般而言,新闻类节目对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文字水平的要求要高于综艺类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至少它的严肃性或政治性决不允许出现破读、误读、错读,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摆准语言文字和才艺类教学内容的关系,或者不根据我们学生的现状强化语言训练,很可能所培养的学生将来就只能限制在综艺类节目中讨生活,而难以胜任新闻类节目播音主持,教学内容的偏颇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事实上,即便我们近乎过火地强调语言功底的训练,结果也未必真能强化,所谓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而已,如果不强调,则大概只能仅得乎下了。从矫枉过正的角度讲,我们必须强烈地呼吁在教学中更加重视语言文字及写作方面的教学力度,以引起教员和学生的注意。当然组织教学时要强调从实际出发,如前所述,我们现在招的学生有些对中学应该学会的东西尚且未掌握,直接开专业“新闻写作”课时也许会有一定难度,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更灵活一些,适当有所变通。建议考虑为该专业开设基础写作,并最好由能结合新闻实践的教员承担,或者增加其他新闻课课时,在新闻课中逐步融入和强化相关训练。

    笔者曾比照原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教学计划,深感其中强调语言学知识和新闻学的做法确实非常科学,反映了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一般特点。而我区几所办该专业的学校由于播音主持专业与其他传统艺术专业相比的特殊性和新开设等因素,由于生源结构的影响,不断完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计划的任务相对较重。因此我们建议先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微调来试行,如采取适当增减某些课程的课时、加选修课、讲座及实践课解决等办法,在实验成型后再予以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近年来,建设文化大区的任务在不断强化,相应地发展和强化播音主持专业自是题中应有之义,权力的扩张应该带来责任的强化,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相应院校应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及其具体环节有更多深入的研究,使之尽量符合学科特点,让这一非常有优势的专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