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媒体背景下地方广播的发展对策 |
范文 | 孔令仁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广播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传统媒介的广播有着其他媒体无法相比的优势,我们要利用广播自身的优势,使广播获得突破和重生。 一、利用广播媒体的优势,坚持互动做好服务 1.利用广播权威发布、政治优先的优势,加强广播服务功能。传统广播在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具备了权威的信息发布和强大的舆论引导功能,广播作为喉舌作用决定了它在完成必要的宣传任务的前提下,拥有获得新闻、解读政策的政治优先权利。相对于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而言,这是传统媒体拥有的宝贵财富,也是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兴媒体所不具备的。 所以说广播媒体还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机遇。利用权威发布,使其在信息服务功能上具有不可替代性,通过服务赢得市场。广播突出服务功能,以受众的需求为工作重点,要求节目内容必须扎根于社会生活,这就要求大力改革节目运作方式,要求采编播主持人员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群众,并直接干预生活。 2.利用广播互动亲密、伴随收听的优势,办好互动服务节目。传统广播还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在所有媒体中唯一能伴随其他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一心二用”沟通方式,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在农村、学生、工人、司机中有较大占有率,有较好的亲和力,其信息不易为人们所抵触。而作为地方广播媒体往往成为当地广播听众的首选电台。对于大多数听众来说,广播大多数时间内不是国际性的而是地方性的,国外一些研究表明,受众收听广播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亲密感、归属感,这一点只有地方电台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 3.利用广播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提高广播自身竞争力。低成本是指广播的低投入高产出运作。广播利用自身投入的低成本来挖掘巨大的市场潜力。无论是制作成本、发行成本还是受众的接收成本,广播都要低于报纸、电视、网络等其他媒体。较低的成本可以有效抗衡其他媒体的市场冲击,从这方面考虑,广播将拥有深远的开发价值。因此,广播可以积极和其他媒体融合,将自己优质的内容在不同的渠道播放,降低内容成本来把握城市、农村大量的移动受众群体,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二、借助其他媒体的优点,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重视网络传播,加强传统媒体和网络传播的优势互补。广播媒体要借助广播同行和其他媒体的有利态势,通过跨区域、跨媒体合作,形成立体化、散发性的传播形态,实行媒体间联动,通过彼此优势互补,实现传播效能最大化。广播媒体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有利态势,通过互联网创建电台网站,在网站上开通网络广播,受众可以一边上网一边收听广播,一边给主持人留言。除了网络,手机短信、微博、微信也同样是听众与电台互动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电台已经开通了网络直播和手机短信接收平台以及微博、微信互动平台,听众可以一边收听广播,一边通过短信、微博、微信或论坛来与主持人沟通、点歌,这已经成为时下十分流行的广播传播方式。同时,目前不少手机、MP3、MP4等数码产品上也开通了收音机功能。它们制作简便,费用低廉,易于接收,收听方便,受到听众的欢迎。可以说,广播由于其传播原理的简便性,其传播手段可以变得丰富多样,为人们提供更方便、更直接的收听。 2.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 量身定做广播节目。利用当今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丰富服务内容,开发更多的增值点。在新媒体平台中开办各类专业性广播频道,如财经、科技、购物等,以小众化播出的模式,直接针对目标受众,开设风格迥异,有个性、有创新的栏目,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抢占手机等新媒体客户端,让更多受众参与到节目中来。传统广播可以借助新媒体一些独有性垄断性资源,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平台平移,延伸和拓展自身发展的空间,继而从中获益。 近几年来,已经有不少电台开始认识到新媒体竞争中潜在的危机,并积极着手从以上几方面来改善、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很多甚至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要积极应对竞争和挑战,利用广播自身优势,坚持互动,做好服务;借助其他媒体的优点,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抓住媒体融合时代的大好时机,让技术为内容服务,绝不让融合来削弱广播的媒体特性,而是获得更广阔的传输平台,让广播再创辉煌。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