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谈电视摄像的主动创作意识 |
范文 | 钟国庆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位出色的编导,虽然前期策划准备细致入微,但与其合作的摄像员在拍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理解拍摄意图,拍摄的大量素材,真正能用得上的寥寥无几,使编导在后期剪辑时只能望着素材兴叹。相反,一位出色的摄像员与缺乏电视拍摄实践经验的编导合作,就会产生另外一种情况:尽管是一个非常好的拍摄题材,摄像员也拍摄了许多精彩并能够充分表述故事情节的画面素材,但片子播出时,感受不到摄像员的“用心良苦”,此时摄像员也只能是望片兴叹了。 这两种现象,皆由电视编导与摄像员之间存在的主动创作意识与审美差异引起。对摄像员来说,一方面要加强与编导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也是更具主动性的方面,则应当是注重自身主动创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摄像员主动创作意识的重要性 如果摄像员没有主动创作意识,他的摄制工作只能是“木然的记录”。一位摄影大师说过:“如果画面的视觉语言过于简陋和贫乏,那么会使最初良好的艺术意图化为乌有。”摄像员的主动创作意识贯穿在整个电视画面拍摄的过程中,体现在对拍摄方案或拍摄脚本意图的创造性贯彻之中。“方案”或“脚本”是电视编导对客观现实存在事物的“有感而发”,也是电视编导对拍摄题材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成熟的摄像员在接到拍摄选题后,往往是以拍摄方案所陈述的内容,对拍摄方案中可能出现的场景、季节、气氛、人物、时间、情节等视觉元素,进行必要的整理,并加以调整后,写在拍摄提纲中,这也是一个创作过程。 一部优秀的电视片,它的叙事结构,画面基调、光线色彩以及画面时空的运用、画面视觉的形象、拍摄时同期声的采集、特色环境光线照明效果的呈现等等,都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拍摄过程得以体现,让观众通过观看电视节目,更深刻地体味到编导的艺术思维、审美情调和创作激情。可见,摄像员主动创作意识的增强,是产生优秀电视片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将精准“感觉”作用于画面,是实现摄像员主动创作意图的关键 摄像员“感觉”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电视画面的美感质量和观众审美的愉悦程度,也是摄像员主动创作能力高低的“有形”标准。成熟的摄像员都具有自身独特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不断认识、观察、理解,不断积累而培养成熟起来的。 电视的画面之美,虽然体现在取景框内,但真功夫却在取景框之外。摄像员在对美的判断、创造、提炼、欣赏的过程中,以全部的艺术积累对待拍摄的审美对象,但其个人的审美能力、文化素质的差异也全部具体地体现在创造电视画面美感的终极结果上,不同水平的摄像员对电视画面的创作与电视画面美感的呈现,也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同一题材的“片子”,不同水平的摄像员去拍,产生的艺术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摄像员的审美意识决定了电视画面和电视节目所传递信息的审美价值,摄像员的个体审美素质也是决定电视画面和电视节目审美价值的主要因素。 如果把电视编导的拍摄方案比喻为利用逻辑思维进行叙事的电视作品,那么摄像员就是通过现象思维把拍摄文案转化成利用电视画面的视觉语言来书写完成的电视作品。 工作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成为出色的电视摄像员,必须努力去建造能够承载从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维之间的“桥梁”,而且要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自身主动创作意识和能力。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