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创新机制培育人才的八个反思
范文

    薛 涛

    “君子听鼓鼙之声,而思将帅之臣”。媒体竞争大战越烈,越知人才之珍贵。勿庸讳言,在媒体这支大军中不乏人中龙凤,但是,具体到个体的局部,确确实实地存在着“精兵不多,强将更少”的问题。只有彻底打破旧有体制,撤除藩篱,创新机制,才能锻造出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反思一:打破职称“国有制”

    职称为新闻人梦寐以求,然而,“腐蚀性”不容小觑,有些人一旦步入职称“殿堂”,兴奋稍许,激情片刻,慢慢地便欣欣然悠悠然起来,纸笔“入库”,人游“南山”。相反,有许多优秀记者因为种种原因晋升不了职称,大大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笔者以为,打破职称“国有制”是有效破解之法。方法有三:一是实行职称的“等级制”,在内部把中高级职称再设若干等级,实行浮动定级,以实绩定等次,根据等次设置相应薪酬,这是下策;二是实行“评聘分开”,完全根据业绩定薪酬,职称只是作为一种名誉符号,这是中策;三是实行内部“定评制”,打破所有条条框框,根据业绩评聘“内部职称”,这是上策,也是最彻底的改革办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记者的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

    反思二:打破学历“薪酬制”

    新闻单位缘于历史惯性,分配基本是“挂靠”或“参照”机关公务员,分配制度改革或多或少存在不彻底性。一般来说,考核大多采取“半死不活+资金”的方法:“半死”,就是学历构成的基本工资的一半不参与考核,没有任何风险,是学历“恩赐”的财富;“不活”,就是拿出另一半加上奖金捆绑考核,不劳不得,十分残酷;这种分配机制看起来相对合理,实则并不科学。

    近几年来,新闻单位引进或是招聘了一批高学历人才,待遇很高,然而,新闻实践也暴露出一些人高学历低水平的现象,不适应岗位需要,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培养和磨练;新闻单位本身就有一大批学历并不高但已是千锤百炼的骨干人才;两相比较,学历薪酬的弊端暴露无疑,造成了一种新的分配不公。

    笔者以为,学历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学识标志,没有必要也不能让它“承担”如此“重负”,我们需要的是“岗位学历”“技能学历”,一句话:适应岗位的真才实学!所以,用“学分薪酬”取代“学历薪酬”是一条可行之路。新闻单位根据岗位展开继续教育,设立“学分制”,建立健全严格的教育和考核机制,累计学分,取代学历,定薪定酬;这种办法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培训,针对性极强,是以激励和强制的手段激发员工的学习自觉性,从而增强员工素质。

    反思三:打破考核“铁碗制”

    决定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

    现在,量化考核是新闻单位通行的考核手段,记者俗称“挣工分”,多劳多得,不劳不得,这是正确的分配原则;有些单位创新机制,采取“首席制”“星级制”“淘汰制”等等,这些都是激励的手段,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是必须加以肯定和坚持的。但是,对于“落后者”我们也不能一味的“铁面无情”“铁碗制裁”,要给他们以足够的人格尊重和关爱,采取轮岗、结队、培训等措施,鼓励,激励,从而自强之,优秀之,最终强大团队的整体实力。要营造自己的新闻文化,要用“报魂”“台魂”熏陶人、感化人,从而强化自身的凝聚力,激发战斗力。

    反思四:打破岗位“终身制”

    新闻单位有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优秀人才和相对落后的员工的岗位,往往是“终身制”,何以若此?前者是领导舍不得,岗位重要,舍你其谁。后者是领导不放心,能力太差,原地待着。所以,新闻人在一个岗位干个十年八载那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其实,表面看“终身制”有利于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实则弊端多多。

    “终身制”不利于多面手的培育。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个怪现象,有些记者往往是消息写得很棒,但是专题写得一塌糊涂;有些记者专题写得游刃有余,但是评论写得不知所云;原因就在岗位的“终身制”。日复一日地重复,一篇一篇地复制,消耗了激情,磨损了才智。所以,我们应当适当适度地进行有意识的轮岗,熟悉各个岗位的职责,培育人才的一“专”多“能”,使人才成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既“专”又“杂”,是为大家。

    反思五:打破身份“等级制”

    用工制度的灵活,是新闻单位改革最为成功的范例,有单位聘的,有部门聘的等等,招揽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与正式在编员工相比比例占到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于是,问题来了—身份制约待遇。待遇的回报于聘用员工的付出不成正比,因而缺乏“扎根”意识,人才走了,领导慌了,然而,悔之晚矣。廉价使用劳动力,没有给聘用员工以人格的尊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改革用工制度我们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但不要只停留在改良上,要进行彻底性改革,我们有必要打破身份的等级制,把所有的人放到一个平台上,不分彼此,一视同仁,这才是真正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出人才、出生产力,更有利于队伍的培育、成长和稳定。

    反思六:打破选拔“任职制”

    新闻单位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不要再仿效行政的任职办法,“学历呀,资格呀,资历呀”,一个都不能少,使一些优秀的青年才俊连登台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出招了,早已被圈死在条件的禁锢里。所以,要打破限制,采取招标制,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你能带好一个团队,你能编出一个好版面,你能拍出一批好片子,你能创造一座金山,那么,凭能力凭实力,大胆使用提拔,不要再设置诸如“在下一级岗位任职多少年”之类的前置条件。要给优秀的人才更多机会,更多机遇,一步登天并不是坏事,关键是看他有没有足够的力量,有,为什么不让他起飞呢?

    反思七:打破流向“循环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闻单位出干部难,流出难,流进难,久而久之,干部的使用交流形成了“内部循环”。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流向的“内部循环”的呢?首先是没有“大新闻”的意识,新闻单位有着强烈的封闭意识和拒绝心态,在干部交流上封锁人才,闭关自守,相互之间严重缺乏交流;其次是新闻单位有着浓厚惜才心理,不愿意把优秀人才交流出去,使许多人才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所以,要打破流向的恶性“循环”,作为新闻单位自身就要自撤篱笆,确立“大人才观”的意识,实现新闻单位优秀人才的优化配置,取长补短,各取所利;同时还要协调好外部工作环境,争取组织的理解和支持,能给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既使人才流得出,也使人才流得进。

    反思八:打破地位“贵族制”

    记者很辛苦,奔波的劳碌,竞争的压力,写作的困苦,但也有些记者派头十足,行有名车接送,住有豪华宾馆,食有美味佳肴,以至于被群众戏称为“贵族”人群。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许多记者身上还确实存在娇骄之气,削弱了整体战斗力,影响整体形象。

    笔者以为,“体验”的方法我们应当加以借鉴:到农村去,可以体验农民农耕的艰辛;到工厂去,可以体验管理的严格;到商场去,可以感受竞争的残酷;到社区去,可以亲历下岗家庭的困苦……为什么我们有些作品写得没有真情、没有血肉,没有细节、没有激情,问题就出在没有生活的真实“体验”。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把记者放出去、放下去,让生活洗去记者身上的娇气,让社会革除记者身上的骄气,从而转换记者社会角色的定位,“身”入各个阶层,“心”入各种人群,如此才能产生“同呼吸、共命运”的共鸣,才能写出字句含情的优秀作品。(作者是江苏淮安市广播电视台台长、高级记者)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54:57